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写着写着又跑题的 Taka
~ 周末就轻松一点吧。
前几天收到一个留言,大致是说:现在特别没有动力去上进,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面对未来特别迷茫,希望 Taka 能告诉她应该怎么办?
这样的留言 Taka 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字里行间能看到的是
背后流露出的无奈,恐慌和深深地焦虑
。
每次看到的时候我会打些字但又删掉了,因为没有办法在几十字以内告诉你:
迷茫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甚至不只是这个年龄的问题,反而可能是常态
。
我是个和迷茫战斗很多年的人,有时取得阶段性胜利,打满了鸡血奋而前行。有时颓废失落,又陷入低潮和对自我的厌恶之中。
现在我依然时不时与迷茫为伍
,只不过在知己知彼、你来我往的争锋中,找到了一些和平相处的方法。
陈虎平老师说过一段扎心的话 Taka 一直记得:
迷茫是一个笼统的状态,首先是找不到方向,其实是找不到做事的步骤。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都是平凡人组成的社会微环境中
,身边没有一个特别优秀的人,你也没有读过任何历史或者社会名人的传记,
那么要有方向,是很难的
。
不仅年轻人会迷茫,
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在间歇性迷茫
:
18岁,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和城市更有出路;
20岁,不知道该找工作考研还是出国,不知道在荒废度过几年后还能怎么提升自己;
25岁,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
30岁,不知道事业上怎么转型,生活上更面临婚姻和家庭的平衡;
35岁,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继续向上发展,害怕跟不上迅速变化的科技,要被这个社会淘汰;
......
所以在知乎上这样的问题会层出不穷:
《25岁的时候做什么,才不会在30岁的时候后悔?》
《35岁的时候做什么,才不会在40岁的时候后悔?》
青年危机,中年危机,现在连人生1/4危机都出来了。
迷茫,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
因为我们不再像父母辈过去那样,一个专业基本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工作,一个工作20岁的时候几乎能看到50岁的样子了。就像拿着地图走迷宫,虽然中间有层层的阻碍,最后大多能达到你设想的那个终点。
现在我们
更像是在赤手空拳地在海上探索新大陆
。你不知道周围海浪怎么变化,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敌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最后能到达哪里。
所以总在迷茫,总在焦虑,总在怀疑自己。
你迷茫,
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希望能拿到一套「通关地图」,这辈子都安安稳稳顺顺利利的了
。
我们天性对未知充满了恐惧。所以潜意识里想给自己设定好未来一辈子的规划,才能感觉到有安全感。比如我们心里总会不自觉地想,是不是学会了XXX,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是不是掌握了XXX,就能够按部就班地升职加薪了。
别傻了,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
都不是这样简单线性发展的结果
。
整个社会和未来就是
充满了高度复杂度和不确定性
,你没有办法预知10年后,甚至3年后你会在哪里,在做些什么事。
像 Taka 这样做的新媒体运营,5年前都压根没有这样的职业。
Taka 在学校里再焦虑,再规划,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从事这个行业。所以放弃规划5年、10年、甚至一辈子职业的想法,不断设立一个个小的目标,定期回顾和复盘,是不再焦虑最好的方法。
你迷茫,
是把每一个选择都看的太重,重到觉得是会影响一辈子的事情
,而且无法改变。
说实话,当你在两个选项中无比纠结的时候,
选哪个都可以
。如果你能衡量出明显的差距,那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Taka 之前租房子的时候,在两个房子中一直纠结,然后去征求妈妈的想法,她听完我各种优缺点分析一通之后,只给了我一句建议:你想选哪个选哪个,选个自己喜欢的,选错了过一年再换啊。
当初我这么纠结的事情,无非就是觉得「一年」的时间太过漫长,想要选出最好的那一个,
其实根本就没有「最好」的选择
。
我唯一对于「选择」想给的建议是,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应该已经成年了,所以你有足够的心智和能力进行「自己」的选择。最伤人的不是选择之后的后悔,而是在后悔的时候把责任推给别人。
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仅是经济独立,
而是你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能为选择后出现的任何后果负责
。
如果你选择为了男朋友女朋友离开现在的城市或者工作,
这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做出来的
,不要在吵架的时候翻出来成为你理直气壮的理由。
如果你选择为了父母回到家乡,这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做出来的,
不要在失意的时候埋怨父母给自己推脱
。
如果你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折腾闯荡,这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做出来的,不要觉得这个世界只是对你太残酷。
选择就像在面对分岔路口中选择了一条路,但究竟怎么走下去可能是你的性格决定的,谁也不知道最后几条路会不会汇合到一起去呢。
你迷茫,
是对自己的不了解
。
可能很多人都和 Taka 一样,在大学之前的生活都是被规划好的。上学,做作业,考试,报个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再按部就班地升学,最多就是不省心地早恋一下。我们很少有机会或者资源去「折腾」,去接触不一样的事物。
很多职业规划的方法是教你了解「真实的自己」,认识自己的喜好,性格,能力,价值观,通过从过去的经历里找到擅长和喜欢的事情。然后再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再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和行动。
其实 Taka
对这样的方法会保持怀疑
,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弹过钢琴,你怎么能发现自己有钢琴天才的天赋呢,如果你从来没接触过画画,你怎么去发现自己真的喜欢?
