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一个能陪你科学认识自己的公号。人生很长,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 ·  2 天前  
刘润  ·  刘润:今年的双11,是直播的岔路口 ·  3 天前  
新世相  ·  这就是你和工作谈恋爱的下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NPD」好像突然变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1-14 20:5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这段时间,NPD 又被热议了。


相信只要看到这三个字母,你的脑海里就已经浮现了几张面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论是看综艺还是刷社交网络,我们总会觉得 NPD 无处不在,ta 们持续地输出热梗或制造愤怒。


回到现实生活,我们也会发现,朋友中人均至少一人被 NPD 折磨。我们频繁地听到:「你的领导就是个 NPD,快跑」或者「我前男友就是 NPD,我现在才发现」。


NPD 其实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病症,当它看起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时,我们或许需要问一问:


是 NPD 真的那么多吗?还是我们过于惯性地用 NPD 去理解别人的行为了?

作为一种可被诊断的疾病

NPD需要被慎用


我们再来一起明确一下,到底什么是 NPD。


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意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在医学层面上可被诊断的精神病症。


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自恋性(型)人格被定义为:「一种弥漫的(pervasive)心理模式,表现为自大的行为(或想象)、对赞美的渴求、以及共情能力的缺乏,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不同的背景下。」


编制者认为,如果上述这种心理模式导致了职业、社交和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就可以评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可以注意到,以上描述有两个关键之处 ——「弥漫的心理模式」和「导致损害」。


「弥漫」这个词看起来抽象,但事实上非常准确。它形容了NPD患者在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上都需要被认可、占主导的心态。自恋就像一股毒气,笼罩了 ta 对自我的一切感知。


「导致损害」则意味着,如果有任何方面没有得到自恋的满足,ta 不只是会不开心一下而已,而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进一步谋求满足。


比如在亲密关系里,伴侣某些时刻没有及时展现出对自己的爱慕和赞赏,ta 可能会立刻应激一般爆发极大的愤怒,造成剧烈的矛盾。



「损害」也发生在 NPD 患者自己的身上。


根据《默沙东诊疗手册》的描述,NPD 患者通常还会同时患有重性抑郁症或持续性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物质使用障碍(比如酗酒、滥用药物)或其他人格障碍(比如表演性、边缘性、偏执性)。


如今被讨论很多的「NPD」,未必是完全满足自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


Ta 们的表征,严格来说,更像是自恋倾向过高的人——


会在关系中表现出类似 NPD 的行为特点,有一定的行为规律,会给别人造成心理创伤,但不满足 NPD 的疾病诊断。


甚至有时候 ta 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都非常正常,也有能力共情他人。只有在最亲密、感情最激烈的人面前,内心的自恋特征才会显露。

NPD不应该成为

人和人相互攻击的武器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应当把真正的「NPD」和「自恋倾向过高者」区分开,是因为:


一方面,真正被诊断为病理上的 NPD,虽然身边人很痛苦,但 ta 们自己其实会更痛苦;虽然 ta 们会让身边人很想求助,但最需要求助的,是 ta 们自己。


一旦 NPD 成为了一个流行的标签符号,那些事实上是 NPD 却未被确诊的人,就极有可能会忽略和轻视自己的痛苦与求助需求,转而认为「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ta 们不也活得好好的。我最多只是个混球,不是病人」。



与此同时,当 NPD 作为流行标签被人人喊打时,自恋而不自知的人可能并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实质的伤害,但被诊断为 NPD 并想要采取治疗,以及觉察到自身具备自恋倾向、想要寻求改变的人,却都有可能因此极大地加深了耻感。


对于真正的 NPD 患者来说,ta 们原本就可能常伴重性抑郁或持续性抑郁,额外的耻感或许会加深 ta 们的精神危机,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指向自身也指向他人)。


