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白色恐怖,原来有那么多间谍,潜伏在美国政府内部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19-10-13 21:50

正文



约瑟夫·麦卡锡


中美目前处于30年来最糟的冲突阶段, 美国的高科技领域,更是对中国严防死守


像美国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卫生研究院,美国德州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或者高等学府,全都在美国FBI的关照下,对华人研究 员,进行重点照顾


讲白了就是美国空前加大了保密防谍的力度,防止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被送回中国


至于到底有没有这些窃密行为,我们不知道,也无从知道,所以不下结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个全面开展“保密防谍”动作的本身


美国现在对于这一块的重视程度,让人想到了二战后的美国


那个为了防堵苏联间谍的渗透,而风声鹤唳的“恐怖美国”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那段,可能没什么人知道的“故事”



麦卡锡主义,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负面词汇,因为他严重钳制了言论自由,对不同意见者,乱扣大帽子


那什么是麦卡锡主义呢?(McCarthyism)


一般指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就指控他人不忠诚,有叛国罪,要颠覆国家政权


你比如说,美国经济要完蛋了,还是中国好,中国政府的执行力那么强,比美国强100倍


光你这句话,就足以被怀疑是反政府分子


你这话什么意思?中国比美国强?民主资本主义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吗?


你这个卖国贼,抓起来审查



这种光凭一两句话,或者一些表现,就断定某人叛国、卖国,要对其进行调查的风气,就被称为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风行时期,美国言论自由受到严重 压制,社会上基本只允许发出一种声音


就是美国最好最强,苏联最差最坏,敢帮苏联说好话


敢为苏共辩护的人,全都是卖国贼,全都是叛徒,FBI就会上门来对你进行审查,或者请你回局里喝茶


那么如此风声鹤唳的麦卡锡主义,又是如何在美国这样一片土壤上诞生的呢?


这我们就要说到一个人了


那就是麦卡锡主义的始作俑者,约瑟夫·麦卡锡



约瑟夫·麦卡锡,我们毫不怀疑他 是位忠于祖国,忠于美利坚合众国的优秀公民


1939年当时二战即将爆发,31岁的麦卡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


成为法官不仅让麦卡锡可以去主持他心中的“正义”,更给了他一项特权


就是美国当时规定,司法人员拥有特权,可以不去服兵役


要知道当时二战爆发,二战期间,美国曾实行过强制征兵令,很多人为了抗拒兵役,烧毁征兵令



但烧毁征兵令的行为,在麦卡锡眼里是严重的叛国,他义愤填膺,主动放弃司法人员免兵役的特权,到政府部门请缨, 参加了二战


麦卡锡参加了海军陆战队,任职中队情报官,但为了亲上前线杀敌,自愿申请当一个 飞机机尾的 机枪手,他冒着生命危险 参加了许多战斗任务


二战结束后,麦卡锡获得上尉军衔回国,随后当上了参议员



麦卡锡的暴脾气整个华盛顿无人不知,无人不怕,大家挂在嘴边调侃他的口头禅是


天啊,麦卡锡先生,你是不是又偷偷去喝了两杯啊


麦卡锡脾气暴,又爱好酗酒,在国会山特立独行,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这个要喷那个要骂


麦卡锡面对的,是一整个华盛顿庞大的官僚作风


但他什么也不怕,看不惯骂就对了



维罗纳计划


二战后,作为已成为西方世界老大的美国,却在全球都遭遇了挫折


二战初期,由于战争所带来的贫穷和苦难,共产主义势力迅速扩张


西方鹰派学者疾呼, 贫穷带来共产主义



战后的欧洲一个接一个的国家倒向了共产势力,即便不在苏联控制的西欧地区,也因为贫穷,当地的共产势力在人民之中蓬勃发展


随后在东方中国,美国支持的蒋介石败退台湾,中国正式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战后共产主义席卷全球,美国面对共产主义浪潮,有些不知所措



当时作为参议员的麦卡锡愤怒的指出,我们的敌人不在苏联,不在 莫斯科


我们的敌人,在华盛顿,在纽约


麦卡锡的意思是,敌人,在我们内部


这些敌人每天穿着西装,早上还 人模人样的和你打招呼


嗨,我的朋友,今天还好吗?


