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台湾期间,有幸到了位于高雄的佛光寺,据说这是释迦摩尼三大舍利子存放处之一,由星云大师率领众弟子创建,是台湾最大的佛教圣地。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讲解员为我们介绍星云大师所弘扬的“人间佛”的传播方式,走廊的墙壁上刻着一些壁画和经典名句,包括星云大师自己的名言,讲解员带领大家用最流行的音乐节奏唱出这些语句,甚至用R&P来唱,这就是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的一种传播形式。
不得不说,这种方式让佛学不再深奥和高高在上,而是可以亲近每个普通人的身边,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和记忆。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认为,用R&P唱佛经?
太不严肃了吧!
但是传播的效果却非常的好,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是俗人一个,没必要非得讲求高雅,能够用一种非常利于传播和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做到与时俱进,何乐而不为?
听到人间佛的传播方式,我就在反思,
如何让风险管理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风险管理这个领域,有的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的人认为这行要求过高,我认为都是因为对这个领域不太了解的原因。
如果说风险管理是一种能力,对于大风控职能范围内的风控人,参照前面文章,
包含风险、内控、合规、法务、审计、监察纪检等
,则是在企业运用这种能力最主要的一类职能,和企业的其它职能一样,都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思考方式有所不同,但却谈不上高深。
我写了这么多关于风险管理的文章,也是想秉持用简单直接和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但显然做的还是远远不够,还是有大量的企业甚至从业人员搞不清晰风控职能的定位和重点内容是什么。
由此来看,要让风险管理理论发扬光大,要提升风控人在组织的认知程度,我们任重道远。
在过去的文章里,
我们带着大家重新定义风险、拆解三道防线、修订舞弊三角,其实就是想从根本上让大家可以更好、更简单的认识这些理论背后的逻辑,
而不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只有把握住了根部,才能更好的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前一篇文章里,我提出了关于大风控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二三道防线拉通管理,很多人表示赞同这样的管理方式。
经常看我的文章的同仁可能记得,在前段时间,我将三道防线的概念改造成了三层价值网,一、二、三道防线分别对应着价值创造层、能力层和绝缘层。
如何更好的表述大风控这样的职能整合在企业的定位?
能不能像星云大师的“人间佛”一样唱出来传播一下?
现在可能还是个挑战。
能不能用大白话或形象的表述一下,让企业和各部门更好的理解我们的定位,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
大风控做的是什么,或者说在一个组织里起到的是什么作用?
我想来想去认为有两个词可以通俗的描述:
战场上如何取胜?
进攻的刀够锋利,进攻的机会来临时可以将对手一击毙命;
所以,刀要磨得无坚不催,甲要锻成黄金铠甲,胜算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在之前我们业务职能看风控职能时,往往把风控看成是上枷锁、加控制、是业务拦路虎、是打板子、揪辫子的人,这种认知不改变,风控职能的作用发挥就会受限。
我们希望彻底用“磨刀石”和“黄金甲”式的风控定位改变这种认识!
要做磨刀石,让战士的剑可以更锋利去战场上杀敌,磨刀石其实是做能力输出,提高一线的战斗力,就是我们谈的价值网的能力层。
但要想成为磨刀石,需要提高风控人自身的本领,确定可以帮助组织sharpen the edge,这是风控人自己的挑战之一。
要做护身的黄金甲,可以挡住冲锋陷阵的刀剑拼杀,保持战斗力,黄金甲做的隔离作用,类似于我们三层价值网中的绝缘保护层。
黄金甲
一个是防御外部侵袭,二是防止价值外泄
,对一个组织价值的保持和保护功能兼具。
有同仁会说,我们风控人不要妄自菲薄,我们不要做磨刀石,我们要做战士手中的剑去刺杀敌人。
接受风控职能在一个企业组织中的使命,我们一般不会亲自上战场拼杀,而是在中后台为他们赋能,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保护。
把刀磨锋利、把甲煅坚固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而这些,也是作战胜利的坚实保障。
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之后,却可以不甘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大风控——拉通了风控职能内部的边界,实现了协同,让风控人联合了起来;
磨刀石和黄金甲式的定位——融通了业务和风控职能之间的协同关系,让业务和风控统一了起来。
千军万马上阵,风控人要从支持和保护的角度,做与人为善式的风险管控,因为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让组织在战场上可以取得胜利,从这个目标出发,一切力量都需要团结起来。
三道防线也好,三层价值网也好,风险防控的各职能离战火的距离是不一样的,下次我尝试给大家量化下各职能离战火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