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司机聊数据
互联网+行业,数字化落地,包含IT数据管理、数据资产、数据应用、最佳企业数据案例实践分享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司机聊数据

外包人员的自我修养

老司机聊数据  · 公众号  ·  · 2025-02-12 09: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读:你知道吗?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经膨胀到1.68万亿美元,而中国光是2024年前三季度就接了近万亿的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额6892.6亿元,同比增长12.8%。啥概念?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贡献了500块养活了无数外包兄弟。

作为“灵活用工”的代名词,我们活跃在IT、客服、制造、金融等各个领域。大厂需要省成本?找外包!项目赶工缺人手?找外包!甚至公司年会搬桌子贴横幅?还是找外包! 我们是职场里的“人肉电池”,随用随换,性价比高到老板感动落泪。

外包人的职场生存图鉴——歧视?那叫“差异化待遇”

1. 工资?别问,问就是“灵活”

同一份工作,正编员工月薪2万,外包兄弟到手8千,还美其名曰“市场价”。更扎心的是,年龄越大工资越低,中年外包人不仅得扛KPI,还得扛房贷和娃的补习费,堪称职场“负重马拉松选手”。

2. 转正?领导说:你在想屁吃

大厂领导曾公开声明:“外包就是来干活的,转正?公司得赔钱!”4 所以外包人的终极梦想,往往是“干完这票就回老家考公”。

3. 职场地位?连工牌都是临时款

正编员工工牌是镶金边的“身份证”,外包工牌是贴纸打印的“临时通行证”。开会时,正编侃侃而谈,外包默默记笔记;团建时,正编吃火锅,外包负责涮锅底料。

4. 学历鄙视链:烂本科?只配外包!

“985正编,二本外包”是职场潜规则。哪怕你代码写得飞起,测试文档写得比正编还规范,一句“学历不够”就能让你永远活在鄙视链底端。

外包人的未来困境——我是一颗“螺丝钉”,但机器要升级了

1. 技术更迭快,学习全靠“白嫖”

公司培训?那是正编福利。外包人学新技术,全靠B站教程和深夜自学。但老板还嫌你“技术老旧”,殊不知你连云计算服务器都是蹭的咖啡馆WiFi。

2. 年龄危机:35岁?该换电池了

职场年龄歧视在外包圈尤其赤裸裸。中年外包人不仅要和年轻人拼熬夜,还要和AI拼效率。毕竟,老板觉得“换人比培训便宜”。

3. 职业路径?不存在的

正编员工有晋升通道,外包人只有“项目通道”——这个项目结束,下个项目在哪?天知道。简历上写满“XX大厂外包经历”,HR却当你是“流水线临时工”。

4. 政策保护?法律说“平等”,现实说“呵呵”

《就业促进法》明令禁止年龄歧视,但外包合同里总能找到“灵活解约”条款。劳动仲裁?抱歉,你连公司门都进不去。

自嘲时刻——外包人的修养,就是笑着活下去

虽然我们赚得少、地位低、没保障,但外包人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心态稳 :今天被夸“干得好”,明天被通知“明天不用来了”,情绪波动?不存在的。

  • 技能杂 :从写代码到修打印机,从做PPT到订外卖,外包人一人就是一个“全能战队”。

  • 佛系养生 :毕竟,熬夜加班是为了攒钱买枸杞,中年危机从25岁开始准备。

结语:我们是时代的“职场备胎”,但备胎也能滚向远方

外包人的困境,是成本与效率至上的商业逻辑下的必然产物。但别忘了,行业也在变——政策开始鼓励高端外包,技术催生了智能化服务,或许未来某天,“外包”不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专业身份的象征(或者至少工资涨点?)。

在此之前,让我们保持自嘲,保持希望,保持偷偷学习新技能。毕竟,万一哪天AI取代了老板,我们还能帮它写代码呢!



- E N D -
❤ 原创不易,喜欢内容就点个赞吧!❤

01 近期热门

> 为什么数据治理项目越做越虚

> 数据治理的本质是“治人”

> 数据行业六大相关岗位,总有一个适合你

> 一文读懂数据血缘分析原理与建议方法

> 数据精细化管控时代的新范式----数据血缘

> 数据资产价值 评估的三种方式以及优劣


02 方法实践

> 一文讲透数据治理难点与应对策略(建议收藏)

> 数据治理项目为什么会失败【深度剖析】

> 数据血缘分析~全网最全原创精华(建议收藏)

> 关于SAP-MDG的主数据治理理论概述

> 区块链技术对数据治理的一些思考及启发

> 主数据治理工作八大难点

> 浅谈数据分析中的数据清洗方法策略

> 数据资产入表难点解析(三)【数据质量提升】

> 数据资产入表难点解析(二)【数据确权】

> 数据资产入表难点解析(一)【数据定价】

>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建议收藏)


03 观点分析


更多优质内容,持续输出中~

新书发售👇

听说你也是做数据的?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