坚信敌人在内部的麦卡锡决定,把这些“卖国贼”,给挖出来


在一次国会演讲中,麦卡锡抛出了重磅炸弹,他说


先生们,我手里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这些人全是共产党和间谍组织的成员


我们的国务卿知道这些人是共产党员,但还让这些人去制定国务院的政策



麦卡锡这一份“敌人在内部”的指控演说,犹如晴天霹雳,一下炸开了美国社会


经过各家媒体大量报道后,美国人民愤怒难平 ,难道美国政府,已经成了苏联的代理人了吗?


我们美国人上战场打仗,流血牺牲,是为了让政府,来出卖美国的吗?


美国人的眼里,政府和国家是分开的,政府是不断轮换的,但国家不是


所以他们会认为,我们为国牺牲,是为了让你政府,去出卖美国的吗?



更何况当时已是冷战,美苏冷战尖锐对立,麦卡锡的这番“抓国贼演讲”,立刻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


麦卡锡认为,美国政府已被苏联,严重渗透


二战后,苏联正忙着在全世界扩张势力,但美国政府在干什么呢?


美国政府 忙着将当年大量的军事武器装备,卖给二道军火贩子


美国政府正忙着将大量 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老兵,送回广阔的美国农场,去收割庄稼去


1949年,出乎美国预料的,苏联原子弹那么快就爆破成功


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期 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和一系列的冷处理苏联的政策,使得美国正走向失败


而让美国走向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政府内部存在的那一批,“苏共间谍”


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强烈驳斥麦卡锡


美国政府里有大量苏共间谍?一派胡言!



但是从多年后的解密资料来看,麦卡锡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1995年美国解密了神秘的“维诺那计划”


“维诺那计划”是美国从二战时期开始,长时间对苏联进行的机密情报收集与解密的 任务


维诺那计划是由美国军事部门领导的,极机密计划,该计划的保密程度,甚至对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都保密


所以你就不奇怪,为什么杜鲁门一口咬定自己政府内绝无苏共间谍,因为杜鲁门并不知晓军方的机密任务


“维罗纳计划”,长期在破译苏共机密情报,后来美国国内爆发的著名间谍案,美国共产主义战士,“罗森堡夫妇间谍案”


还有唐纳德和伯吉斯叛逃苏联案,全都和“维诺那”破译的苏共机密情报有关



除了“维诺那计划”外,后来苏联解体,更大量的苏联内部资料流出,足以证明


在冷战时期,苏联有系统的对美国社会进行渗透


从政府,国会到军队,乃至媒体,好莱坞,科学界,文艺界,还有大学,全都藏有苏共,或者亲苏联的人士


不过美苏两国互派间谍,互相试图颠覆对方政权,这一点不新鲜


美国也一样在吸纳苏联国内的亲美分子,间谍战,情报站,谁都在玩,一丘之貉


但今天我们主要聊苏联对美国的渗透,之后可以聊美国对苏联的颠覆


那苏联的渗透是如何开始的呢?


这就要从“雅尔塔会议”说起了



雅尔塔间谍



二战期间的“雅尔塔会议”,是场密会,更是场英美苏,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瓜分战后世界的会议


但这个会议的进行,并不像我们今天去读传统历史书那样美好


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罗斯福再度连任成功,第四次宣誓就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但当时很多美国政治圈的人都知道,罗斯福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了



罗斯福患有脊髓灰质炎,以及严重的精神抑郁症,这两大病症的强度,随着罗斯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强了发作


根据当年白宫助手查尔斯.波伦亲口证实


总统第四个任期开始后,有一天我走进总统办公室,瞧见罗斯福总统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半昏迷状态


总统的嘴角还挂着口水,但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波伦说,显然总统刚刚受到了强烈的抑郁症袭击,神智难以清醒


