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国泰君安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郁言债市  ·  广发基金吴敌:转债行情还有多大空间 ·  5 天前  
天风研究  ·  天风·家电 | ... ·  6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AI辅诊,首次被列入!国家医保局详解→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国君产业|市值管理的核心逻辑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24-11-29 06:16

正文

摘要:

市值管理起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发展于央企估值体系改革。

市值管理的政策方向在低位行情中逐步明确。市值管理源于2004年股权分置改革,在07-08年牛市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然而随着市场回落,许多上市公司股价跌破1倍PB,引发企业对市值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013-2014年市值管理迈向实践,2014年“国九条”首次将其纳入资本市场顶层设计。

近年来,政策聚焦央企,强调从“软约束”向“硬考核”转变,通过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绩效考核来提升估值水平。

2024年证监会发布的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了市值管理的工具体系,包括股份回购、增持与分红等实践手段,系统性的指导框架逐步形成。

市值管理不同于股价管理,“伪市值管理”受严监管。

市值管理不应是追求短期股价的上涨,尤其是以“提升股价”为短期目标的各类违规行为,此类行为可归为“伪市值管理”,受到严监管。2021年9月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伪市值管理的三条红线和三项原则。

市值管理核心在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的完整闭环。

价值创造的核心在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1)从DCF估值模型来看,提升企业内在价值的关键,除了公司要修炼好“内功”,还需要其有效利用合适的资本市场工具,包括股权激励(内部长期利益绑定)、低效资产剥离(内部资产置出)、战略投资人引入(外部长期利益绑定)、并购重组(外部资产置入)等。(2)从实际情况来看,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广度和深度逐年提升;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对“两非”“两资”为代表的不良资产剥离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非易事,近年来交易案例逐年减少,可能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战略投资者入股风险上升等因素有关,导致其投资意愿下降;相较于依赖企业本身业务的内生性增长,外延式扩张能够为企业快速提升价值,但要关注防止高商誉对企业价值的损害。

价值实现的核心在于外在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根据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等联合调研,2022年认为市值未能反映公司真实价值的上市公司占比不足五成,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上升至七成。如何实现外在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我们认为核心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加强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度,而完善的市值管理制度及良好的ESG表现是新形势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第二,投资者、分析师、媒体和监管层关系是上市公司对外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简称“4R关系管理”,而4R关系管理的核心即在于预期管理,包括结果预期和行为预期;第三,分红、回购和增持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价值信息的重要资本工具。

市值管理的趋势展望和工作策略。

市值管理政策更加强调市场化原则,但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积聚长期风险;市值管理工作有望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全面铺开。

市值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负责层级上移,将有利于推动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市值管理是一个动态且持续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工作策略。

风险提示:制度迭代更新超出预期;资本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伪市值管理”监管超出预期。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4年11月28日发布的《市值管理的核心逻辑》

赵子健,资格证书编号:S0880520060003

徐   淋,资格证书编号:S0880523090005

王   佳,资格证书编号:S0880524010001

蔡   晨,资格证书编号:S0880123070146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