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迎来建院17周年
公众开放日艺术节。
从剧场到公共空间,从大剧院本部辐射到北京艺术中心、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精选20余场丰富演出、策划50多场多彩活动、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的艺术体验,打造沉浸式全方位的艺术之旅,感恩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多年来对国家大剧院的陪伴与支持。
22日清早,
国家大剧院
里张灯结彩,北水下廊道里印有2007至2024数字的红绸垂幔和大红灯笼相映成辉,象征着国家大剧院陪伴观众共同度过的17载岁月。冬日晨晖中,伴随着童声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我和我的祖国》等曲目唱响,国家大剧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亲自迎接首批观众,王宁院长代表剧院向现场观众表达了问候与致意,并宣布
公众开放日艺术
节
正式启幕。
国家大剧院
内,丰富多彩的演出和活动令人目不暇接,观众直呼:“太过瘾了,好像在过一场艺术的狂欢节。”步入剧院的“北水下廊道”,有“剧中人”列队,欢迎观众走进艺术殿堂。祥音纳福,鼓舞丰年。一曲清扬婉转,端庄圆融的古乐音律从橄榄厅的铜门处响起,这是由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呈现的古乐表演《绿水青山》,源远流长的中华礼乐文明与现代的美好图景在古老的乐音中缓缓铺展。随着昂扬的建鼓声声,铜门开启,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演员们挥舞着红绸为观众们献上舞剧《杨家岭的春天》中的陕北秧歌片段,翩然飘飞的红绸如鲜红的旗帜,开启观众们火热的艺术之旅。
著名主持人
春妮
,还在公众开放日艺术节现场为线上观众做精彩导赏,与观众云端共享艺术节精彩内容,线上观看
国家大剧院建院17周年线上特别节目: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音乐会
。
与此同时,位于大运河畔的“文化粮仓”
北京艺术中心
内,量子铜管五重奏率先奏响节日欢歌,一直以来默默在幕后付出的工作人员今天来到了大家面前,欢迎每一位前来参与艺术节的观众朋友,向他们致以问候并送出特别准备的伴手礼:定制明信片。
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则以一场震撼的威风锣鼓《鼓乐征程》拉开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序幕。现场气氛热烈,演员们激情四溢,用精湛技艺演绎出磅礴气势,众多观众齐聚一堂,沉浸在激昂的鼓乐声中。
随着一曲“苦脊甲天下”的合唱苍凉唱响,歌剧院里的大银幕徐徐展开歌剧电影《山海情》的震撼视听,将舞台魅力与电影质感完美融合,以超高清画质再现那段热血奋斗史。
下午场的歌剧院里同样座无虚席,沉浸在舞剧电影《只此青绿》的独特美学意境之中。“青绿腰”在大银幕上翩然再现,工匠们在实景中舞动技艺,景美、画美、人美,带领观众悠然“入画”,见证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壮阔诞生。
上午场音乐厅内丝竹养耳,管弦悦心。指挥家许知俊执棒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一场“节日欢歌”,一场“金蛇狂舞”,竞相奏响。喜庆欢腾的《节日序曲》,让国乐也摇摆起来的《夏日皇宫》,京韵十足且饱含深情的《追梦京华·除夕》,展现巴山蜀水瑰丽画卷的《太阳颂》等曲目,让现场观众沉浸在国乐的优雅意韵中。
下午音乐厅内指挥家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带来 “春之序曲”、“炎黄风情”两场音乐会,现场人潮如织。舞台上,乐团的演奏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情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音乐会现场,观众们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每一段音乐的结束都伴随着观众的欢呼和掌声,展现了对音乐家们精湛技艺的赞美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台上说笑逗春风,妙语连珠乐满堂。在古色古香的小剧场中,青年相声演员杨明华、徐宇泽身着长衫,为大家表演传统相声《评书趣谈》。一位以洪亮诙谐之声开场,另一位巧妙接茬,一捧一逗,一唱一和,时而模仿百态人生,时而调侃逸事趣闻,引得观众席掌声雷动,笑声此起彼伏。随后,评书演员王玥波、张硕还分别带来了一段评书表演,绘声绘色,韵味十足,让观众瞬间穿越到历史沧桑之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闻发布厅中座无虚席,在名家畅谈中感悟艺术生活。
在室内乐漫赏“京彩三重奏”音乐沙龙内,中提琴演奏家苏贞、单簧管演奏家王滔以及钢琴演奏家张放组成“京彩三重奏”组合,为观众演出马克思·布鲁赫《八首小品》中的第六首“夜曲”、以及《点墨生香》《丝路拾光》等委约创作作品,悠扬的乐声,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新闻发布厅、流连驻足。
随后,“女性艺术家的灵感交响”以对谈形式展开分享盛宴。现代诗人蓝蓝、青年钢琴家罗维、画家陈曦、导演/制片马楠、策展人鞠白玉结合各自从事的艺术领域,以“爱与被爱”和“灵感与技巧”为话题抒发自己的从业感受。以独到的女性视角,分享她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故事与对诗歌艺术的深邃洞察。
