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估值约400亿美元,计划筹集数亿美元。这将为公司在5月份筹集的60亿美元B轮融资后进一步增加资金。xAI公司开发了首个模型Grok,并在10万个Nvidia GPU的大规模集群上训练下一代Grok模型。
马斯克两年内计划火星发射星舰,预测2040年前机器人数量超人类
马斯克在沙特未来投资倡议峰会上表示,SpaceX计划两年内向火星发射星舰。他还预计美国明年将实现无监督自动驾驶,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2026年批量生产。此外,他预测2040年前至少有100亿机器人投入使用,数量将超过人类,人形机器人价格将降至2-2.5万美元。
OpenAI正与台积电和博通合作开发自家AI芯片,并计划于2026年推出。同时,OpenAI将开始使用AMD芯片与英伟达芯片一同训练其AI模型,以应对芯片短缺和高昂的训练成本。公司暂时放弃了建立芯片制造工厂网络的计划,转而专注于芯片设计。
脑机接口
技术新突破:Science Corp眼植入物助盲人恢复视力
一家由Neuralink联合创始人创立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Science Corp宣布,其研发的脑机接口技术——名为Prima的视网膜植入物,在初步临床试验中成功帮助严重视力受损的患者恢复视力,甚至能够阅读书籍和识别面孔。
这项技术通过将一个小型光电池芯片植入视网膜下,并配合内置摄像头的特制眼镜,将视觉数据以近红外光的形式传输到眼内芯片,从而刺激剩余的视网膜神经元,将信号发送至大脑,实现基本视觉恢复。
GitHub Spark:AI助力,让普通人也能用自然语言创建应用
GitHub推出了Spark工具,用户只需用日常语言描述应用功能,即可自动构建应用程序。
这一创新有望使软件开发变得简单,让非程序员也能轻松创建应用。
Spark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管理运行环境”,处理从托管到数据库的所有技术细节。
GitHub计划通过候补名单系统逐步扩大Spark的访问权限。
领英发布了名为“招聘助理”的AI代理,旨在帮助招聘人员处理从撰写职位描述到筛选候选人等一系列招聘任务。
该工具目前已在部分大型企业中测试,并计划未来几个月内广泛推广。
这标志着领英在AI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旨在提高招聘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行政负担。
Apple Intelligence中文版明年4月上线,国产手机面临挑战
苹果公司计划于2025年4月推出支持中文等多语言的Apple Intelligence,提升iPhone、iPad和Mac用户体验。该AI功能在隐私保护、端侧AI处理等方面领先,对国产手机构成挑战。国产手机厂商需加强隐私保护和底层技术集成,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
谷歌开源日文版Gemma AI模型 专为移动设备优化
谷歌宣布开源日文版Gemma AI模型,该模型在仅有20亿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接近GPT-3.5的性能,并能在移动设备上本地运行。
模型权重和训练材料已在Kaggle和Hugging Face平台提供,同时谷歌还启动了“解锁全球通信的Gemma”竞赛,鼓励开发者为本地语言创建模型变体。
小米15系列发布:打通苹果生态,81.49万跑车亮相
小米15系列手机发布,亮点包括全面打通苹果生态、骁龙8至尊版芯片、全新澎湃OS 2.0系统。
同时,小米SU7 Ultra跑车以81.49万价格成为焦点,展现小米在高端市场的野心。
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一项新的AI问答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搜索框输入问题来触发AI回答。
该功能主要参考资料为微信公众号内容,并整合了腾讯的混元大模型技术。
此前,腾讯已发布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I助手“腾讯元宝”,具备AI搜索、总结、写作等能力。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OmniGen的全能视觉生成模型,该模型支持文生图、图像编辑等多种图像生成任务,并能处理计算机视觉任务。OmniGen以统一性、简单性和知识迁移为特点,无需额外模块即可完成复杂任务,展现了跨任务的知识迁移能力。
神秘AI模型“小熊猫”超越Flux、Midjourney引发热议
名为“red_panda”(小熊猫)的AI文生图模型突然走红,其ELO得分超过Flux 1.1 Pro,胜率高达79%,每7秒生成一张图像。由于无人认领,引发广泛猜测,可能来自中国厂商。网友和专家对其真实身份和背景进行了多种推测,但至今仍是个谜。
2024年胡润百富榜发布,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以3500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成为过去26年来第18位中国首富,也是首位“80后”白手起家的首富。农夫山泉的钟睒睒和腾讯的马化腾分别以3400亿元和3150亿元位列二三。榜单显示,上榜企业家总财富21万亿元,比去年下降10%。
「知行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加速具身智能布局
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近期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诚美资本与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联合领投。公司专注于灵巧手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已服务超300家客户,与5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此次融资将用于核心产品及系统的研发、拓展及推广,加速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