专栏名称: 数字营销微刊
关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营销;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努力做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者、发现者、传播者;跳出传统营销思路的束缚,洞察现代企业的数字化生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廣告狂人  ·  圈层经济的流量密码,被这届年轻人研究透了 ·  20 小时前  
销售与市场  ·  除夕守岁,共迎新春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快递业2024:被围攻的顺丰和中通 ·  2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为了讨好年轻人,各大电商在这个年货节拼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营销微刊

共享单车经济的镜鉴与重剑

数字营销微刊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6-08 16:58

正文

文 / 袁俊 顺为互动执行总裁


导读

提及共享经济,似乎2016年掀起的“共享单车”是一个无法规避的话题,从战争打响的那一秒开始,数以十计的竞争者入局以及无数以“亿”级别美元作为计量单位的资本卷入,一切摆在沙盘上和隐藏在沙盘下的信息都显示,这是一场极为罕见的份额恶战,而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场恶战最终的结果并不会太出乎人的意料。


 镜鉴循趋 


粗暴的将“共享单车”归纳为“共享经济”的进一步范围延展,并不符合商业现状,唯一可以定论的是,“共享单车”符合数字商业创新的全部特征,连接原本尚未被连接的领域,并且以数字科技实现行业改造或者拓展,并且寻找到价值空间。


有趣的是,在数字商业历史上,被冠以“经济”这顶顶级冠冕的商业浪潮,无一例外的缔造了规模宏大的商业利益结构性动荡,而这种“结构性动荡”客观呈现为:


    既有需求满足的产品技术产生无法抵御的冲击。


    作为替代产品或技术的创新经济缔造集群,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红利。


    在格局既定之前,必然经历极为惨烈的市场份额攻防战



    从趋热到火并,再从火并到制衡,通常只需要极短的周期,决定谁能站到最后的通常会有强大的资本大腿可依靠。


    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而非制定者)的行政部门,在创新经济不同阶段常常无法做出理性而有效的反应


上述客观体现,在“共享单车“带来的”共享经济“的思考中,呈现的淋漓尽致:


对既有需求满足的产品技术产生无法抵御的冲击。


共享单车极为有效的解决短驳诉求,冲击到短途客运行业(而无论这种“短途客运行业“属于体制管制内的出租车还是体制外游走的人力摩托拉客);


作为替代产品或技术的创新经济缔造集群,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红利。


这一特质,而今虽无法从共享单车运营商的财报数据窥视到痕迹,可不难揣测的是伴随精细化运营与车辆投放趋于饱和,利润会切实出现;


格局既定之前的市场份额攻防战。


摩拜、ofo、小鸣远远不是共享单车的全部,初步预测已经上架的共享单车APP数量已经超过40款;


趋热到火并到制衡的极短周期


大量共享单车运营商的涌入,一方面扩大细分垂直产业边界,另一方面将很快导致市场边界增速放缓(中国城市面积是有限的,而车辆投放也不会是无底洞,无非是抢完一线城市抢二三线城市进而继续下沉而已),无法快速获取市场制高点的落后者将不得不接受出局或被收购的命运;


行政部门治理手段有限


共享单车本不是商业创新,而是行政部门早已提出的低碳出行模式,但受制于行政制度成本与效率不高,行政部门牵头的市民单车毫无生命力可言。同时,当共享单车变得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时,行政部门并无法对快速发展中的一些乱象给予有价值的政策指导意见。


以创新经济的共性审视“共享单车“以及背后的”共享经济“,会发现日趋激烈的对抗正同步推动着正反向作用力,既助力市场快速成长,助力该细分市场形成相当规模的商业效益,也促使入局的企业不得不在战备未齐的情况下提早进入战壕,为未来的生存而战。


 重剑无锋 


回顾数字商业创新经济的历程,会发现一个极为趣味性的现象,即边界高速增长期,一切竞争者不惜代价获取用户,而在战略格局趋于制衡的阶段,则所有局内割据者均会转向为内容为王的套路。



且以2011年逐步爆发的千团大战作为参照物(之所以选择千团大战,是因为6200家同质化竞争的团购公司带动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残酷的存亡之战,最后幸存者百里无一,而这场连资本都丧失理性的战争,偏生是万亿级O2O经济的揭幕战),当时团购公司采用互联网数字APP承载生活服务或者商品售卖,为争夺用户穷尽洪荒之力,但等到硝烟散尽只有那么五六家幸存者拖着残留的躯壳舔舐伤口,却又互相虎视眈眈时,不约而同开始注重产品内服务品质与商品价值的建设,将价值传递提升到胜负手的高度。


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最初门户时代经历最初用户争夺期的野蛮成长后,回归内容本质,以内容决定商业价值,而最初视频媒体时代进入到边界增速放缓的阶段,争夺优质内容版权就成为决胜之道。貌似这是一种创新经济的通律,虽大道无形,却恍若不可逆的底层规则,顺昌逆亡。


更为有趣的是,之前被看作永远不可逆的创新经济通律,似乎在共享单车这一特定细分领域,失效了。


由于细分领域产品的特殊性,共享单车运营商根本不需要思考用户数量,乃至于无需思考用户选择,更可以将用户对服务的价值追求优先级降低。


共享单车,满足的是用户短驳诉求,于是乎决定了用户选择的共享单车常常是出现密度最高的车,换句话说,也就是市场车辆投放量最大的运营商有机会获取更多用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很少会有用户会因为短途骑行一两公里的骑行感受而导致价值型选择决策,这就决定了单车对用户来说是否骑行的舒服?在用户眼中的价值低于是否随时能找到单车的便捷性?


顺理成章的产业逻辑,在共享单车行业凸显得尤其令人瞩目,帮助共享单车运营商加大投放量的“资本“,显示出空前的力量,且资本的力量如此暴力地作用力于投放量而不像历年若干次创新经济格局战中还需要考虑从品牌到用户体验。这也不难解释,共享单车行业所做的仅有三件事情:


其一,找钱,找钱,找钱。


其二,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在更短时间内生产更多的单车。


其三,不计血本的投放车辆,力求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车 —— 这三大核心要务整合起来。


再看看共享单车的竞争格局,会让行业观察者得到一个貌似有点艰难的结论:资本从未像这场战争这般呈现出决胜力量,或者说,在碾压力度的资本面前,共享单车行业的产品情怀或服务品质,看上去虚无缥缈难觅痕迹。


写在最后




共享单车行业,将改变诸多行业的现状,譬如非法运营的短驳摩的,也会一定程度冲击客运出租车的短驳业务,同时也会相当大程度冲击自行车维修门店(除运动时尚类单车之外,越来越多用户选择共享单车而不是自己买一辆单车),甚至于还会某种程度冲击代驾行业(已有共享单车APP联手代驾企业)。


作为新兴事物,共享单车为社会带来低碳出行与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便利性的优势,也带来城市治理的全新挑战。这是科技驱动商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也是创新摸索之路需要未来沉淀与解决的问题!




MORE | 更多精彩




本文刊载于《数字营销》杂志2017年5期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新浪微博“数字营销杂志”

进入“微博橱窗”,即可购买

6期主题:“汽车营销启示录”


价格:25元/本

小编提示

购买方式一:通过桌面微信,点击本文“阅读原文”,进入“微博橱窗”,进行购买。

购买方式二:打开微博网页/客户端,搜索“数字营销杂志”官方微博,进入“微博橱窗”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