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称号的覃辉,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几十家传媒公司,同时还是知名娱乐场所“天上人间”的大老板,2002年即创办了星美集团,至今为止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掀起风雨的覃辉依然神秘,网上连一张覃辉本人照片都没有。
覃辉因1999年起运作A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000892.SZ)而在资本市场上扬名。2005年覃辉因涉及原建行行长张恩照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近年来北京“天上人间”被勒令停业整顿,令其曾经的大老板覃辉再一次进入公众与舆论的视野,近日他又上了头条。
这一次是因为证监会对*ST圣莱(002473.SZ)的处罚。
证监会披露,*ST圣莱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罚。其中,原董事长胡宜东被处以30万元罚款、10年市场禁入,原财务总监康璐被处以20万元的罚款、3年市场禁入,实际控制人覃辉被处以60万元罚款、5年市场禁入。
借壳上市,财务造假。
在2015年,当时正值A股牛市,覃辉正筹谋着让星美“回A”。彼时,宁波有一家名为“圣莱达”的上市公司,正处于经营不善的亏损之中,就在这种巧合之中,当年的7月,覃辉入主圣莱达,成为了圣莱达的实际控制人。
2015年8月31日,胡宜东被正式任命为圣莱达董事长,在参与了公司经营的大小环节后,他发现圣莱达当时的状况并不乐观,2014年度公司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
当时,“星美系”一心想做重组,为保壳进行财务造假。
于是,胡宜东等人为了防止公司继续亏损以致被ST,更为了保住公司能够做重组的资格,便进行了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
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ST圣莱通过虚构影视版权转让业务虚增
2015年度收入和利润1000万元,虚增净利润750万元。此外,通过虚构财政补助虚增2015年度收入和利润1000万元,虚增净利润750万元。两项违法事实导致*ST圣莱2015年度年报合计虚增收入和利润2000万元,虚增净利润1500万元。
公司2015年度年报显示公司利润总额367.1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1.43万元。扣除虚增金额,公司2015年实际利润总额为-1632.85万元、净利润为-1068.57万元。虚增行为导致2015年度扭亏为盈。
如果扣除虚增部分利润,2014年到2017年*ST圣莱已连续四年亏损。
官网显示,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3月,公司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安全、健康的技术产品以及优质服务。2010年9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功,成为国内温控器及中高端电热水壶行业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
自2010年上市以来,*ST圣莱的主营业务没有发生过变更,控股股东发生过一次变更。2015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由爱普尔变更为金阳光,金阳光的实际控制人覃辉因此成为*ST圣莱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修正后的业绩显示,2017年已经是*ST圣莱连续亏损的第四年。2014年到2017年,圣莱达分别亏损962万、1568.5万元、3474万、5690万。
费尽心思,终于是保住了重组的资格,投行已经进场,重组草案都已经完成,在覃辉一只脚刚想迈入A股大门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被证监会一则调查通知书拦在了门外。
2016年1月28日,圣莱达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2014年并购祥云飞龙事项立案调查(“星美系”进入前的事情)。
随后,圣莱达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立案调查期间应当暂停” 为由,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最终借壳上市失败。
多项造假行为被查实
2017年4月18日,*ST圣莱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一年之后,公司于2018年4月12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18】40号),公司多项财务造假行为被查出。
首先,圣莱达2015年度虚构影视版权转让业务,虚增2015年度收入和利润1000万,虚增净利润750万元。2015年下半年,时任董事长胡宜东为增加营业外收入使公司扭亏为盈,找到了华视友邦法定代表人陈彤,请华视友邦配合圣莱达签订一份影视版权转让协议。之后,再以对方违约的名义起诉对方,并以调解方式取得1000万元违约金确认为2015年的营业外收入。而实际上,华视友邦支付的违约金等款项均由实际控制*ST圣莱的星美系相关公司支付,之后该款项也流回了星美系相关公司。对上述交易,*ST圣莱相关人员承认,为了增加圣莱达2015年度利润,虚构了影视版权转让事项。华视友邦相关人员也承认,根据圣莱达方面授意,签订转让协议、划转协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