罗斯福身体越来越差,在政治圈不是秘密,斯大林和丘吉尔当然也知道


但是急迫的情势摆在眼前,彼时朱可夫的军队已经兵临柏林城下


只需一声令下,柏林城破,希特勒败亡,欧洲战场结束


而欧洲战场的结束,也等于是宣告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大半了


所以这时候,就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列强面前了


这个问题就是,该怎么瓜分战后世界


胜利者瓜分世界,这一直是弱肉强食的“传统”,于是英美苏三国都一致同意,要召开一次最高领导层的会议,来讨论战后的“世界情势”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战后瓜分世界的重要会议,叫雅尔塔会议,可在当时,为了这个会议地点,美英苏三方可是吵了老半天


至少提出了十几个 地点,全都被一一否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斯大林,不愿出远门


斯大林托秘书带话说,我身体不好,耳朵也不好,不能坐飞机,要开会的话我只能去……去雅尔塔


雅尔塔,红点位置


雅尔塔在哪?我们看地图,雅尔塔是在黑海旁边的一座小城


这座小城过去最大的用处就是给“沙皇权贵” 度假用的,那里有不少沙皇贵族们的度假别墅


而且这地方离莫斯科不算远 ,但是离英国很远,离美国嘛……就远到没边了


斯大林耍性子,用各种理由拒绝,一会儿耳朵疼,一会儿说身体不好


可斯大林的身体再坏,能 坏过罗斯福?


罗斯福在白宫里都会陷入呆滞状态


而且罗斯福还是个残疾人,出门都要靠轮椅推着


但斯大林就是哪里也不去,就认定雅尔塔,要来开会,你们美英就来


最后没办法,英美只好同意,将会谈地点,定在雅尔塔


英美的让步,还有个重要原因



就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遭到日本的强烈反抗,日本人打仗不要命的,后来疯了一样组织自杀攻击,把美国人都打怕了


美国军方估计,如果美军登陆日本本土,搞本土战,那美国大兵将死亡50万-100万人


乐观的死50万,悲观的死100万,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美国非常希望苏联能快点从远东派兵,也登陆日本,和美国南北夹击日本,好彻底击垮日本


美国扔日本原子弹是在1945年8月


当时美国还没扔原子弹,还没有想到两颗原子弹就能直接把日本给扔投降了


所以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前,美国急需苏联加入太平洋战场的


为了二战的彻底胜利,也为了美军能减少损失,万般无奈地罗斯福只好拖着病体,从华盛顿出发去黑海旁地雅尔塔



在冰雪满天的美国弗吉尼亚州,罗斯福被担架抬上了一艘军舰


这艘军舰是重型巡洋舰,昆西号



昆西号拥有非常强大的反潜能力,能够很好的保障总统的安全


但是它非常不舒适,非常颠簸,船从美国东岸横跨整个大西洋来到欧洲,整趟旅途非常的折磨人


来到欧洲下了船,罗斯福又被担架抬上了飞机,再经过一段难熬的飞行过程后,终于来到了黑海海滨城市,雅尔塔


当时罗斯福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罗斯福被保卫员抱了起来,抱上了车,随后来到 下榻的地点



而紧跟在罗斯福后面的,还有一副担架,那个担架上,躺着的是罗斯福最重要的谋士,也是美国 杰出的外交家,哈里.霍普金斯


哈里.霍普金斯当时也和罗斯福一起去了雅尔塔,而且他也和罗斯福一样大病缠身


1941年起,因患有肝癌霍普金斯经过多次手术后活了下来,到了1945年,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而另外一个西方世界的领袖丘吉尔,也在下飞机时很不舒服,他 发烧了


罗斯福的状态,看起来很糟


就这样,1945年2月4号,雅尔塔会议召开,两个昏昏沉沉的西方世界领导人,与一个老奸巨猾的苏联老狐狸,坐到了一起


随后 在雅尔塔会议召开的一周时间里,大家不时会看到被警卫员抱着进会议室的虚弱的罗斯福,以及被搀扶着 参加会议旁听 的重要谋士“ 霍普金斯”