而对于非 NPD 患者而言,能主动觉察到自身的自恋倾向,这其实是很难得的,本应一个人变得更好的起点。但粗暴地把自恋倾向冠以 NPD 的名号,可能会让人即使觉察到了,也不敢求助、袒露。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当我们习惯了用 NPD 来套在理解任何自恋行为,也会让人对自恋这一普遍的行为特征的宽容度不断降低。


我们还来不及去理解身边人自恋背后的复杂动机和原因时,可能已经被「是NPD,快逃」的心态压缩了相互理解的空间。


渐渐地,需要你「快逃」的人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NPD」将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一把武器,供人互相攻击,彼此隔离。



所以更建议大家,在讨论某个人的行为时,只讨论其行为表征本身,比如「他好像很需要人认可他」、「她掌控欲有点强」、「他不太听得进别人说的话」.....而不要急着直接贴标签、定义身份。


我们坚持这么做,并不是想帮 NPD 辩护。


作为一种精神病症,NPD 和其他任何精神病症一样,都不应该被滥用作一种标签。因为这将消解它作为一种病症的严肃及严重性,模糊了其可被识别的边界和轮廓。


当边界和轮廓消失,在一些人眼里,任何沾边的行为都是 NPD;在另一些人眼里,这些行为「也只是NPD」而已。这对于不同状况中、需要求助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另一种「伤害」。

的确有很多人

行为很像NPD

这是怎么回事?


尽管可被确诊的 NPD 可能没那么多,但我们恐怕需要承认,有大量的人会在生活里表现出自恋、需要权力感、缺乏同情心等 NPD 的相关表征。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成长经历与成长环境。


「自恋」式养育


在克莱因和科胡特等心理学家看来,每个人在出生后大概0到2岁的阶段,都带有一种「原初全能感」,也叫「全能自恋状态」[1]


那时,作为婴儿的我们尚未发展出「自我」与「他人」的明确界限,常常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只需哭泣或表达需求,世界(如母亲)就一定会响应。


可以说,是自恋陪着我们,在人生伊始,和世界建立最初的连接。


这种婴儿时期的全能感,是我们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自尊心的雏形。它建立在父母在此期间无条件的爱之上。

 

全能自恋的逐步转化是健康心理发展的关键。


一个人从婴儿成长到孩童的过程中,如果对爱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又能适度体会到挫折,就会慢慢学会认识并接纳真实世界,更有效地适应现实生活,最终获得健康的自我认知,并走向精神上的独立。



但问题往往出在,许多家庭无法帮助个体完成「从全能自恋到独立自信」这一步的关键转化。原因是多样的。


其一,传统的家庭文化可能促使养育者强调权威地位,并采取两种极端的方式育儿——无节制的溺爱,或过分的打压与冷漠。


事实上,这两种都属于自恋的养育方式。


很多父母并非不爱孩子,只是一旦 ta 们走到父母的「位置」中,就会认为宠溺,或者操控、打压才是正确的「行为公式」,这种状态被一些东亚家庭的研究学者称之为「位置性自恋」(positional narcissism)。


「位置性自恋」的后果是,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尚未脱离「全能自恋」的状态;被打压长大的孩子则需要用自恋作为一种补偿和防御机制,来安放受伤的自我。



其二,自恋式的养育方式,本身也是父母辈在动荡环境下生存的一种补偿策略。


在社会发展到如今相对稳定和繁荣的阶段之前,动荡的20世纪可能塑造了几代人的不安与失控感。当处于巨大的不安和彷徨中时,人很容易把自恋和掌控欲当作一种生存策略。


——是的,就像被长打压着长大的孩子一样,生于动荡年代的「家长」,也需要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通过强调自我、掌控他人,来获取内心的踏实。


家庭、孩子,就成了 ta 们最能掌控、甚至唯一能够掌控的东西。由此,时代烙刻下的自恋源码,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递了下来。


上述的家庭养育方式其实早已在很多代人的成长过程里循环,再加之ta们曾身处较为匮乏的年代中,按照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ta 们很难获得足够的条件,来让自身的心理年龄得到合理的发展。


