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家电
·前瞻研究
·消费洞察
-本文共计1400+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消费洞察系列初衷
消费的世界变化太快
消费行为真是怪诞
怎么办?
多读顶尖期刊
消费研究才能前瞻
我们希望借助顶尖学者的洞察力来
洞察身边的消费现象,一周一文献,完善我们的
消费研究框架,欢迎留言讨论或是推荐文献,你是最棒的。
身
边的女性朋友很多喜欢逛小红书,最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平时写报告拖延症很严重的她们,居然在小红书上有上百篇笔记!?
同样拖延症严重的哥百思不得其解,为啥?
迷茫的我只能再次寻求大神的帮助,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没有让我失望,有一篇2017年的文章叫
Posting purchases on social media increases happiness: the mediatingroles of purchases’impact on self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通俗的翻译一下这个标题;
在社交网络上Po我们败到的东东简直不要太开心
:原理是Blabla,稍后解释。我一口气读完这篇8页的文献,顿觉神清气爽。
为啥大家越来越喜欢炫“富”(这个打引号的“富”泛指丰富的产品和体验,不仅仅是指财富
),“元凶”就是社交网络!
回到故事的开头,小红书是如何让女性朋友们自愿写那么多笔记的呢?
这篇文献主要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的结果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炫富”(炫耀性消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炫耀性消费让我们快乐。
因为
1)“炫耀性消费”能够
强化自我认知
。
举例:我用戴森吹风机,我和乔妹一样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女纸~
2)“炫耀性消费”能够
强化社会关系
。
举例:这件衣服好好看,哪里买的,下次带我去逛吧!
但要注意的是,
炫耀并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快乐,而是通过强化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来间接产生作用的。
(试想一下你画了很漂亮的妆给男朋友看,但他表示什么鬼看不懂,你还快乐吗?)
社交网络其实也一样,但和过去的“线下”炫富和口口相传不同,
社交网络从四个方面大大强化了人们炫耀性消费的动机和反馈:
1、
在社交网络上的晒
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可以通过照片晒线下没法晒的(比如旅游经历,书籍等文化标签),自拍也可以PS一下再出镜哦。
(咦,这个邻家女孩是谁?)
2、相比面对面交流,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可以保存很久,是
对生活的另一种记录。
(有没有回去看过自己的QQ空间,虽然很中二但很好玩呢)
3、
线下
往往是在对着特定的人炫,
总显得刻意,
线上晒不是针对谁晒的,再也不用太压抑自恋的天性,我就是小仙女啦!
(就是想要你们关注本宝宝)
4、Last but not least,
线上的受众更广泛,增加了收到互动和点赞的可能性。
(虽然我跟她不熟,但她给我点赞了!)
总结:
相比线下,
社交网络让你晒得更多,得到的反馈也更多更积极,对强化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都大有好处,你当然更快乐啦~
回到
小红书,
小红书
是一家迅速崛起的
内容社交电商
,成立于2013年的小红书目前总
用户量已经突破 5000 万
,
2016 年 12 月小红书日均
活跃用户达811万
。小红书用户平均每个月打开小红书App 52次,
使用130分钟以上。
小红书
最大的成功和最重要的根基是每天都在其平台上大量产生的UGC(用户生产的内容),
小红书精准定位了一批“爱购物、爱分享、爱讨论的年轻女性”,
分享和互动极大地强化了她们购物的乐趣,从而鼓励她们不断产生UGC。
那为啥是小红书,不是淘宝或者朋友圈?
学了就要用,
从强化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