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独家  ·  官宣啦!2024新媒体文化大会将在重庆召开 ·  2 天前  
银幕穿越者  ·  一刀未剪 ... ·  2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  3 天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影讯|11月16日放映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北影节出其不意的一招,解决了电影节的字幕顽症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21 21:25

正文

文 | magasa


昨天,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条推送,看上去并不引入注意,但其实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推送说:


如果您今年在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以及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店)观影的话,就会发现有一些场次的字幕工作已经悄悄在“升级换代”了。虽然还有字幕员在现场候场,但工作量已大大减少,字幕与影片的同步也非常精确并顺畅,几乎没有“时差”。


为了提升广大影迷的观影品质,也抱着把更多好电影完美呈现给大家的愿景,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引进了由福茂新广科技与福相数位电影制作联合独家研发的自动化字幕技术。在开始放映之前,工作人员会针对该电影预先准备好带时间轴的字幕,经过专业校对后,再投入现场使用。由此,可以大幅减少字幕的延迟以及缺漏状况,让影迷们享受到最佳观感。


经常跑电影节的影迷都会知道,电影节放的电影,字幕同步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每场放映都需要配备专门的敲字幕人员。银幕上人物讲一句话,字幕员在电脑上敲一下,使字幕机上蹦出相应的台词。


为什么北京、上海的电影节都采用这种看上去很笨拙、落后的方式?


这个问题比大多数人想的要更复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科普这里面的来龙去脉,下面重发一下。也祝愿国内的电影节有朝一日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为影迷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中国的电影节,为什么总是解决不好字幕的问题?


最近几年,传统的两大电影节(上海和北京)、各种小型影展,都越来越多放映各种外国电影。我们知道,中国有严格的电影拷贝进口管理制度和放映审查制度,做到这一点挺不容易的。


不过,影展上有一个细节的进步速度却赶不上节目数量和质量的增长,那就是字幕的问题。




据我观察,各个影展上针对字幕的吐槽,常常占了负面意见的一半以上。这个问题为何如此棘手,实在是因为它真的非常复杂,复杂到可能超出了影迷的想象。


因此,不仅仅是中国的电影节解决不好,世界上别的电影节也经常出差错,字幕早已是国际电影节的一个普遍性难题。


任何一个国际电影节,都要放映几百部电影,这些电影少说来自几十个不同的国家,操着五花八门的语种,翻译就成为必需的工序。




先说怎么把翻译后的字幕呈现出来,这就存在几种不同的形式,目前以内置或外投字幕为主,但在历史上,至少还有两种翻译形式曾经流行过。


一种是每个观众透过耳机接收同声传译,一种是配音。


声音形式的翻译之所以存在,有多种原因。比如有的创作者认为印在画面下方的硬字幕是对构图的破坏,所以他宁愿选择传译或者配音,尽管这又影响了原始声音效果的传达,可能他更在意视觉呈现的完整。




此外,有的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有强大的电影配音传统,观众并不习惯看字幕。不过字幕终究取代配音成为今天电影节影片翻译的主流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它成本更低,另一方面观众也越来越接受原音加字幕的观赏形式了。


再说字幕的形式,这又存在几种不同的操作方式。以八十年代为界,之前的做法是将字幕直接印到胶片拷贝之上。从1984年开始,欧洲人发明了外接电子字幕,这成为后来的主流。




对观众来说,将字幕印到拷贝之上,观赏效果肯定更好,它不存在台词和字幕不同步的问题。对于电影节组织者来说,单独的拷贝便于管理,在放映时也不再需要考虑字幕的操作,省事。


但硬字幕也存在一些弊端。硬字幕通常是白色字体,出现在画面的底部,如果是黑白片或者背景色为白色时,字幕就难以看清。


另外,硬字幕要在拷贝洗印时完成,工序较为复杂,费时费钱,而且一旦生成,就无法修改。




一个带有硬字幕的影片拷贝,在一个电影节上可能就放一两次,如果该片不在该国做商业发行,拷贝就没用了,在胶片时代这是不小的浪费。


所以当电子字幕发明后,它拥有成本低、可修改、拷贝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迅速在电影节圈子里得到推广普及。当然电子字幕也存在缺点,它需要人工操作,存在时间同步的大问题,观众体验不如硬字幕。


在戛纳这种最顶级的电影节,常常需要同时使用硬字幕和电子字幕。因为它要求每部影片都能让英语人士和法语人士看懂,比方说一部华语电影,就需要制作一个带英语的硬字幕拷贝,再将法语字幕外投到银幕下方。




所以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字幕问题相对简单。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英语片经常是不需要配中文字幕的。至于其他语种的影片,多数都有配好英文硬字幕的拷贝在电影节之间流通,也不需额外操心。中国内地的电影节就无法做到这点。


八十年代后开始流行电子字幕,它通常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LED字幕器,一种是外接的投影,后者就像放电影一样,直接把字幕打到银幕下方的小屏幕上,还可以调颜色和字体,比LED字幕器的显示效果更好,因此好多电影节已经淘汰LED方法。




随着电子字幕的流行,另一个重大问题相应出现,那就是字幕的同步。对此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中国几大电影节和电影资料馆都采用的人工敲字幕,另一种则是运用技术手段自动匹配。


人工敲字幕的缺陷不言而喻,它高度依赖于字幕员的临场发挥。许多细节都会影响字幕最终呈现的水准,包括字幕员当天的状态,他在影厅所坐的位置,他对影片的熟悉程度,以及电脑故障等难以预料的因素。


此外,电子字幕的制作也是个危机四伏的过程。




比较好的片方会提供字幕的台本和影片视频供翻译参考,但有的片方就只提供台本,这会给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很明显,光看台本不看画面常常会误解影片的意思。


还有的片方只提供视频却不提供台本,那么就需要电影节找外语好的人来听译,这更是非常困难,如果片中角色说话不清楚,或带方言口音,出错简直不可避免。




更糟的情况是,片方什么都不提供,电影节只能自行解决字幕的翻译。这常见于一些较老的经典电影,这类电影又往往有多个版本,如果没时间测试(因为正式拷贝到达得都很晚),放映时就容易出现字幕不匹配的情况。


或是有的新片,一直在紧锣密鼓地修改,早期提供的审核样片和最后的定版存在出入,也是家常便饭。


因此在大型电影节上,保障所有字幕的完全准确真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




于是有人会问,在电影节实现放映时字幕自动同步,就像我们在电脑和DVD机上看碟一样,这难吗?说难也不难。技术是存在的,而且从胶片时代就可以了。


我们知道,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片边码。那么只要实现了字幕文件和片边码的匹配,放映时当读取到某格胶片时,对应的字幕就会自动跳出来,投射在分离的字幕显示屏上。字幕员只需要在影片开始和更换片盘时额外留心,放映就不会出现问题。




到了数字拷贝DCP的时代,匹配字幕文件和视频文件的时间码就更容易了,放映时连留守的人都可以取消。


但是,这种方式目前还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因为它需要片方的高度配合,还涉及到第三方技术提供者的介入,需要提前较长时间进行台本翻译和同步匹配的技术准备,也只有最高水准和最强势的电影节,如戛纳、威尼斯等才能办到。




对于中国的电影节来说,要求片方全力配合至少在现阶段不现实,能做的只能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完善管理流程,加强有关人员的培训,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合作、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每个人都受益的电影字幕翻译,竟有这么深的学问和八卦

明星号召力对电影票房有多大的影响?定量分析来了

为什么电影院让你不爽,因为它做不到考究所有放映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