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地产内参
致力打造文旅地产、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民宿酒店第一平台,提供最优质系统解决方案!(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时间的玫瑰2024:菜菜,什么时候有空谈一 ... ·  13 小时前  
财宝宝  ·  @财珊珊33 -20250211130522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地产内参

精选 |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五小五大”

文旅地产内参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4-30 21:50

正文

从国家发布相关政策要到 2020 年培育 1000 个特色小镇,到现在各类特色小镇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地都在和企业合作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小镇。北京百亿重金打造 42 个特色小镇;河北将投资 2000 亿建设 100 个特色小镇;浙江未来 3 年将投入 5000 亿培育百个特色小镇;华谊兄弟在 14 个省份布局 20 个电影小镇;马云天猫小镇落户北京……


2017 年末,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要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转型升级。


我们如果想把特色小镇做成真正人,居,产业,自然和谐的人类居住新模式,需要将其真正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首先是神志,机能,秩序,物质载体的有机统一,其次,是有自主行为和沟通方式,然后,是有独到的人格魅力。因而其规划、设计和建设不能 “千篇一律” 、万众一 “芯” 。在实践中,特色小镇在主体方面应该做足 “减法” 和 “除法” ,而在功能方面则应该做足 “加法” 和 “乘法”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 “五小五大” ,你知道多少?

“小政府、大服务”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建设活力


释放特色小镇内生动力的关键要素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防止机构臃肿和“机关病”的出现。


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 “大部门制” 。依靠现有力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行政效率。深入推进特色小镇扩权,强化事权、财权和人事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实行行政审批 “一个窗口” 受理承办并联审批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成立特色小镇专门服务机构,实现服务班子高配、权力下放、封闭运行和自主管理。


二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放落户限制 。全面开放特色小镇落户限制,落实居住证制度。着力加大对投资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创业人员、高端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以稳定职业、稳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依据,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制定出台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清单,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


三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 “弹性” 收益制度 。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建立低效使用土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


四是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建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积极申请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和专项债券。支持小微企业设立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大力推行 PPP 等融资模式。

“小城镇、大供给”

提升发展质量,盘活带动能力


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特别是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供给,是特色小镇聚集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以较小的特色小镇服务实体,实现 “大供给” 能力,是特色小镇提升发展质量、盘活带动能力的关键路径选择之一。


一是提高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按照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的原则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特色小镇 “功能区” ,加大公园、绿地、休闲娱乐、开放式住宅小区等的建设力度。


二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特色小镇内各类人员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更优质的医疗和高品位的居住资源。着力聚焦各类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大力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构建便捷的 “生活圈” 、完善的 “服务圈” 和繁荣的 “商业圈” 。


三是提高民生服务供给能力 。大力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诊疗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市县知名学校和城镇学校联合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大力实施吸引本土人才回乡就业和创业计划,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创业人员和农民工回乡定居。大力实施聚力富民计划,不断提升群众人均收入水平,让群众切实富起来。

“小平台、大吸力”

推动要素聚合,培育整合动力


产业要素集聚是特色小镇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发挥平台的吸引效应和聚合效应,加大要素聚合力度,是培育和整合特色小镇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是搭建政策平台,提升制度吸引能力 。建立人才引进和使用制度,确保人才 “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 。完善农用土地转用、征收制度,加大对现有工业用地追加投资和转型改造,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和存量土地。建立行政审批和财政资金引导制度,深化涉企税费改革,盘活主体活力。


二是搭建保障平台,提升服务吸引能力 。搭建面向大众、服务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构建立体有效的 “服务网络” 。建立初创期、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便利完善的 “双创” 服务制度。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平台,推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改革和创新。


三是搭建创新平台,提升要素吸引能力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圈,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耦合。依托互联网拓展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新创业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搭建企业家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高端要素、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现代服务业。搭建产学研互动平台,推动校企合作、产研融合、产教融合,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小杠杆、大功率”

完善配套措施,催生发展拉力


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应该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大力加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杠杆效应 。根据特色小镇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加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健身休闲、体育锻炼、绿化景观、公园、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发挥杠杆效应,吸引产业、资本和人才。


二是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外溢效应 。大力实施信息惠民计划,充分让小镇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分享信息建设红利。实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宽带普及率,加速实现 WIFI 全覆盖。加快光纤 “进企入户” 进程,建设 “智慧小镇” 。


三是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发挥辐射效应 。实施交通衔接工程,加强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提高高速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建设或衔接市区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交通延长线,形成各层次交通骨干网络,促进互联互通。加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性交通设施建设,做好慢行交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


“小景观、大经济”

保护生态环境,挖掘经济潜力


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底蕴。按照突出 “功能叠加” 、宜居宜业宜游,注重文化植入的原则,保护小镇特色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运用 “小景观” ,做好 “大经济” 。


一是构建生态网络,做大 “绿色经济” 。加大自然生态、湿地资源等的生态养护力度,突出本地生态环境特色。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大水、大气、环境等保护和修复力度,确保天蓝水清、环境优美。大力在海绵城市、景观绿化、绿色建筑、地下管廊等领域开展研究创新,将绿色资源转化为 “绿色经济” 。


二是强化环境治理,做大 “美丽经济” 。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利用溯源倒逼、系统治理的办法,带动特色小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大力推动湿地、温泉、绿地、河湖、林地、耕地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遵循风情小镇、景区小镇的要求规划建设特色旅游景区。大力实施 “彩化工程” ,在小镇主干道或周边种植景观树种和珍贵树种,将美丽资源转化为 “美丽经济” 。


三是保护文化遗存,做大 “旅游经济” 。按照 “修旧如旧” 的原则对历史文化遗存、古村古镇、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重点突出历史记忆和乡愁特色,打造历史文化彰显、地域风貌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特色小镇。着力把历史文化资源和观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集合起来,做强 “旅游经济” 。


特色小镇要当做是一个聪明的有机体来看待,去营造,才能让其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特色小镇是目前中国小城市崛起计划的大机遇,只有从有机生命整体的层面来考虑,设计,注入灵魂,文化,调和诸多技术,功能,统筹考虑交互运营,和美学呈现,才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人居模型,引领社会发展。

活动推介

2018●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 政策+策划+规划+投融资实操对接高端论坛

【论坛时间】 2018年5月26~27日(2天)

【论坛地点】 中国●北京

【参会人员】 文旅地产、 田园综合体、 特色小镇、 房地产开发商、政府领导、投资公司、建筑 规划设计、文化旅游、智慧城市、景观设计院及核心高管

【主办机构】 北京华城汇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亮点

知名专业企业实操人现场解读授课
专业顾问团队一对一现场解答指导

资源现场零距离对接洽谈

解决问题

1、 政策+资本+策划+规划+实操+运营全面系统化解读;

2、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农庄民宿培育与规划建设政策解读及项目申报审批;

3、 规划设计与方案实施、开发模式与运营模式解析;

4、 如何精准获取“田园综合体”扶持基金;

5、 如何培育、导入特色产业,破解“房地产化”倾向;

6、 如何拓宽“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投融资渠道;
7、 如何让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型消费业态,新产业与盈利模式引 爆万亿级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市场;

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