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音樂
穿梭于古典音乐之中,享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探讨古典音乐的精髓,爱生活,爱古典音乐,推送优秀的古典音乐文章及视频音乐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疆进酒OMNISPACE GZ  ·  11/16丨无畏奔赴,巡演已来!2024 ... ·  昨天  
疆进酒OMNISPACE GZ  ·  11/17丨雅过敏乐队「入海」2024全国巡演开票 ·  昨天  
疆进酒OMNISPACE GZ  ·  11/17丨雅过敏乐队「入海」2024全国巡演开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音樂

解读舒曼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音乐中的矛盾情结

古典音樂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6-13 19:26

正文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每天更新!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文本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古典音樂”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王羽佳演奏舒曼《克莱斯勒偶记》




《克莱斯勒偶记》(Kreisleriana Op.16),副标题“幻想曲”,作于1838年,当时舒曼只用了四天就完成,呈献给肖邦。标题含有“关于克莱斯勒的种种”之意。克莱斯勒(Johannes Kreisler)是音乐家霍夫曼做音乐评论时用的笔名(霍夫曼为舒曼好友),这个虚构的指挥家深受幻觉之苦,舒曼在这位虚构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瓦西 勒夫斯基说这份音乐是很容易起名字的,可以叫作“维特偶记”或“舒曼偶记”,他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在文学外衣底下,所有的事物都暗示了强烈的个人情绪。 这组作品是舒曼所作的最主观的钢琴音乐,开头部分掌握狂乱的热情,接下来是揉和焦虑、失望、怪诞及浪漫渴求的幻想曲,然后进入高昂的抒情、冥想的遗忘中。 再一次,在致克拉拉的信中提供了最清楚的线索:“常弹奏我的《克莱斯勒偶记》。在某些乐章中有真实的、狂热的爱,还有你的生活和我的,以及你的倩影。”相 当令人吃惊的是,这部作品的那个简短的动机似乎能包容多少精华。不过最终的题献不是给克拉拉而是给肖邦。大约在十二年之后,第二版几乎只有极少的织体上的 修改,包括第5曲的结论性的g小调结尾,这并未改进原先在属音上的结尾。

不论其主题来源为何,该作品有一个明显的内在统一性。八首曲子必须把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连续演奏。虽然开头是d小调,而真正的调性中心是g小 调/降 B大调。尽管本作品并不指名道姓,然焦躁不安而锐利的g小调分段属于弗洛雷斯坦,明显得有如田园诗一般的降B大调分段适于约瑟比乌斯一样。不论什么调性, 大多数曲子都把半音体系推进到过去舒曼从未探讨过的地步,也许这比任何因素都给予《克莱斯勒偶记》一种特有的内省气氛强度,一种曲折的、常常是痛苦的深刻 的反省。舒曼在给克拉拉信中所一到的“简单”只是指这样的事实,即该组曲对演奏未提要求,所有其他方面则应该说,音乐是“及其复杂的”。

多数曲子是三段体,或简单的回旋曲,连同对比(然而也是巧妙相连的)插段来突出迷人的节奏或模式。虽然下行五音符音型并未全部被忽略,如第1和第5曲特别清楚,一个三音符动机,多数为上行,有时反之,是作为另外强有力的、含蓄的力量贯穿这全部作品中。第1曲与那首被抛弃的《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舒曼在三年后的《春》交响曲做得终乐章(最初提名为“春的告别”)中又重复古怪的第8曲中的主要主题。如同在《大卫同盟舞曲》中一样,又是 在钢琴演奏正酣时,结尾非常有特色地逐渐消失在远方的寂静中。全曲共八曲:

  1. 极感动地

  2. 充满情感地,但不很快

  3. 极急忙地转稍缓慢地

  4. 非常缓慢地

  5. 非常快活地

  6. 非常缓慢地

  7. 极快速地

  8. 终曲




舒曼钢琴组曲《克莱斯勒里安娜》音乐中的矛盾情结

矛盾,在哲学基本范畴中,指事物内部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韩非子・难一》的著作中,在中外哲学的解释中,指逻辑上的不一致。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正是矛盾存在于事物的一切发展过程中的最佳体现。 ——在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中,舒曼融入了他对克拉拉的思念之情!



罗伯特・舒曼的《克莱斯勒里安娜》钢琴组曲作于1838年,其副标题为“幻想曲”,此时正值舒曼创作的巅峰时期。克莱斯勒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霍夫曼的笔名,霍夫曼创造性地运用“克莱斯勒”这个近乎疯狂的形象,向外界叙述自己的音乐思想,这一点正与舒曼不谋而合。这首套曲由八首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短曲组成,与其他套曲相比,每首小曲少了明确的标题,但在曲调的旋律行间仍可以感受到舒曼特有的隐形标题,充满浪漫主义情结和矛盾情结。本文以“多样对比中的内在统一”为原则,结合舒曼双重的性格特征,从《克莱斯勒里安娜》钢琴组曲的结构、人物形象、调式调性、旋律的层次等多方面论述舒曼的钢琴音乐。 

