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51好读  ›  专栏  ›  大树乡谈

为什么说传统燃油轿车必然消亡?

大树乡谈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 2024-11-17 23:43

正文

又是想偷懒的一天,能写得很多,就是懒得动,最终还是决定努力一下。22:13建文档,23:23写完开始排版,70分钟3700字,果然压力就是动力。

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今年自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连续4个月超过50%,10月已经达到52.9%,传统燃油汽车在中国消亡的速度远超最乐观预期。

从2012年产量首破万辆,到2018年首破百万辆,又过了六年,破了千万辆,这种增速足以证明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燃油汽车的碾压性优势。

注意是“传统燃油车”,混动、氢能也属于新能源汽车。
消亡针对新增而不是存量。已经卖出去的就是喜欢开、不想换,那大可以开到报废,而且就算国家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燃油价格等等,照样有人喜欢燃油车。
消亡指的也是一种大势。未来至少作为普通人,越来越没必要开传统燃油汽车,就算在东北等非常寒冷的地区,也完全可以开混动,注意混动也属于新能源汽车。

人民日报报道首破1000万辆时,提供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数据。根据2022年一项市场调研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40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84%,其中30岁以下人群又约占一半;仅仅2年后,2024年二季度再次做调查,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比重达53.6%,明显高于选择燃油类汽车的消费者36.2%的比重。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已经说了很多了,今天就谈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智能化。未来显然是智能化的时代,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就初步展示了未来的无人作战体系,相比需要十几年慢慢成长、训练的血肉展示,流水线上几十秒一台的机器狗堪称免费,就算用20台机器狗+20架无人机换一名敌方士兵的性命,这都是大赚,光抚恤金就够买上100台的,更不要说其他影响。

今天的分析就建立在未来属于智能时代,如果对这一点有质疑,那建议注意更新认知,智能已经毋庸置疑。

小镇认为新能源汽车碾压传统燃油汽车,核心并不是动力、油耗、使用成本等等,关键就是智能化,传统燃油车搞不了智能化

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想得太简单了,觉得不就是一个大号的电动玩具。

但注意在中国一开始规划的时候,确定了三条路线:纯电、混动、燃料电池,氢能就是燃料电池的代表,但最终中国选择了以纯电作为核心方向,之后搞混动,也是在纯电基础上整合进了燃油。

这里不妨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欧洲搞新能源汽车,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日本一开始混动技术非常先进,但为什么很快被中国汽车超越?

2、为什么欧洲打击中国汽车,选择的是纯电,而不包括混动?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相同。欧洲、日本之所以一开始优势明显,后来被中国新能源汽车打的溃不成军,关键就是选择错了基础,欧洲、日本都是在燃油汽车基础上整合进电动,这条路看似捷径,其实死路一条。

当年日本混动领先全球的时候,比亚迪的电动车还是“没电一条虫”,小镇买的第一辆电动车就是比亚迪2016款的E5,标称续航300公里,相比同事当年买的北汽EV160强不少了,但冬天能开140公里就不错了,有一次在京通快速上被迫以5公里时速开了3公里。

但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就转世重生般的大变样,就算小镇比较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都觉得震惊。

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仍然是坚持以纯电作为基础,就算搞混动,也是在电动基础上把燃油整合进来。

中国是电主油辅,欧日是油主电辅。

只有以电为主,才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才能通往智能汽车时代。

关键就是要感谢两家公司,都是美国公司。

一家是德尔福。2007年首先提出了电子电气架构的概念。德尔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线束系统制造厂商,提出的“电子电气架构”是一种整车设计理念,把动力、驱动、娱乐等一切车身信息转化为实际电源分配的一种电子电气解决方案。

另一家就是特斯拉。特斯拉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贡献很大,在小镇看来,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这个概念,并且应用于实践。2017年量产的 Model 3就实现了功能域集中式电子架构。

集中式是相对传统汽车的分布式而言。燃油汽车上有数百个电子控制器(ECU),控制不同的功能,比如发动机、转速表、安全气囊、空调甚至音响、座椅加热等等都可能有自己的ECU,这些ECU来自不同的厂商,过去传统汽车制造商直接把这些ECU叠加在一起,能用就行。

举个例子,这就像在2007年初代苹果手机推出前,手机主要就是打电话,听歌要用MP3,拍照用专门的相机,看视频用mp4,玩游戏也有专门的设备等等。而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打电话、听歌、看视频、拍照等等一切功能,而自智能手机诞生以后,人类才终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如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字节等等强大的互联网巨头。

传统汽车数量繁多的ECU,就相当于苹果手机诞生之前,每一个ECU只能干一个事,并没有真正整合在一起,只不过都待在一辆车上而已,很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在传统汽车时代,一辆车下线后就定型了,后续厂商进行升级,原来的车必须返厂。

然而到了特斯拉推出集中式电子电气系统之后,从此数百个ECU就被整合了,特斯拉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只有三块:中央计算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右车身控制模块,使用的ECU数量大大减少,也让ECU之间的线束大幅减少。

