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关于衰老的话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面对衰老时应有的准备和态度。文章提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衰老的建议,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家庭关系,以及提前规划未来的生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讨论了衰老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文章中提到了不少人因为年龄增长而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如抵抗力变差、记忆力下降等,这些变化会让人感到焦虑和不安。
关键观点2: 文章强调了面对衰老时应有的准备和态度
文章指出,面对衰老,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准备。不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还需要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提前规划未来的生活。
关键观点3: 文章提到了一些应对衰老的具体建议
文章提到了一些建议,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注意饮食等;维持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提前规划未来的生活,包括养老计划和家庭生活安排等。
正文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我是去年突然感觉到自己变老的,是真的熬不动夜了。”
有段时间工作突然特别多,她不得不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实在撑不住又没搞完的话,就先睡,早上五点半起来再接着干。
也就是那几天,她开始头痛,一连好几天都没能缓解,身体也像被掏空了似得难受。
以前也曾有过熬大夜唱歌、连轴转加班,但睡一觉很快就恢复了。
“这次却不一样,这次熬夜生病后,我意识到自己过完十二点半再熬夜,就会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这些年年岁渐长,听到身边不少人,说过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我一个大学同学,读书时是校体队的,身体素质没得说,还经常代表学校出去参赛。
工作后有次去爬山,可能是防护措施没做好,在山顶过夜时着了风寒。
医生说‘好好保养吧,女人上了30岁,身体素质多少都会差一些’。”
还有我们主编张敬,以前总喜欢去能免费续面的地方吃饭。
“以前续上二三碗,呼噜呼噜就往胃里倒,现在最多续半碗,多一筷子也吃不下了。”
“以前吃自助餐,就没想过吃不回来,现在不去花那个冤枉钱了,肯定吃不回来。”
曾经以梦为马,执杖天涯的梦想,如今早已被岁月侵蚀。
以前说要出去玩,连夜出发,卧铺上睡整宿,一早到了景点精神焕发。
现在要出门,看完门票看酒店,做一堆攻略,结果临了临了,“算了,没啥意思,不去了”。
更别说学点新东西了。25岁想学吉他,第二天就买了;现在想学个口琴,纠结来纠结去,“算了,都这个年纪了,还折腾个啥”。
你看,其实老去的不单是体力,还有少年时的那份心气。
只是某一瞬,再做和年少时同样的事时,却发现自己体力、脑力不足,似乎要卯足很大的力气,才能拥有年少时随手一挥的精力,似乎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能有年少时的随性。
“三四十岁的人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年龄,还觉得自己像小姑娘一样。
但我告诉你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青春转瞬即逝,一晃就45岁了。”
我们总以为,“七老八十”才算老去,殊不知,不到四十,就不得不为老去做些打算了。
“真的是这样,35岁之后突然变老了,头发一茬一茬白。”
“88年的,生完孩子后突然发现自己老了,皮肤一下子松弛了。”
“35以后5年一个档,40岁以后就一年一个样子了。”
她说自己和现在的老公,相识28天就结婚了,并且确定以后无论经历什么都不会离婚。
她开始意识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一定会有很大的跌宕起伏。
倘若在经历灾难时无人诉说,无人一起支撑,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她也害怕,万一通知全麻手术,万一手术中途出了意外,身边连个能签字的人都没有。
“北京这种地方,护工死贵死贵,一天380还不包吃。”
她咬着牙请了三天,等稍微能下地了就急忙辞了护工,什么都自己来。
办出院那天,别人都有家属陪同,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单子就行。
只有她,右手拄着拐,左手拿着一大摞单子,去楼下排队给自己办出院。
以前坚决不婚不育的她,现在也开始走相亲路线,想找一人相伴终生,想有一个家排解孤独。
“我不是劝大家都去结婚,只是对我来说,没事
时万事大吉,真遇着事时,没有兄弟姐妹的我,真的需要有个人互相支撑啊。”
“因为他们怕你知道生孩子的重要性时,为时已晚,尤其是女孩。”
那时候我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很多事情都能亲力亲为,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孩子带来的麻烦。
孩子要花钱,要费精力,还要占用我们大部分自由时间。
基于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自然会选择推迟婚育时间。
随便去医院走一圈,挂号处经常有老人拉着你,问“线上取号”的流程怎么走?
取药处,有老人不会扫单子,周围一个能帮上忙的人都没有。
假如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没有孩子陪伴,人到老年,真的体面全无。
可是现在养老院的情景,那些无儿无女又身患重病的孤寡老人,谁会按时喂水喂饭?
“可爱的小孩尚且有被幼儿园老师虐待的时候,又老又病浑身异味半身不遂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为了摆脱世俗的限制,他们跟家里的亲戚断绝了关系,自己也从山东搬到了郑州居住。
年轻时,他们也的确过了几十年的自由日子,有了更多的时间一心扑在事业上,攒了不少家底。
可随着年岁渐长,他们发现“身边的亲戚开始有意无意联系我们”。
“他们刻意亲近,并不是关心我们的身体,而是盯着我们攒下的财产。
看到了亲戚的丑恶嘴脸,见识了太多人情冷暖后,这对夫妇在50岁的时候,决定做个试管婴儿,来繁衍后代。
我们暂且不去论述,他们这样的决定对孩子是否是负责的。
但可以想象的是,这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他们,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想出的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不单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更是为了保护老去的尊严。
当然,写下这些故事,并不是劝你结婚、劝你生孩子,借此来消解你变老时的焦虑。
事实上,我们也写了不少“让大家不要因为别人的期待和压力,就盲目结婚生子”的文章。
我们要看到不同选项背后的优劣,不要被其他人影响,然后做出自己的抉择。
只要是你自己的决定,只要你能为这个决定负责,任何选择都应该被支持。
眼光可以长远点,积极地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多维度的考量。
如果站在目前的时间节点的你,无法做出“两全”的抉择,不妨去看看那些过来人是怎么做的。
倘若你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就去看看那些五六十岁,独身一人生活的人过得怎么样;
倘若你下定决心不生孩子,不妨去看看那些五六十岁,无儿无女的人是怎么养老的。
又或者,可以去医院,看看那些无人陪同的老人,是怎么处理独自看病这件事的。
让你看这些人间真实,不是为了给自己徒增焦虑,而是想让你提前预测一下:
看看他们的现状你是否能接受,想想自己要为自己的决定提前准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