我们会窥见一个残酷的事实:


我们许多人,都是被两个心理年龄加起来不到10岁的人养大的。


在社会中被「异化」


当我们走出家庭,走向外部社会时,常发现孕育自恋的土壤依然存在。富足和平的年代里,这土壤不再是「动荡」,而是「异化」(alienation)。


异化指的是人变得不那么像人的过程,是人的行为脱离人的需要的过程,也是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失去人性的过程。



异化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说起来有趣,这两种形式,乍看之下似乎是矛盾的 ——


磨灭个人价值,及过度强调个人价值。


个人价值的磨灭,发生在工作的实操过程中。你常常会觉得自己在职场上仅仅沦为了一个生产符号,工作内容、过程和结果全都被忽视,作为个体的存在和价值也被隐匿和丧失。


举个例子,做设计师的朋友应该都体会过,一份设计稿被客户要求修改了十几版,到最后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设计什么、想表达什么,只能机械地按照客户的指令操作,唯一的愿望是赶紧定稿。


当我们长时间感觉到个人价值的磨灭和忽视后,自恋行为将再次作为一种补偿策略,迫不及待地出现在我们脱离了工作环境后的其他生活层面中。


而对个人价值的过度强调,则发生在社会攀比和竞争里。


虽然大量的工作内容和过程可能都是无意义的,但无数人仍对此趋之若鹜,因为我们需要一份工作、一些成绩,以在主流的社会价值序列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了在总体的社会价值竞争中不被落下,我们又需要更多具体的竞争力,时刻确保没有掉队。



这正是所谓的内卷,或者「优绩主义」所描述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 Jean Twenge 与同事对美国大学生的长达 20 多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更推崇优绩主义文化的时期中,美国大学生的自恋倾向更为明显,这源自社会对个人成就和自我推销的关注增加[3]


《教育问题》杂志也有提到过类似的担忧,其认为优绩主义在教育系统中的渗透,导致了学生越来越注重成绩和外界对 ta 们的评价。这种成就导向的环境可能会催生更高的自恋倾向,因为学生们逐渐倾向于通过外部认可来确认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优绩主义的竞争环境明显助长了个体的自恋水平。


可以想像,假如我们身处在一刻不停地强调个人价值的环境里,那么,急切地要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断追求外界的认可,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把这么多原因组合在一起看,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多所谓的「自恋者」,似乎也不是很奇怪了。


自恋像一个游弋在心的幽灵,会在人一生中任何自我匮乏、松动的时刻,试图趁虚而入。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大家去了解到,能够恰当地把握住自尊水平,不为外界的看法、自身的认同所困的人,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这意味着,你穿越了不可测的家庭环境以后,又侧身于荆棘丛生的外部社会,却依然能够稳固地、柔软地手捧着自己的内心,很好地保护了自我。


同时,如果你的确已经处在和 NPD 或自恋者的关系中,并因此而感到受伤、苦恼,那么了解到 ta 们为什么如此,其实是消解伤害的重要开始。


而基于此,关于如何应对这样的关系,在无法逃离的情况下怎样与 NPD 相处,避免更大的伤害,我们会单独再写一篇文章,与你分享。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更了解了 NPD 和自恋,或让你想通了某些发生在自身和旁人身上的事情,都欢迎  转发,一起来脱离简单的标签,更精确地讨论我们的精神世界吧。



今日互动


你生活中看起来像NPD的人多吗?

你怎么和ta们相处?


References:

[1]Kohut, H. (1971).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i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2]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W.W. Norton & Company.

[3]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2009). The narcissism epidemic: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 Free Press.


本文关键词:NPD、自恋、社会心理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卢舫

描写阵风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知我心理入驻咨询师 / 黄冰洁

美国临床社工硕士,麻省执照社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四年,临床工作经验超3000小时。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欢迎使用 知我心理小程序 或 知我心理APP



多一个 在看,少一个人成为 NP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