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思想交汇,读科普有益于人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完善。
不能证伪的科学都是伪科学?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精神世界的源泉是不是物质?我们仅仅是基因的载体,是基因的奴隶?本期书入法推荐6本科普经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详细可翻阅我嗅读点)。
①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
这是本武侠味的科学史,说的是物理和物理学家那点事。上过高中物理的,基本上能看懂皮毛。深入浅出但成体系地介绍了量子理论的历史、发展、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它将量子物理的诞生、演变、争论、目前对量子物理的各种解释一一叙述清楚。使读者对波粒二象性、量子、哥本哈根解释、平行宇宙、超弦论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科学精神,更有人文关怀,有历史故事,更有时代背景。
量子学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偶然性和随机性,比如电子云。换一句话说,上帝是在掷骰子。但互补原理还要更可怕得多,因为它以科学实验证明了世界是由意识决定的。印证了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以及慧能的“风动,幡动,心动”的……
②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
这是很多人的科普启蒙书。作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讲述科学入门知识的“一”,窥到科学大千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改造世界的“无穷大”的潜力。跳回蛋壳重新思考世界,厘清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③《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齐名。全书没有难懂的科学知识,在一件件新鲜事背后,隐然透露着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质。
费曼先生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科学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四十年。他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在酒吧厕所内与醉鬼大打出手的科学家。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波耳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中与职业赌徒研究输赢的机率。
和菜头称这是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
④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
德先生和赛先生,一百年的追求,原来怀疑德先生会姗姗来迟,现在越发觉得赛先生可能更难到达。这本书是上世纪最伟大科普作家与反科学的一次全方位开战,说的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一切的科学知识都在简单的话语下被描述清楚。与其他那些所谓完美永不犯错的理论相比,能被论证和证伪的科学最宝贵之处在于:它对人类之局限性的认识比较深刻。
卡尔·萨根(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天体化学家、科幻作家,和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家。行星学会的成立者。小行星2709、火星上的一个撞击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1980年的电视系列节目《宇宙——个人游记》在60多个国家有超过6亿人观看,是PBS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配套发行的同名书籍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籍第一名70周,也是历史上最畅销的科普书籍之一。
⑤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一本颠覆人生观的科普读物。我们以为自己是拥有独立意志的个体,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我们仅仅是基因的载体,是基因的奴隶。
基因决定了我们生而自私,正是因为我们都有这个潜质,才为道德提供了可能,当我们震惊于社会组织的完密与互利性时,不要忘了,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并从中实现了最大化的自利。作者从生物学的角度阐述了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只不过是基因创造的载体,一切为了基因的延续。
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抗拒我们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时,我们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输到我们脑子里的自私觅母。我们甚至可以讨论如何审慎地培植纯粹的、无私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在自然界里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在世界整个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