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金融往事 | 藏在水井下的红色印钞厂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10-27 06:30

正文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与事挥之不去,诉说着时代的记忆和故事,承载着历史的文化与情怀。 我们特推出“金融往事”栏目,记录往昔岁月,探寻金融足迹,展现为民情怀




藏在水井下的红色印钞厂

■ 徐希堂 徐树勇





决定建厂


1938年11月,为了筹集军费,活跃农村商品经济,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第十团经过多次研究商讨,决 定在山东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区成立地下印钞厂,印制票额为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的辅币。辅币用64开道林纸双面印刷而成,被命名为“益寿临广流通辅币”。



顺利建成


几经波折,印钞厂的厂址选定在临淄徐家圈村的村民徐效礼家菜园内水井的地下洞里。徐家圈村的南、东、北三面环绕着淄河,交通不便,较为闭塞,外人很少进来。担任印刷局石印股股长的徐效礼曾经当过印刷工人,精通印刷技术,即便经常回家也不会引起怀疑。此外,徐家圈村的群众基础较好,参加 抗日武装队伍的村民有44人之多,包括28名共产党员。


就这样,印钞厂最终得以在徐家圈村顺利建成。在徐效礼和同期参加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的高增利(白兔丘村人)带领下,徐效纲(徐效礼二弟)等人利用夜间秘密工作,印刷益寿临广流通辅币。



盖章发行


为了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流通辅币印好后,由我党地下工作者派专人负责将其交由当地有名气、有威望的商号,如白兔丘村的“信昌公司”花边庄,石佛堂村的“益兴永”花边庄,皇城营的“德聚公”花边庄,王官庄村的“三益成”等,加盖他们的印章发行,并由他们担保兑换。



广为流通


流通辅币很快进入市场,因币值相对稳定、信用好,流通区域不断扩大。1939年,益寿临广流通辅币不仅在临淄地区流通,还流通到了寿光、邹平、长山、桓台、益都、高苑、博兴、蒲台、广饶、利津等地,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咱们的票子”。





几度变迁


1939年3月,徐效礼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安排去学习,离开了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印钞厂,高增利开始主持印钞厂工作。


当时的白兔丘、西古城等村子都有国民党保安团派兵驻守,他们经常四处活动,使印刷出的钞票外运工作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威胁。1940年初,印钞厂被迫搬迁,徐家圈村的村民会同印钞厂人员将印刷机器秘密运往淄河南岸的皇城镇许家庄。印钞厂迁入许家庄农户家中,设在许同芳和许绍先两家院内的水井内,为了掩人耳目,两个入口相距近百米。


1940年上半年,寿光成立了清河北海银行,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印钞厂改为北海银行印钞厂,开始印制北海银行货币。高增利从冀鲁边区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组织上考虑到他对印钞工作比较熟悉,就任命其为北海银行主任,继续领导地下印钞厂工作。


后来,许家庄北海银行印钞厂又迁至博兴、广饶等地。1948年12月,北海银行和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印钞厂也有了新的使命。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标杆,不忘金融事业的红色初心,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往期推荐

金融往事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荣光

金融往事 |忆佳名兮岁月稠

金融往事 |相隔30年的合影

金融往事 |战火中的北海银行

金融往事 |六门闸记忆

金融往事 |一家全国“十佳储蓄所”的温情记忆

金融往事 | 走入闽西工农银行的峥嵘岁月


内容来源 :金融文化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