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入怀,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云水相接。秋色醉人,自是舒爽惬意,然而,如此良辰美景,有些人却高兴不起来——
秋季一到,他们动不动就会猛打喷嚏,清水般的鼻涕哗哗直流,说话永远带鼻音,眼痒、流泪,甚至睡不好觉,精力不济,心情也随之低落、抑郁。
难受至此,饶是心情再好,也意兴索然了。
而困扰他们的“魔咒”,正是新世纪流行病——过敏性鼻炎,亦称变应性鼻炎。
据悉,全球超过10亿人罹患过敏性鼻炎。2005~2011年6年间,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便从11.1%上升到17.6%,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
过敏性鼻炎难防难治,受难者众,着实恼人不已。
史剑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鼻科学会常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外科学组副组长)
党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秋季伊始,过敏性鼻炎就会像天气预报一样,准点驾到。患者不约而同出现以上
一系
列
症状。
这是为什么呢?
史剑波教授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解释起。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主要关乎两个因素:
一是遗传,即所谓的过敏体质,它是过敏鼻发生的“定时炸弹”;
二是环境,即周围环境中的过敏原,它是引发过敏鼻的“导火索”。
当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身体便会产生“警戒反应”,产生大量抗体。如果这些抗体和过敏原再次相遇,就会释放出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从而刺激鼻黏膜,导致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就发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花粉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众所周知,春季万物生发,各类植物竞相开花授粉,春天因而成为过敏鼻性鼻炎的高发季。
而秋季,其实也是另一个花粉浓集的时节,许多草本植物(如蒿草、豚草等)都在此时传授花粉。加上秋高气爽,空气中的过敏原更容易悬浮于空气中,四处飘散。而人体鼻黏膜,却因干燥变得敏感脆弱。故秋季过敏性鼻炎高发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不但花粉,生活中的过敏原,可谓无处不在。只要易感者接触到,便可能发作。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
尘螨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之一。像屋尘螨,主要以人体和动物脱落的皮屑为食,四散于家居的每一个角落,最喜聚居于床铺、枕被、窗帘、地毯、沙发、绒毛玩具等处,可谓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其飘散范围较花粉更为广泛,阴暗潮湿和通风不良的居室内,浓度更高。尤其是梅雨季节,环境潮湿,极易滋生大量霉菌(真菌的一种),过敏性鼻炎也因而特别容易发作。
动物(如猫、狗、兔、鸟等)的皮屑、唾液,以及毛发,都是常见过敏原。
蟑螂可谓家中最猖狂的过敏原。它们惯常藏匿在家中的角落,入夜后四处游弋,身上携带的病毒、细菌以及排泄物,便被播散各处,给过敏者造成极大威胁。
研究显示,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是儿童罹患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诸如鸡蛋、牛奶、鱼虾、花生、大豆等,也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诱因错综复杂,症状不一而同,加之难治难防,病情往往迁延难愈,甚至一发再发,而患者又数以亿计,相关问题自然十分之多。
下面将择其中的常见问题,予以解答。
感冒VS过敏,如何区分
一旦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许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感冒。但药吃了一大堆,症状却并丝毫未见好转……咎其原因,却是误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了!
过敏鼻的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到底该如何区分呢?这是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
党华教授认为,可从五个方面加以区分:
★ 鼻涕类型
过敏性鼻炎多为清水样鼻涕,常不自觉从鼻部流下,可谓“鼻涕连连”。
普通感冒的鼻涕,颜色与性质会随病情而变,开始可为清水样涕,后期则会慢慢变黏稠,变黄绿。
★ 喷嚏表现
过敏性鼻炎,一般喷嚏剧烈,经常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连发,持续时间较长。
普通感冒则是偶尔、短暂出现喷嚏。
★ 伴随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集中在鼻部,以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为主,可伴眼睛发痒、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一般不发热。
感冒除了鼻子不舒服外,常伴发热、喉咙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 发作特点
过敏性鼻炎诱发的打喷嚏、流鼻涕常呈阵发性,夜间、清晨、体位改变或受异物刺激后尤为明显;预防措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而感冒症状一般是持续存在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防着凉,平时多锻炼。
★ 病程长短
过敏性鼻炎病程较长,可延绵数周或数月,往往难自愈。
感冒病程较短,一般7~10天可自愈。
注:
回答“是”越多,罹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越大。
六问过敏性鼻炎
答: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不过,遗传的并非是鼻炎本身,而是过敏体质。若近亲有过敏体质,孩子同是过敏体质的机率也较高。
