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债市研究
大家一起来搞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债市研究

利率债交易员更值钱了

债市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8-07 17: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承接全国城投 定融 /类定融业务,业务合作添加微信ibonds2

A:青岛两家AAA城投寻找非标资金,信托/租赁/保理/小贷/银行流贷均可,有兴趣直接资金方请添加微信ibonds2私聊

B: 江苏数家AA城投寻找非标资金,信托/租赁/保理/小贷均可,有兴趣直接资金可以合作,当地一般预算收入均超30亿,大部分可以提供AA+担保

C: 寻找 城投点心债销代销机构(募集离岸人民币,预期收益6%起,10万美金起投) ,OFC私募基金产品已经搭建好,有兴趣的私聊微信ibonds2,另承接点心债dtdj,折价过券

到了8月有人开始担心后面的行情是不是要调整,今天20亿的逆回购都没有了,可能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

再开一下脑洞,今天逆回购0,明天再来点正回购,原因都是市场流动性充沛,灵活调整市场的流动性。

事后看利率的走势,市场对这个信息并没有多少在意,还是买买买吧,回调还是买入的机会,位置在这里,跟还是不跟?

答案很明显了,肯定跟,买就对了,交易的策略去赚资本利得,这个主要目标没有发生变化,配置的策略基本退出这个市场。

其实不管是利率还是信用,在这个利率水平,都是赚资本利得了,债券当成股票去做,就不用在意票息的高低。

每天的涨跌,都是损益。

仅此而已。

有一句老话,制定标准的人一定是最聪明的那一小撮人,那么,制定政策的人,都是大聪明。

这个利率水平,YM没有动作,或者其他主管部门没有看到吗?经济基本面不行,需求不足,利率下行的趋势不改,全市场都知道。

那如果这个逻辑被定价了,为什么利率还要再向下,不断的走向新低?

大家都知道的事,那就不是事了。

所以,这个利率下行,也不是基本面的逻辑,也不是政策的逻辑,而是上面有意为之的。

那就想想为什么要这么低的利率?之前到2.5的时候,就超级大反弹,这次到了2.1。

经济更差,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反而是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

试想,低利率,新发的债券利率更低,置换成本下来了,那置换的动力就足了,地方财政利息支出,就可以省一大笔钱。

100万亿的地方债务,减少3%的成本,一年就是3万亿。

还有大量的特别国债、专项债要发,这些在低利率环境下,少付多少利息?

财政少支付利息,这些钱去干点别的,不得有别的收益?

另外,化债使然,利率低,化债好做,这个不用多说,现在城投债务化解取得这么好的成果,低利率是最好的武器。

低利率,时间空间都换出来了。非市场化发行,基本绝迹于江湖了,很多机构都没有了业务。

低利率也意味更好的金融环境,要收益就不要在低息的债权市场套利了。

做点长期资本,去投股权,去做陪伴基金。去卷才有收益,光躺着赚钱的日子就一起不复返了。

大环境这样,领导也这样想,那低利率就是国运。

国运使然,就不用担心局面会发生逆转,老美可以做到0利率,我们还有2%的空间。

向下仍然就主旋律,之前的定价逻辑应该被重塑。

大推判断,利率只会更低。

除了上面想更低的利率外,还有机构的配置需求在。

这个需求,并不是说机构想买,而是不得不买。如果说做多超长债是看空经济的话,这个利率水平,基本要经济危机了。

记得08年的时候,我们的利率可比现在高太多了。下行的幅度也远没有这个时候大。

所以,这个定调并不合理。

资产慌呢?也不全是,我觉得核心就是别的资产回报率还不如债券。放贷款一堆坏账,发一个股票基金,净值直接腰斩,去买房子,一样高位被套。

这个时代下,除了黄金,债券,还有什么资产可以提供正回报呢?

大家都是辛苦钱,YM不让银行自己的钱买,银行的客户是想买的,银行不让客户买,客户想办法买。

很多券商开户数上升, 并不是因为股票市场多好,开户是为了买交易所国债,如果再当股票去买,这个需求仍然很大。

券商资管也发产品,这可是新的业务机会啊。

最近看到招聘信息,很多非银招利率债交易员,要求是擅长做波段交易的,能够用交易手段覆盖票息不足。

利率债交易员,从来没有这么被重视过。



债市研究 专注于全国城投公司境内债投资和境外债主承销和投资业务,香港新锐券商,可做主承/全球协调人,也可以投资,助力城投全方位融资。

业务合作微信ibonds2 寻找全国各城市城投境外债券承揽业务合伙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