马斯克就曾进一步表示,要把汽车内部电线长度从现在的5000米减少至仅100米。这个方案有些激进,但方向是对的。

当整车ECU被高度整合之后,也就能够实现类似智能手机的“软件定义汽车”。想想看我们现在的手机,只要还能用,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APP升级,我们不需要把手机退回厂家,只需要在线升级就行了,这就是“软件定义手机”。

汽车也一样,实现了集中式架构之后,汽车就不再仅仅以来硬件性能,而是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
比如比亚迪在仰望的原地掉头,传统燃油车也能做,但是对硬件的要求非常高、也非常复杂,而电动汽车实现整合之后,只要四个轮胎有独立的轮毂电机能够实现分别操控,软件升级一下,就能做,未来还能有更多功能,比如通过各种复杂路面都能如履平地,超越专业的燃油越野车。

特斯拉进入中国之后,中国纯电汽车的造车思路多多少少受到了特斯拉影响,注意绝不是所谓的特斯拉开源,这纯属笑话。关键是理念。

特斯拉实现了传统燃油车不敢想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到功能域集中再到“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器”的准中央集中式。这给了中国汽车品牌启发。比如2018年1月发布的小鹏初代G3,虽然整体仍然是分布式的,但是已经实现了局部的整合,可以实现部分的在线升级,也就是OTA。

而比亚迪在2021年推出e平台3.0,就实现了功能域集中,整车由四个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实时协同控制,相比过去一辆车上几百个控制器,大不一样。注意几百个控制器仅仅是因为传统燃油汽车类似功能手机,只是辆代步的车而已,没有智能时代这么多样的功能,如果传统分布式想要实现类似智能汽车的功能,需要的控制器可不止这么点。

到了2024年,比亚迪发布的璇玑电子电气架构,成为国内首个整车一体融合方案,属于更高整合度的集中式架构。其他国产品牌速度也差不多,比如小鹏的X-EEA 3.0架构,零跑的四叶草中央集成式架构等等,目前在电子电气架构上,可以说中国汽车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欧洲的传统汽车巨头之所以要跟中国汽车品牌合作,而且选择一般是没有自己工厂的新势力,最看重的就是这些品牌的集中式架构设计,至于电机、电控、电池这几大件,反而相对好说。

基本上如宝马、奔驰、奥迪等仍然处于域集中式架构,当然因为这一块迭代很快,可能小镇的信息存在滞后,但欧洲巨头落后中国品牌,这是确定的。

从分布式到功能域集中式再到中央集中式,小的好处是成本低,更关键是提供了更多智能化的空间和可能。分布式的架构想要搞智能化,非常复杂、成本很高、反应速度慢,关键一旦之后,无法通过线上升级,只能回炉。

想想看,如果现在自己用的手机,想要给某个APP升级,还得把手机寄回手机厂家,得多麻烦?

那么为什么传统燃油车就不能搞集中式呢?

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供应链体系和产业格局,传统燃油车发展时间太长了,供应商数量极多,不同供应商的ECU不同,有不同的设计、架构和通信协议,像硬件接口、通信接口、数据格式等等技术标准都不统一,甚至有的供应商就是故意搞特殊,不同ECU之间甚至无法直接通信。

得把这些供应商进行整合,想想就头大。

而且这还不算知识产权问题,涉及到供应商们的核心技术,谁愿意白白开放?最起码得收专利费吧。

以上就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和工作量。

如果不考虑现实,硬要来的话,有的巨头还是能硬干的。但问题是技术问题解决不了。

小镇之前提过燃油车的散热问题,同样百公里加速3秒,燃油车需要非常复杂昂贵的散热系统,常规车也类似。要搞集中式,意味着原本几百个控制器的功能集中在少数几个控制器上,热量会很集中,就需要进行专门的散热设计,而传统燃油车这么大的火炉,散热设计的空间很有限,散热不好就会影响控制器的稳定性,很可能是要命的。

另外,集中之后,还需要面对电源管理的难题。过去几百个控制器,12V、24V电源就够了,集中式需要大电源,还要稳定。
以上是硬件方面的,而软件方面也有克服不了的大难题。比如不同控制器的软件代码整合与优化,还要进行漫长而又复杂的软件测试,而且集中式对于控制器的稳定性要求大大提高,这些都是传统燃油车解决不了的。

上述提到的仅仅是部分问题而已。
或许会有人硬杠,说不计成本行不行,豁出去几十亿研发一台智能化的燃油车。

这当然可以,只不过先不说开发周期问题,也不说研发推出之后,大概率已经落后一两代了。就说一点,这么高的研发成本,平摊到每辆车上,还有半点竞争优势吗?

相比无法解决的电子电气架构问题,动力反而都是小问题了。

正因此,在乘用车领域,传统燃油车已经没有未来。

再说了,50万以内的燃油车,有啥可说驾驶体验的?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朗普,我们将如何反制

■  很庆幸,力量掌握在文明国家手中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