美国这边重要的大人物身体状况都不好 ,那美国的主要谈判就非常依赖另一个人


这个人是“ 阿尔杰·希斯”


阿尔杰希斯1936年进入美国国务院工作,1944年就任“美国国务院政治局局长”


1945年2月 ,他以 美国副国务卿,以及总统高级政治顾问的身份,参与了雅尔塔会谈


1948年,他被指控为苏联间谍



阿尔杰希斯,思维敏锐,精力充沛,是当时美国在那场最重要的事关瓜分世界的会议上的,首席谈判代表


罗斯福和他最重要的谋士虽然都在场,但两人因为身体原因,精力着实有限


所以“希斯”,几乎成了美国权益的最高代表


然而,没人会想到,这位阿尔杰希斯, 居然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名资深的苏联间谍


我们到现在都无法确定,在雅尔塔会议前,和雅尔塔会议进行期间,“阿尔杰希斯” 到底给了斯大林多少重要的机密情报


但我们可以确定地是,在整个雅尔塔会议期间, 苏联是处处占得先机


似乎苏联非常清楚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底牌,这让美国在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 进展的非常不顺



要知道,雅尔塔会议最后的密约,里面一个核心的部分就是“划分势力范围”


但“划分势力范围”非常不符合罗斯福的政治信仰,过去罗斯福反对旧殖民时期的 “这里归你,那里归我” 的世界划分方式


所以他也就很反对“划分势力范围”这个说法


罗斯福喜欢的政治方式是“新世界秩序”,即用天赋人权,世界加强沟通交流,来展现一个“新的世界”,彻底摆脱殖民时期的阴霾


但是最后,当我们摊开美国所签署的雅尔塔密约时,所看到的,处处都是旧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那一套


美国做出了重大让步


原日本北方四岛,归属苏联

原中国库页岛,归属苏联


另外斯大林还继续紧咬美国底牌,他还要中国的“东北铁路” ,还要旅顺港,更要蒙古


要知道当年中国的民国政府和美国那是盟友啊


美国真的靠不住


随后美国又出卖了中欧的那些国家


波兰被出卖了,波兰彻底落入苏联势力 的控制之中


捷克也被出卖了



当时美国巴顿将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攻入捷克首都布拉格了,可一纸命令下来,巴顿被告知,这个国家将被苏联红军占领


巴顿气的骂娘,但也没办法,只好服从命令将装甲部队撤出捷克,将捷克拱手让给苏联


可以说,雅尔塔会议,直接造成了战后世界一分为二的局面,从而开始了东西方长达几十年的冷战


雅尔塔会议期间,精神头严重不足的罗斯福总统


不少历史学家都认为, 《雅尔塔协议》美国对苏联的让步简直匪夷所思


美国做出那么多的重大让步,不惜出卖

盟友,出卖向往自由的东欧百姓,仅仅是为了换取苏联尽快对日宣战吗?


而且《雅尔塔协议》也严重损害我们中国人的主权和利益,他不仅将中国排除在外,更牺牲中国利益


而主要在台上负责这场谈判的美国代表,“阿尔杰·希斯”,在苏联间谍部门的代号,叫“阿莱士”


站在罗斯福身后的,就是苏联间谍,希斯


在1942年以前,苏联间谍机构只是单纯的将这位“阿莱士先生”当作是可以接触到美国外交官的,一个极度讨厌资本主义的美国佬


但是随着希斯在美国国务院的职位一步步攀升,最后甚至代表美国坐上了瓜分世界的谈判桌


这让苏联人喜出望外


雅尔塔会议结束后,希斯的通敌叛国行为也一直隐藏的很好,后来他还去担任了“联合国筹组会议的执行秘书长” ,去搞联合国去了


报道标题《阿尔杰.希斯,间谍还是受害者?》


一直到1948年,“阿尔杰·希斯”,这个潜藏在美国政府内部的苏共间谍,终于被挖了出来


因为有一个人站出来举报了希斯


这个人是希斯早期加入苏共间谍组织的领路人


这个举报希斯的人,早期是基督徒,后来成为了共产主义战士,但最后他又回归了基督徒


这个人,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和罗斯福一起被抬进雅尔塔会议室的,美国最杰出的外交官