研究显示,如果父母是过敏体质,孩子约有30%的概率是过敏体质;如果母亲是,则孩子有50%的可能;如果父母都是,则孩子属过敏性体质的可能性高达70%以上。
答:眼睛周围的血管必须经由鼻腔回流。但鼻子过敏的人,鼻黏膜容易充血肿胀,压迫回流到心脏的血管,导致眼睛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鼻黏膜下血管扩张,从而形成黑眼圈。如果控制好病情,黑眼圈会逐渐消失。
答:是的。这是因在过敏性鼻炎的不断刺激下,患儿腺样体会逐步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导致出现鼻塞、张口呼吸、睡觉打鼾、初睡时多汗等一系列症状,久而久之则呈现丑陋的“腺样体面容”。
答:三者会互相影响。由于鼻黏膜长期水肿,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会形成鼻息肉;鼻腔的感染波及鼻窦时,则会引发鼻窦炎;而鼻息肉堵塞鼻窦窦口,妨碍通气引流,导致鼻窦分泌物引流不畅,会加重鼻窦炎。
答: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相似的发病机制,都与Ⅰ型变态反应相关。如果过敏性鼻炎不干预,约有30%~40%的概率会继续发展成哮喘。
答:过敏性鼻炎与鼻咽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近年来,甚至有研究显示,患过敏性鼻炎的人,患癌的几率反而更低。原因是过敏性鼻炎使机体始终处于免疫活跃状态,从而增强了防御癌细胞的能力。
确切结果有待进一步探究。
不少人认为,过敏性鼻炎忍忍就过去了。这是一种误区。
过敏性鼻炎倘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但会诱发如前所述的鼻窦炎、鼻息肉、哮喘,还可能导致咽喉炎、鼾症、中耳炎等,甚至会引发心、肺等脏器的功能损害。
故此,过敏性鼻炎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越早治,效果越好。
所谓根治,即代表以后不再复发。史教授坦言,对过敏性鼻炎而言,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
但患者也不要因此就心灰意冷、放弃治疗。因为及时规范的治疗,可大大减轻过敏症状。当患者掌握了自身过敏原与发病特性之后,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在生活了。
2015年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主要方法。
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稳定剂、抗胆碱药、减充血剂等,是常用的治疗过敏鼻炎药物,其中,前两类是一线药物。
糖皮质激素
代表药物: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包括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在内的所有鼻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有效药物,有效率高达90%~95%。
但很多人存在“激素恐惧症”,一听到激素便心生畏惧。史教授指出,鼻用糖皮质激素系鼻腔局部用药,全身吸收少,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只要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使用,一般不会引起激素的全身性反应,偶尔出现鼻腔干燥、刺激感、鼻出血等,亦多为轻度可控,无须过分担心。
史教授同时提醒,使用激素喷鼻治疗最需要注意的是坚持,因为药物的理想效果多在使用1~2周后显现。
抗组胺药
代表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抗组胺药可快速缓解鼻痒、喷嚏、流涕等不适,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
此类药物药效持久,一般每天只需用药1~2次。
史教授强调,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规律用药,定期随访。必须规范治疗一段时间,切不可断断续续用药,更不能看效果不错就自行停药,否则将令疗效大打折扣。
而当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尝试脱敏治疗。即让患者不停地小剂量接触过敏原制剂,使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以逐步提高其对过敏原的耐受力,最终获得治愈。
事先擤一擤鼻子,尽量使两个鼻孔都呼吸通畅,以便让药物达至鼻腔深部。
使用时,头部保持直立,将药瓶喷嘴贴近鼻孔(但不要触碰到鼻孔,以免污染瓶嘴),可用手按住另一只鼻孔,避免药剂漏出。
在开始缓慢吸气时,按下鼻喷剂,把药剂吸入鼻腔深部。
使用后,不要马上擤鼻涕或用力呼气,以免药物被吹出。
① 葱白百合水
葱白靠根部切3段,每段大约5厘米,百合30克,适量加些生姜、蒜和盐,煮水喝。
可治过敏性鼻炎证见流清涕。
② 鹅不食草
取30克鹅不食草(中药店有售),放在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里,用75%酒精浸泡5天,每次用吸管往鼻孔里滴2~3滴即可。
可治过敏性鼻炎证见流清涕。
③ 玉屏风散
生黄芪2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煮水喝。
可益气固表,增强抵抗力,防治过敏性鼻炎。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除了进行规范化治疗外,通常还需要从生活中加以防治。一些小细节,尤其需要注意。
改善家居环境,避开过敏原
★
勤洗勤晒,居室整洁舒适
家有过敏患者,每日清扫居室,保证室内的整洁卫生,至关重要。
此外,应避免用地毯,少用布艺家什和绒毛玩具;软垫家具可包上防螨布罩;床上用品、衣服、窗帘等,要勤洗勤晒;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过滤器。
★ 室温适宜,每天开加湿器
温度的波动,会诱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室内空调(暖气)切勿开得过低(过暖),一般26摄氏度为宜。
最好每天开加湿器2~3小时,尤其是开空调(暖气),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湿度在40%左右,可保持鼻腔和气道黏膜的湿润,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
★ 不养宠物,不在室内吸烟
过敏患者最好不接触及喂养宠物。如果一定要养,最好养无皮毛的动物,如海龟、鱼类等,同时做好宠物的清洁,以及蟑螂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