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申公豹代购药单”,有……有点东西! ·  昨天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景区摆渡车,是便利还是谋利?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远离小长假低价游,记住这些黑名单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9 10:27

正文

“五一”假期到来了,你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



出游之余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旅游市场上,依然存在着低价游陷阱,打着低价旅游的幌子,游客却被迫消费。


“不合理低价”团队到底是什么?


说到“低价”,难免会让不少人心动,于是,旅行社打出各种“破冰价”、“跳楼价”、“亏本价”、“吐血价”来吸引眼球。但此刻,请千万冷静,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不合理低价游”的陷阱。





所谓的“不合理低价游”,是指“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这类团队虽然团费很低,但游客必须频繁参加各种购物和自费项目,实际花销可能远远高于正价团队,而且旅游的感受会非常不好。


遇上这种团队,可以说是既浪费了时间,还花钱买罪受。


如何鉴别“不合理低价”团队?



“低价游”都是不合理的吗?天上到底会不会掉馅儿饼?“不合理低价”团队与“合理低价”团队的价格都低于或等于成本价,单纯从价格上并不能完全区分,尤其有些团队兼有“合理低价”和“不合理低价”两种要素,区分的难度更大。


国家旅游局曾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明确了对旅行社“不合理低价”的鉴别标准:


1

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的;

2

组团社将业务委托给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

3

地接社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旅游团队的;

4

旅行社安排导游领队为团队旅游提供服务,要求导游领队垫付团费或者向导游领队收取费用的。


重拳出击,20家旅行公司被罚


昨天下午,国家旅游局通报“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的20起典型案件。20起案件中,涉及不合理低价游案件10起,未签订旅游合同案件5起,指定购物场所案件2起,其余3起分别为擅自增加自费项目、非法转让经营许可以及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刘克智司长



166家违法违规企业受罚 依法治旅从严从快

在持续半年的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中,国家旅游局严打不合理低价产品、严查合同签订、严管购物场所,建立专门台账,实行挂牌督办,责成相关省区市旅游主管部门依法严查旅游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罚166家,处罚金额485万元。


“海口新国旅国际旅行社”被处罚金额最高


这20起案件中,处罚金额最高的为海口新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总计3840元的价格,组织了由34名游客参与的“海南三天二晚游”,而该团队在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消费金额为15276.55元。对此,旅游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处以30万元罚款,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石某某处以2万元罚款。


低于成本团费 在旅游项目获取回扣


另一起不合理低价游案件中,云南天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以明显低于成本的每人600元团费,组织“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七晚八天游”,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给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昆明市旅发委给予云南天循国际旅行社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并处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国家旅游局表示,将继续加大依法惩处力度,强化案件督办,对各地专项督查不设时限、不走过场、以实效为考量指标;对“不合理低价游”问题严重的省份列入全国旅游市场“重点监管区”;对已经督查的省份将适时“回头看”,组织力量再督查,发现问题,绝不姑息。



20家涉案旅游公司名单均受相应处罚



涉不合理低价游案

云南天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乐途旅行社有限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