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体时代,保护孩子健康有多难?
◆
◆
◆
导师:郁宁远
华德福中国本土化落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北京春之谷学院执行院长、春之谷学园教师会主席、六年级主班老师。
电子媒体有什么危害?
在物质层面上看,
电子媒体对孩子的专注力、健康都有影响,过多的看电视会在孩子体内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会让孩子的专注力缺失,专注力的缺失和电子媒体有直接的关系。
在心理层面上,
电子媒体中的一些游戏、视频中充斥着暴力的(打架、杀人)、色情的内容,现在媒体安全很难控制,孩子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不好的东西。
过早的让孩子接触这些,孩子会变得六神无主,主的神识不当家,这些东西都在往下拉。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的能量需要释放,如果过早的接触这些,这些内容就主宰了他生命的全部,他对课堂的内容就不感兴趣,华德福课堂的内容是很精彩的。
从精神层面,
电子媒体发射出来的是电磁波的形式,它的频率是直接破坏孩子的生命体。
华德福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晨圈、艺术、故事去形塑他的生命力,但是电子媒体是破坏生命力的
,让他出现一个个的空洞,在精神层面无法与更高的精神层面去连接。生命的灵性被切断,必然朝下走,进入世俗的低级感官的欲望层面。
所以在华德福学校里要求在学校里不可以看电视、玩电脑、手机,也要求在家里同样做到这点。
但是由于商业的影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媒体几乎无所不在。
特别在家里,成年人都在用电脑、手机、看电视,小孩子在模仿,大孩子在好奇,很难杜绝。
尽管如此,还是有家庭能做到,
你可以去比较,仔细观察,能做到的家庭,孩子的状态非常健康,做不到的那些家庭,孩子的状态一定是不好的,几乎无一例外。
最近我们请到了一个美国的资深通信工程师迈克,也是一个华德福老师。在手机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他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他本人到现在都没有手机,家里用有线的电话和网络,不用wifi和手机,因为他知道wifi和手机的频率是对人体有害的。
但为什么公共信息很少有讲这些危害,因为这个社会已经被商业所控制,大量的厂商要销售这样的产品,所以这样的消息很难公布。
在美国有个小组经过7年的时间,通过不同组的实验,证明了手机和wifi对人体的影响,这个报告到最近才被公布,因为很多势力在阻挠,最后通过法律的程序才得以公布,但媒体都不转载。
这个报告中提到,打电话时手机贴着耳朵,对人的软组织有影响,尤其头部和喉部。美国最近10年,得甲状腺和脑癌的很多,都和这个有很大关系。
美国加州空气很温暖,女孩子穿短裤,装不下手机,放在胸前的口袋,所以得乳腺癌的特别多。男的把手机放在裤子口袋,精子的质量会迅速下降,时间长了对生育能力有影响。孕妇用手机,对胎儿也有影响,所以现在很多胎儿出现先天性的疾病,直接和这个有关。
这个研究报告证明wifi和手机信号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这是从物质层面来看。
很多人沉溺于ipad、手机是因为玩游戏,游戏是虚拟的,孩子长期专注于游戏固定的互动模式,这种固定的互动模式是人为设计出来的,和天然的、艺术的东西是没有关系的,和孩子在生命中需要的大自热的和艺术的滋养,是完全不一样的,是破坏生命力与心灵的。
长期玩游戏的孩子,甚至对艺术都不感兴趣,头脑的部分太强了,削弱了对大自热和艺术的感受力
。虚拟的世界,
人与人的关系缺乏连接,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
,所以直接影响到心理层面。
人智学医生有这样的研究,孩子7岁后生命体(以太体)完成了建构,像喷泉一样笼罩在孩子周围,
以太体对孩子身心灵的发展有一个保护作用。长期接触电子媒体,电磁波会破坏掉孩子的以太体,而以太体直接和孩子的灵性状态相关。
硅片是在地底下的,现在我们把地下的东西拿到地面上来透支的去消费,孩子要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木质的东西是天然的,传递出来的是正能量;
相反,人工的、智能的东西是在吸孩子的能量
,所以给孩子自然的、艺术的东西是最滋养孩子的。
孩子生命正在形成中,没有这些滋养,很难长成一个健康的、有抵抗力的孩子,过早的使用电子媒体在损害孩子的生命力(以太力)
。
孩子写诗的灵感是和诗神相遇,例如写植物的诗歌,是植物的以太体与孩子的以太体交融在一起的瞬间产生的诗歌,如果以太体被破坏了,无法与植物的以太体相遇,也就是灵性被切断了,那么孩子只能在物质层面工作,身心灵三个层面,孩子很难与真善美的东西发生连接。
到了青春期,整个能量就下降了,只对低级的、庸俗的、色情的、刺激的东西感兴趣,而对更高的、真善美的东西很难发生连接。
长期接触电子媒体的孩子,精神状态是非常游离的,好的东西进入不了,专注力缺失,还会干扰其他人,会说一些非常过格的话,也会过早的成熟,第二性征出现的比较早,例如明显发现这种男孩的变声期相对来得要早。
所以长期使用电子媒体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尽早重视起来。
面对电子媒体,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是学校。