哈里.霍普金斯


就是这张照片上,最左边的人


1941年甚至更早,霍普金斯就是美国政府里,和斯大林关系最好的人


然而 谁能想到,一场关乎世界命运的最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美国总统人老体衰,旁边两个最重要的亲信


“阿尔杰·希斯”和“哈里.霍普金斯”,全是苏联间谍


那这场谈判,还怎么谈呢?



资深的共产主义战士们


雅尔塔会议,处处占得先机的苏联使得战后的世界格局彻底一分为二,英美同意将世界以意识形态为分界, 各自划分势力范围


要知道,当时美国已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而苏联一直要到1949年第一颗原子弹才试爆成功


美国号称民主兵工厂,美国战时的工业生产能力也超过苏联


而苏联与希特勒缠斗多年,大量的军事工厂被轰炸殆尽,各阶层的军事指挥官,也被斯大林清洗干净


就这样的苏联, 和美国原本不该在一个平起平坐的讨价还价位置的



但罗斯福的身体每况愈下,身边又埋藏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此时,天不佑美利坚,天佑苏维埃


雅尔塔会议的谈判失败,直接导致战后冷战格局的建立



罗森堡夫妇,为苏联提供绝密核试验情报,赫鲁晓夫在1990年出版的回忆录里写道


伟大的夫妇二人,在极大程度上帮助了苏联取得核弹


夫妇二人后在美国被执行死刑


执行死刑前 ,夫妇二人面对电椅, 仍然否认一切指控



阿尔杰·希斯,这上面说过,在雅尔塔会议上

代表罗斯福作为美国的谈判代表,属于当时会场上最重要的谈判领头人物



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是 美国财政部第二把交椅的重要人物


当时就是“哈里.怀特”推荐“冀朝鼎”,进入民国财政部门担任高级官员的


而这个“冀朝鼎”,后来被证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党员


“冀朝鼎”为民国政府出了一系列的馊主意,最终让民国政府的财政政策,越来越坏


另外在二战期间,“哈里.怀特”还曾不断阻挠援助民国政府的美元贷款


这让民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更为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战略情报局的部门领导莫里斯·哈尔珀林(Maurice Halperin)


美国战略情报局,是中央情报局的前身,莫里斯·哈尔珀林被怀疑利用职务之便,曾在战时为苏联提供过美国情报


这些人在维罗纳计划中,有的被认为是苏联间谍,有的被认为是亲苏分子,他们所作出的政策,被认为有利于苏联



而在维罗纳计划牵扯到的洋洋洒洒百人名单中,有一个代号,叫做19


这个代号“19”的人物非常神秘,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这个机密情报中代号“19”的人物是谁


直到1992年,一名70岁的苏联克格勃第一总局少校,高级机密档案管理员,瓦西里.米特罗欣(Vasili Mitrokhin)



此人作为苏联高级情报档案管理人员,在1992年带着大量苏联机密档案逃往了英国


米特罗欣除了帮英国抓出了英国 政府内的亲俄间谍外,还明白指出,代号19的人物,就是美国罗斯福政府里的二号人物


哈里.霍普金斯



另外苏联另一位高级情报头子,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 Oleg Gordievsky)


这个人是苏联克格勃上校,后来被英国军情六处吸收,成为帮英国效力的间谍


后来此人跑到了英国,他也曾明白的说


有几次,我听到“ 斯克哈克·阿卡默罗维”( Iskhak Akhmerov )提到了哈里.霍普金斯


哈里.霍普金斯,是苏联间谍在美国的重要牵头人


不少在美国政府内部的“亲苏人员”,都是霍普金斯发展的下线


其中就包括后来知名的“钱伯斯”,以及 参加雅尔塔会议的“阿尔杰·希斯”


