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生正道
养生有道,健康在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养生正道

治疗各种“痛”症,要了解这些药对

养生正道  · 公众号  ·  · 2019-12-23 1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点击上方 【养生正道】 关注我们 ↑

导读:

笔者整理了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痛症的常用药对,配伍使用疗效增倍。


痛证药对

编著/方邦江、周爽


1.白芍、甘草

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6克。


功效:缓急止痛。


主治:挛急或不荣之痛,如头痛、胸痛、胃脘痛、胁痛、腹痛、经痛、四肢痛、小腿转筋等。


图:甘草


按语:白芍与甘草相伍乃仲景芍药甘草汤,原方芍药与甘草等量,如今两药比例可为3:1〜5:1。

2.全蝎、钩藤、紫河车

用量:炙全蝎、钩藤、紫河车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开水送下后,每日或间日服1次。


功效:祛风解痉,通络止痛,益养脑络。


主治:偏头痛。


按语:偏头痛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脑络痉挛有关,此方即针对这种病机,以全蝎祛风解痉,通络止痛为主;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为辅;久病多虚,再以紫河车补气血、益肝肾、养脑络为佐。除内服之外,亦可取全蝎末少许,置于痛侧太阳穴,用胶布固定,隔日一换。此法对肿瘤转移脑部之头痛亦有效果。

3.全蝎、蜈蚣

用量:全蝎、蜈蚣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1〜3克(按年龄、病情增减用量),一日2〜3次,开水送服。


功效:息风、定痉、止痛。


主治:偏头痛及各种痹痛、痉挛、抽搐。


图:全蝎


按语:实验研究证明,两药对中枢神经兴奋剂引起的惊厥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经常发作者,持续给药,可减少或制止其发作。临床实践证明,对小儿乙脑或高热惊搐,辨证用方中加用两药,有止搐缓惊作用。

4.人参、五灵脂

用量:人参6克,五灵脂10克。


功效:益气活血,行瘀止痛。


主治:气虚血瘀,虚实互见之证,如冠心病心绞痛之胸痹,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肝脾肿大属气虚血瘀者。小儿疳积亦可选用。


按语:两药属传统“十九畏”中配伍禁忌之一。久病多虚亦多瘀,胃脘久痛者,恒虚夹瘀之证,脾胃气虚,故症见乏力,面苍,空腹时则痛,得食可暂安;瘀血阻络,故疼痛较剧。人参和五灵脂相伍,一以益气,一以化瘀。

5.五灵脂、蒲黄

用量:五灵脂10克,蒲黄25克。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气血瘀阻之胸胁痛、胃脘痛、腹痛等。


按语:此两味合用为《局方》失笑散,历代用其治疗瘀血内阻之多种病证,殊多佳效。过敏性紫癜腹部剧痛,用此两味有殊效。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亦可用为主药,其中蒲黄宜重用至30克。


6.瓜萎、红花、甘草

用量:全瓜蒌15克,红花10克,甘草4克。


功效:消痰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痰瘀互结之胸胁痹痛,如冠心病之胸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之胸肋痛、带状疱疹后胸肋部神经痛等。

7.乳香、没药

用量:乳香、没药各10克。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血气瘀滞之胸痛、胁痛、脘腹痛、痛经、顽痹疼痛和跌打损伤疼痛。


按语:两者均能辛香走窜而入血分,唯乳香侧重行气,没药功擅行瘀,两者相伍,止痛力强,故用于治疗各种血气瘀滞之痛证效果良好。


8.血竭、三七

用量:血竭6克,三七3克。研末,分2次吞。


图:三七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痛经、崩漏属血瘀者,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外伤性头痛和胁痛等。

按语:血竭散瘀止痛,三七活血止血,合用之化瘀而不伤正,止血而不留瘀。



登场书籍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

本书共分为七篇,分别从学术思想形成、专病论治、治法传薪、临证验案、虫类药物应用、常用药物解析、常用经验用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的经验。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 ,方邦江、周爽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全部 图片为出版社在摄图网购买的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点击 “阅读原文” 在微信有赞平台购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