舒曼《克莱斯勒偶寄》



一、结构形式的对立统一 

《克莱斯勒里安娜》钢琴组曲由八首短小的乐曲组成,在这八首乐曲之间,采用了对立统一的写作手法,每一个乐曲之间相互独立且音乐性格形成极大的反差,作曲家在统一的总标题下,使每首乐曲包含在总标题下,这就使得乐曲与乐曲间并非孤立存在的。它属于主题性的乐曲,与奏鸣曲的结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这首曲子是奏鸣曲的变体。奏鸣曲一般有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第三乐章为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则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组成。在整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划分一、二、三首为第一乐章。四、五、六首为第二乐章,七、八首为第三乐章。

  • 第一首根据其织体结构特点可以看作是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第二首与第一首相反,可以看作是副部主题,第三首在一二首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属于发展部,在第三首结尾处,又回到主部主题,可以视为再现部。这一乐章是自由的奏鸣曲式。第四首与前面三首成对比性,作为慢板乐章的开始,第五首则稍微情绪上扬,而第六首主题从第四首而来,这三首有着统一的个性,成为复三部曲式。第七、八首回到了第一段不安的情绪里,第八首回到中心调性,乐曲更显辉煌,结束整首乐曲。 

乐曲的结构与霍夫曼的小说《雄猫穆尔》的结构相似,小说中的猫和一个乐队指挥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彼此对立,互不联系。舒曼在其作品中虽未描述小说中的具体形象,但他借助于作家创作的结构特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中,在其音乐中,内敛的诗意与狂放的热情、纯真的内心与深沉的思索等音乐情绪相对立,使得八个短曲之间由一个线索贯穿而成,在整体的结构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 



二、人物性格的矛盾性 

《克莱斯勒里安娜》钢琴组曲中的潜在人物的形象约瑟比乌斯和弗洛列斯坦的性格成为一种矛盾的冲突,这与舒曼双重性格特征密不可分。约瑟比乌斯是舒曼的笔名之一,它表现的是诗意、温和的类型。弗洛列斯坦则是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中男主角的名字,他是一个敢于反抗暴政的斗士,舒曼借用此名,表达了他斗争的勇气和反抗的决心。他以约瑟比乌斯来表达自己的沉思幻想,以弗洛列斯坦表达自己奔放热情、狂放不羁的冲动,在作品的音乐表现中处处显露出这种矛盾复杂的特性。 

  • 组曲的第二首是对比的回旋曲式,其主部犹如约瑟比乌斯的形象,优美、沉思、幻想。插部如一段激情高昂的咏叹调,气势顺流而下,似乎象征弗洛列斯坦的奔放热情。在第三首开始,就使音乐处于一种激动兴奋的狂态,随着力度与速度的加快,这种奔放不仅刻画了舒曼热情大胆的一面,同时也是对弗洛列斯坦的形象描绘。在乐曲中部,舒曼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使音乐延绵不断,与约瑟比乌斯幻想式的形象相吻合。舒曼性格特征的两个人物始终贯穿于组曲中,矛盾自始至终存在于曲调的发展,这正是人物矛盾情结在其组曲中的综合体现。 



三、调式与调性的统一 

《克莱斯勒里安娜》钢琴组曲在调式调性上采用以多次出现的调性为主(降B大调和g小调),其他调式调性为辅的手法。

  • 在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降B大调和g小调,这两个调性代表着舒曼两重性格的人物形象。虽然开始于d小调,而真正的调性中心是g小调和降B大调。尽管各分段未加小标题,”g小调分段属于弗洛列斯坦……降B大调分段则属于约瑟比乌斯。这首乐曲开始处为d小调,但曲F大调、c小调、d小调等辅助调性与中心调性成属或下属调的关系,与中心调性相统一,从而使得全曲在调式调性上高度统一。 



四、旋律的层次感与主题和谐的统一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舒曼的作品中,和谐之美处处存在于作品中。他的音乐创作擅于运用隐形旋律,在《克莱斯勒里安娜》中,运用多层次的织体表达复杂矛盾的心理,同时具有深刻的幻想主义精神。

  • 在第一首中,用切分音的节奏达到近似疯狂的音乐,隐藏旋律在每一拍的最后一个音与下一拍的第一个音。第三首中,上方音是隐藏旋律。舒曼打破了传统的旋律与背景关系,使主题声部隐藏在旋律化的和声中,隐藏旋律出现在中声部,这样,便出现了舒曼音乐的多层次化,这正是由于旋律的多层性分布而成。 

巴赫复调的艺术,也为舒曼的创作提供了不竭之源,他细致研究巴赫的作品,从而使他的创作在浪漫的幻想情绪下有一个固定的逻辑结构。

  • 在第五首曲子的开始处,三个声部互相交错,出现多层次感。在第二曲第二间奏段落中,复杂的对位与半音的进行,象征了约瑟比乌斯的深思,由此可以看出舒曼虽然重视复调的手法,但其复调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就使他的作品声部间互相交替,从而达到一种和谐与浪漫的美。 

舒曼借用“克莱斯勒里”这个人物作为自己内心的代言人,表现舒曼那独有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深刻的矛盾性情结,它作为舒曼最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品之一,以其特有的艺术内涵成为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音乐会演奏中的保留曲目,具有很深的艺术价值。值舒曼诞辰200周年之际,写以此文,借以抒发对伟大音乐家的敬仰之情。 

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