阿尔杰·希斯,成为苏共间谍,正是霍普金斯吸纳的


斯克哈克·阿卡默罗维


这故事听起来有点拗口,简单讲就是,一个潜伏在苏联的英国间谍,听到苏联高级情报官员“斯克哈克·阿卡默罗维”,讲到了苏联在美国的重要间谍负责人


这个人就是代号19的哈里.霍普金斯


不少在美国的苏联间谍,都是通过霍普金斯发展的



哈里霍普金斯是罗斯福的亲信,而且此人在1946年就死了,也就是雅尔塔会议结束一年后


而哈维那计划,1995年才曝光,中间整整隔了50年,很多证据都在这50年里湮灭了


所以在美国,有不少人是不相信“哈里霍普金斯”是苏联间谍的


但另一批人则深信,有叛逃的苏联档案官,有潜伏在克格勃里的英国间谍的证词,哈里霍普金斯,就是苏共间谍


支持者们认为哈里霍普金斯,一生做的最亲苏的一件事,就是将苏联从坠入的地狱里,拉了出来


也就是由哈里霍普金斯主导 和力推的,美国《租借法案》



将苏联从地狱拉出来的美国?



二战初期,美国不参战,但给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尤其是提供重要的战争物资援助


其中受援助较大的国家之一,就是 苏联



巴巴罗萨计划,德国闪击 苏联,让苏联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付出了450万军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在战争前三天里,苏联就有4000架飞机被摧毁


同时德国还煽动苏联境内的国家摆脱苏联统治,独立,这也造成苏联的统治前所未有的危急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斯大林多年的大清洗行动,军队里有能力的将领都被清洗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那些只会拍斯大林马屁的马屁精了


虽然苏联在1930年进行了工业化大改革,使工业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与纳粹德国一样


但面对德国如此大规模的攻击,以及短期内如此大量的军事装备和人员的伤亡,就算苏联生产能力再强,一时之间也难以跟得上


那此时,美国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了


美国的租借法案,从太平洋,北冰洋,以及波斯湾,三路驰援,给苏联运送武器装备


当时的苏联最缺什么?


最缺重型武器


高射炮,战斗机,支援用攻击机,以及重型坦克


苏联缺少的这些东西,通过哈里霍普金斯7月的一次莫斯科访问,全都告知了罗斯福和丘吉尔


哈里霍普金斯亲自传话给罗斯福,他说


斯大林说,要想 阻止德国军队的前进,苏联每个月至少需要2500辆坦克, 其中1500辆苏联可以自己生产


所以希望美国可以提供每月1000辆新坦克


另外每月还需要400架新飞机,以及 150门高射火炮,1250门反坦克炮,2万辆卡车,12艘海军舰艇


另外还需要每月至少2000吨铝,1500吨锡、3000吨铜



这些在战时最重要的物资全都要美国立刻提供,而在中间奔走的,搓成这种种援助的关键人物,就是哈里霍普金斯


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绝对应该支持苏联与纳粹的战斗,因为苏联若亡,整个欧洲就将沦陷


欧洲全部沦陷的话,中国战区也会沦陷,然后孤岛英国也会沦陷


最后世界就会形成纳粹德国与日本统治欧亚大陆,与美国在美洲大陆形成对峙的恐怖局面


所以当时不惜一切代价的援助苏联,是绝对正确的



但到了战后,也就是1948年前后的,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这一论调,渐渐变味


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由于苏联与美国东西两强对峙已成定局,那一部分历史学家就说


当时主张一定要援助苏联的霍普金斯,很有问题,即便美国不援助苏联,苏联也不会亡的那么快


苏联会和德国狗咬狗,咬到剩下最后一口气,这时候英美联军再从欧洲大陆登陆,在拿下德国的同时,苏联也没有那么大气力,来和美国平起平坐


所以《租借法案》救了苏联,却毁了美国战后的大好格局,苏联没我们想的那么脆弱


斯大林摆出一副你不帮我, 我就死给你看的态度,成功骗取了英美的信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