学校要对这个事情有要求,例如我们学校计划从下学期开始尝试,所有老师的手机都放在一个屋子,到了学校就要放进去,使用手机只能在这个屋子里,出了这个屋子不能用。教学区域贴上:无手机,就像No Smoking。
第二是家庭。
家庭是最难的,可以把家庭使用电子媒体的规则写在学生守则和家庭手册上,可以采用签字承诺的方式。违反规定的,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出现干扰到班级教学和稳定的情况,并屡教不改的,必要时可以采取劝退的方式。
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影响到其他孩子正常学习的权益了
。
其实有的时候是要帮助他下决心的,如果你不帮助他下决心,他永远没有力量下决心,多半是你通知他把孩子带回去的时候,他就改了。即使离开了,如果改正好了,也是可以再回来的。
一个是老师的勇气,一个是学校的勇气,学校能不能建立这样的制度,老师能不能说出来。如果不负责的话,就让孩子混吧,看着他吧。但是对这个孩子没有帮助,真的严肃对待,才能触及他的灵魂,触及他的痛处。有时治病是要痛的,不痛的话治不了病。
不是放弃这个孩子,是严厉对待孩子身上的魔,当他被手机、游戏的魔所占据了以后,不是本真的孩子了,是他身上的恶习占据了他的全身,我们是针对这个恶习,不是针对这个孩子,我们是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更是帮助家庭一起去改变恶习。
让孩子有机会去反省,全校、全班、家庭都不允许这样做,如果还这样做,那就要承担后果,这个时候放弃还来得及,再过几年,到了21岁以后,正的东西没有建立起来,被那些东西占据,和吸毒差不多,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所以需要家长下决心,也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你让孩子不要这样做,起码你当着孩子的面也不要这样做,这样孩子就不会和你对抗,和你产生冲突,
你的家庭生活也会有品质,你们有足够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能眼睛看着眼睛,分享一些故事,而不是各自看手机
,如果大人都在看手机,孩子不看手机才怪。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已经是给孩子很大的礼物了。
低年级的电话手表,
虽然方便了家长和孩子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这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商业无孔不入,不考虑健康,就是想让孩子喜欢,研究足了孩子的心理,但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就是健康的吗?有些商家打着教育产品的旗号,实际是为了吸引孩子的兴趣。
作为家长,特别是
华德福家长要有这样的觉知,低年级就不要让孩子有这样的机会,比如乐高,乐高后面的升级产品就是游戏,他们是为第三代产品培养第一代用户,看起来乐高是智力产品,拼插出很多东西,但需要警惕走向游戏的导火索,因为乐高的升级产品就是游戏产品。还有一些卡通的书,也是把你引到不健康的游戏产品,这些都要杜绝。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玩手机,建微信群是很危险的,如果有个孩子找到色情的东西放在群里,会影响到其他孩子,所以老师和家长要警惕。
有的孩子把网络上的游戏搬到纸上去玩,如果是不好的,也要禁止。
老师要有辨别力,要辨别出是否健康,老师有责任去观察孩子课间在干什么
。最好的办法是,学校在课间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游戏,取代不健康的游戏。
现在的书很多,有的以科幻的形式出现,但有些不健康的东西夹杂在里面,为了吸引孩子,让孩子喜欢,因为它是商业产品、不是教育产品,老师和家长要有鉴别力,要看内容是否合适,不合适的东西要请出华德福学校。
作为主班老师,如果
以前一学年家访一次,现在每半学期就做一次家访,因为现在家孩子家里可能会出现各种新产品,老师也要与时俱进,擦亮眼睛,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
现在让孩子健康的要求已经很低了,
不看电子媒体,吃健康的食物,睡好觉
。如果哪个家庭能做到这3点,孩子基本就是健康的,你不要使多少力,如果做不到,孩子很容易就掉到坑里了。(垃圾食品和性早熟有很大的关系)这3点要是能做到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家长了,
这个要求确实很低,也很高,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
很多老师,之前要求不够严格,没有这个意识,在这个瞬间有了这个意识,明天就做了,那么他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在觉知的瞬间,能够真实的对待,那就是可取的。
人一生都是在学习中,老师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老师、孩子共同成长,从不完备到完备,发现了问题还不改变的话就更没有希望了。从这一刻起就有这个觉知,从一年级就开始做是最好的。
上帝给了我们多少机会走上正途,在你觉知到的一瞬间改变了,永远也不迟。立地成佛,做正确的事情,活在那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