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场中卖服装的,服务做得很好,他主要对谁服务呢?一定是对有钱人做服务。超市里也有卖服装的,但超市里是自助的,不可能把服务搞得非常好。超市谁最常去?超市是普通老百姓去的,他们的机会成本有没有?有,但是很低。比如超市某日用品限量促销,降价两块钱,为了省这两块钱,有人凌晨三点钟就开始去排队了,这表明此人提早排队的机会成本一定低于两块钱,否则他会选择睡觉或早起锻炼。
假如某人一天有一万或者更多收入的话,他会不会去赶促销?肯定不会去的。因此,
穷人要变富,一个最快的途径是什么?去帮富人做事情,去赚富人的机会成本。由此看来,富人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帮助穷人脱贫。
各位,由此可见:在贫、富打交道的这个过程中,富人是魔鬼还是天使?好像是天使的成分居多。富人也不完全在剥削穷人,如果社会没有富人,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穷人会变得更穷。
不管在个人生活还是组织运转中,成本问题无处不在。因此,从成本的角度讲,
一切组织存在的基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成本,以期让个体利益最大化。
这样一来,我们就找到了管理中最最简单、最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成本。成本的概念相当关键,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处在一个或多个组织中,比如处在企业、工会、学校、医院、政府或是其它各种正当的民间机构中。而所有这些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促成了组织的形成,而降低成本的进一步要求则会推动组织的发展,这就应该是人类组织化的进程。
政府,有些人可能觉得政府只在使用纳税人的钱,为何还能降低成本?但是如果没有警察,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会进入暴力的混乱状态,整个群体的社会成本会高到使任何个体或组织无法运行的程度:一个人在大街上,没走几步就被人抢劫了;很多人也不工作了,直接去抢银行;其它种种糟糕事件也会相继出现。如此下去,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会快速攀高,直至崩溃。如果政府机构存在,就能降低这种整体性的社会成本。所以,
政府的存在与企业的存在一样,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过政府所降低的成本太社会化、普遍化,以致大家很少考虑它。
而我们却常常单向考虑,认为公务员是纳税人养着的。这样理解其实是不对的,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封建帝制思想的翻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公务员的角度,他可能会说:我就是你们纳税人养着的,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他这么讲是有道理的,表示出公务员对纳税人的尊重。事实上,纳税人不能简单认为是自己养了公务员。比如你的企业可以试着不纳税,或是偷税漏税。政府机构就会让公务员查封你的企业,切断它与社会的关系,那企业只有死路一条。相反,如果你的企业按国家法规纳税,政府机构就能保证你的企业正常运转、不遭破坏。公务员也不是白拿纳税人钱的,他们也靠自己的劳动,做出特殊的贡献,让我们企业的机会成本下降。我们纳税其实是对公务员服务于我们的一种报偿。从这个角度来讲,
纳税实际上也是一种买卖关系,是企业这个组织和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买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