斯坦福心理学家马库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并没有「真实的自我」,而是「可能的自我」
。也就是说这些「自我」
不只是由你的过去组成,更多也会根据你目前所处的环境和对未来的希望构成
。
追寻自我是一趟英雄之旅,是可能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全部完成的事情,所以你不需要等到彻底了解「真实的自我」再去实践,反而在尝试中会发现更多新的、「可能的自我」。
Taka 一直是一个想法远远超过行动的人,往好处点说就是,思维全面细致有想法,往不好处想就是,行动迟缓拖延症晚期。所以来到进化论 Taka 受饲主影响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
小步快跑,先做起来再说。在不断地实践中再发现问题,迭代更新
。
迷茫的人最怕的就是一直不停在脑子里想啊想,想啊想,想到花都谢了树都黄了你还在那里「坐着迷茫」。
迷茫就像一种流行感冒,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患上。
饲主之前也说过:
迷茫,是因为你一直站在原地
。
它在提醒你,该做些什么了,小步快跑,开始行动。
该做些什么呢?
do right thing.
总有些事会比其他的事情更容易经过时间的检验,在大时间周期下获得成就。
「重构自己」一直就是在做这些事情
。
▍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像我们这样智商相差不大的普通人,自我管理能力是让我们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不沉沦放弃下去的理由。Taka 一直认为
习惯比坚持更重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培养出管理自己的模式和能力
,是实现一切能力和梦想的基础。
1.自控力
:
自我管理中最根本的自控力,面对总爱偷懒的大脑,面对舒适区,面对无限的诱惑,都需要自控力来发挥作用。
我们之前写过《
自控力极差的人如何自救?| 附3周训练计划
》
2.精力管理
:
计划地再好也无法完成,不是时间不够用了,是精力不够了。
我们写过《
你必须精力充沛,才能历经生活磨难
》
3.时间管理
:
再好的精力管理中也离不开时间的合理安排,不是通过节省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而是通过管理时间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我们写过:
《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十分钟就能学会,并可以终生受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
《
3步教你学会时间管理,让你每天的时间多出一倍
》
《
越忙越有时间,我的6个时间管理心诀 | 技能速成班
》
4.注意力和专注力
:
任务都安排好了,但就是没法集中注意力,不断分心打岔。你需要小心自己不断被偷走的注意力了。
我们写过《
三心二意真不好,专注力提高怎么搞?给你一份详尽的三周训练计划
》
5.抗压力
:
可能像Taka一样,在工作前基本没受过什么巨大的挫折和打击,面对困难和压力如何应对?
我们写过《
如何有效提高你的抗压力?
》
6.早睡早起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中早睡早起是对自己的信心和状态最有帮助的一个。
「晚睡」已经写过了《
为什么我们越睡越晚,如何改掉晚睡拖延症?
》,
「早起」还会远么?~
还会有什么?
-
情绪管理
-
身体管理
-
财务管理
-
习惯培养
-
......
▍
培养职场基本软技能
在提高自我管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培养出无论在任何行业,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基本技能。
就像习武先要打好一个底子一样,
这些都是基本功,但是在高手对决中,
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能力,一点点拉开和别人的差距
。
-
学习能力
-
沟通能力
-
写作能力
-
领导/管理能力
-
......
我们之前写过:
《
为什么你总觉得工作累?怎样学习给身体充电? | 手边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