彼时相逢,爱自有声——孙颖迪钢琴作品集唱片分享会,钢琴家孙颖迪与观众近距离分享音乐承载时光的深情与故事。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推出最新专辑——《彼时相逢:孙颖迪钢琴作品集》首次呈现著名钢琴家孙颖迪自己创作的钢琴作品,以他精湛的琴艺开启一场关于治愈、亲子、回忆的奇妙旅程。
艺术资料中心迎来星光熠熠的文艺界名家阵容。从新书到唱片,从文学戏剧到音乐舞蹈,邀您走进广阔深邃的文艺天地。
在《从文字到舞台——莫言戏剧作品分享会》中,著名作家莫言与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一同和观众们近距离交流,分享自己与文字、戏剧、舞台的温暖记忆。莫言讲述起创作路上的趣事,风趣幽默的表达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笑。王斑分享了他参演莫言的话剧作品《我们的荆轲》的感受。分享会中,两位嘉宾以及演员李小萌、刘贝贝朗诵了《我们的荆轲》与《红高粱》中的片段,让观众们真切感受到文学与舞台演绎的力量。活动最后,莫言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他的经典之作《红高粱》将在明年以歌剧的形式搬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让观众们充满期待。
《用艺术铸造心灵》的讲座对谈吸引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孩子家长们的参与。孟艳、秦艳、李伟建、韩洁,刘媛五位嘉宾分别就“美育如何铸造心灵”、“艺术对人生的影响”、“如何从美育角度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讲述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作曲家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之际,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唱片套装正式发布。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指挥家卞祖善、音乐学家杨燕迪、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等嘉宾共同出席“恢弘之声—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唱片分享会”,畅谈布鲁克纳及其艺术,讲述唱片制作背后故事。
刘震云、李羊朵、李腾飞、李奎等嘉宾带来“刘震云戏剧三部曲分享会”。著名作家刘震云在现场分享:“我的两部小说改编的话剧都已经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我越来越意识到舞台是非常神奇的,它看似是方寸之间的有限空间,但是它能展示无限、能够把万千世界的内容放大”。
由国家大剧院和京东方联合主办的《艺象新生——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汇聚了音乐、舞蹈、戏曲、话剧等表演艺术的现代演绎,通过沉浸式互动影像和动态海报、智能AI虚拟人、立体全息投影、VR剧场等技术,打破时空界限,让观众体验跨越四海的艺术精华。
在这里,观众可以走入贝克街里化身“嫌疑人福尔摩斯”推理探案,可以和最强剧小院Art鹅聊聊天,也可以亲手拉开帷幕与海报视觉互动,或者化身指挥家完成一场属于你的音乐会
。
在国家大剧院i艺数虚拟现实创作空间,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最前沿的虚拟拍摄技术与效果:
在AI作曲体验区,秒变音乐大师,插上灵感的翅膀探索音乐新纪元,每一次点击都是一场音乐的奇妙冒险;
在AI卡通变脸体验区,解锁童话表情,打破次元壁,跃入童话奇幻世界;
在360度环拍体验区,留下360度人生大片,为观众编织出一场如梦似幻的视觉交响曲;
在AR眼镜体验区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让经典IP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传奇触手可及。
资料中心外的艺术档案数智大屏前也围满了人群,环廊处的《文艺为民 档案鉴辉煌——国家大剧院制作中国原创剧目巡礼》更是吸引了人们驻足观看。一幕幕经典剧目在大屏上流转,将人们带回到那些令人难忘的演出瞬间。
舞蹈快闪、歌曲快闪、云南非遗歌舞表演、手风琴五重奏、童声合唱、爵士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打击乐重奏等精品演出接连上演,与图书市集、惠民文化市集、非遗传统技艺展示、图书与唱片签售等活动相映成趣。
在各剧场入口处,别出心裁的文明观演礼仪宣传,以及南水下廊道手工非遗互动、纪念章集章打卡和“文艺为人民”邮册新品发布,特别推出特色文创及特制餐饮等活动,让观众收获更加多元的文化生活体验。
「图说」开放日艺术节
*“剧中人”走进现实,
与观众朋友们幽默互动、打卡合影
*舞蹈“快闪”、歌曲“快闪”惊喜连连!
*充满浓郁傣族风情的非遗歌舞《“象”往的地方》,华丽的民族服饰、优美的舞姿引得观众掌声不断。
*作家莫言签售会现场氛围热烈,摄影师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瞬间,无论是莫言先生专注签名的神态,还是读者们脸上洋溢的兴奋与满足,皆被一一定格。
*指挥吕嘉签名见面会的队伍从起始处曲折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吕嘉手中的笔不停地舞动,每一次落下都是与乐迷心意的连接。
*焕新重启的国家大剧院艺术生活馆和艺韵书香书店、音响馆、音像店、文房四宝苑排起了长队。
*惠民文化市集、艺术图书市集上,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服装、饰品、芦笙等乐器、茶具器皿、图书等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