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湖南大学何清课题组Adv. Sci.: 超蕃基“双非”超吸附材料再立新功, 新识别机制助力黄金高效提取分离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5-03-12 10: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黄金作为最受推崇的贵金属之一,以其卓越的导电性、优异的延展性、化学惰性和耐腐蚀性而闻名。然而,当前的黄金提取技术往往依赖于复杂工艺、高能耗,并伴随有害废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亟需开发新型、可持续的黄金分离方法,在最大化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多种材料,通过萃取、吸附或沉淀等方式实现黄金的高效分离。然而,这些方法在选择性、可回收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亟待进一步优化与突破。

近日, 湖南大学何清教授课题组 报道了一种基于离散型共价有机超蕃笼( NAS-HBA ,图 1c )的非多孔非晶态( 双非 )超吸附材料( NAS )。该材料通过二球配位协同作用,实现了对线性二卤化亚金的超高效、超高选择性分离。与传统的多孔吸附剂相比, NAS-HBA 的金吸附容量高达 2750 mg g -1 ,即使在强酸性环境( pH 1-11 35.5wt% 的浓盐酸)及高浓度干扰离子的存在下,仍能保持优异的吸附性能。此外, NAS-HBA 可高效且高选择性地从实际样品(如电子废弃物、矿石原液、河水和海水)中吸附线性二卤化亚金,通过处理后,所回收黄金的纯度超过 99% 。该材料还具备良好的可回收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实际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图1. 黄金分离的作用机制。a)通过一球配位直接捕获Au(III)(已知机制);b) 通过二球配位直接捕获AuX 4 - (已知机制);c)本研究报道的黄金回收机制,即通过二球配位直接捕获AuX 2 - 。本研究发现,AuX 2 - 在第二配位层中的热力学稳定结合,能够抵消AuX 4 - AuX 2 - + X 2 这一分解反应的非自发性(吸能特性),从而有效推动该反应正向进行,加速金的分离回收。


当使用 NAS–HBA 的氯仿溶液对 NaAuBr 4 进行固液萃取时,成功获得了主客体复合物的单晶结构。单晶解析结果表明, NAS–HBA 通过二球配位模式结合线性 AuBr 2 分子(图 2a ),而其内部空腔则完全被 Br · 2H 2 O 复合物占据。在该结构中,每个 NAS–HBA 分子可直接与四个线性 AuBr 2 - 单元相互作用(图 2b ),而每个 AuBr 2 - 则通过多达 16 重氢键稳定在四个 NAS–HBA 分子之间(图 2c )。这种有序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最终构筑了一个 AuBr 2 - 介导的三维超分子有机框架( 3D-SOF )(图 2d )。与更稳定的平面型 AuBr 4 物种相比,线性 AuBr 2 - 的稳定性较差,因此能够成功捕获 AuBr 2 - 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 NAS–HBA 在黄金分离与回收中的独特机理。

图2. Br ·2H 2 O@ NAS–HBA ·2H + ·AuBr 2 复合物的单晶结构。a) 复合物的结构示意图;b) 一个Br ·2H 2 O@ NAS–HBA ·2H + ·AuBr 2 复合物被四个AuBr 2 离子包围;c) 一个AuBr 2 通过16氢键(绿色虚线,C/N─H···Br 短程作用力,距离 2.72 – 3.46 Å)与四个Br ·2H 2 O@ NAS–HBA ·2H + 复合物相互作用;d) AuBr 2 介导的三维超分子有机框架(3D-SOF) 结构。


在吸附实验中,将 4.0 mg NAS–HBA 浸入 4 mL NaAuBr 4 水溶液 (20 ppm) 中搅拌,仅 2 分钟金( )的去除率高达 99.9%( 3a) 。这一结果证明了 NAS–HBA 作为 双非 超吸附剂 (NAS) 具有卓越的吸附性能和快速动力学特性。吸附后,通过过滤收集复合物, SEM-EDS 结果显示金元素在复合物中均匀分布(图 3b )。 XPS 结果显示,吸附 1 min 后,复合物中的金主要以 Au )形式存在,同时伴有少量 Au ),随吸附时间的延长, Au )逐渐被还原成 Au 0 ( 3c) 。进一步采用离子色谱检测水溶液中的成分变化,发现在吸附的第一分钟内,溶液中溴离子浓度逐渐升高 ( 3d) UV–vis 光谱表明,吸附后的溶液中产生了 Br 3 物种 ( 3e) 。此外,吸附后复合物的 XPS 和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 Br 3 以及 AuBr 2 物种的形成 ( 3f-g) 。这些结果共同表明,在水溶液中吸附 NaAuBr 4 的过程中, AuBr 4 首先通过平衡反应: AuBr 4 AuBr 2 +Br 2 发生部分分解,产生微量的 AuBr 2 Br 2 ,其中 AuBr 2 NAS–HBA 通过二球配位协同作用吸附到固体中,与此同时, Br 2 继续与水溶液发生反应: H 2 O + Br 2 HBr + HBrO ,导致溶液 pH 降低,生成的 Br 进一步与 Br 2 反应生成 Br 3 。而在复合物中的 AuBr 2 物种则会进一步发生歧化反应: 3AuBr 2 AuBr 4 +2Au(0)+2Br 生成 0 价和三价金,推动整个吸附进行下一个循环,最终实现几乎完全清除金(图 3h )。

图3. NAS–HBA 直接吸附AuBr 2 。a) 时间分辨的金吸附效率。b) 吸附后的复合物的SEM-EDS分析。c) 高分辨率XPS对吸附过程的监测。d) 吸附过程中水溶液中溴离子浓度监测。e) 吸附后水溶液的UV–vis光谱检测。f) 吸附后复合物的Br 3d XPS表征。g) 吸附后复合物的拉曼光谱表征 h)吸附机制的总结。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NAS HBA AuBr 4 AuCl 4 具有较快的吸附动力学 ( 4a) ,其最大吸附容量高达 2750 mg g -1 (图 4b )。此外,该材料在 pH 1-11 范围内以及 35.5 wt% 浓盐酸条件下均表现出优异的耐受性 ( 4c)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强酸性环境中, NAS HBA 仍保持较高的吸附金能力,约 821 mg g -1 ( 4d) 。之后,进一步研究了竞争离子对 NAS HBA 吸附金的影响。随着溶液 pH 的降低, NAS HBA 的选择性逐渐升高,并在 pH = 1 时表现出超高选择性及优异的金清除能力(图 4e )。在 2 M 酸性溶液中,即使竞争阳离子或常见阴离子的浓度超过金离子 200 倍, NAS HBA 仍能维持显著的选择性 ( 4f-g) 。其吸附性能可与目前报道的多孔 MOFs COFs POPs 材料相媲美。此外,循环回收实验表明, NAS HBA 可通过硫脲和 K 2 CO 3 溶液实现再生与金的释放。经过 30 次循环,吸附性能未发生明显下降 ( 4h) 。回收的 NAS HBA 通过 1 H 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其结构的完整性 ( 4i) 。这些结果充分证明 NAS–HBA 具备优异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从复杂基质中提取黄金的极具潜力的候选材料。

图4. NAS–HBA 的金吸附性能。a) AuBr 4 - (绿色)和 AuCl 4 - (黑色)溶液(初始浓度 600 ppm)的吸附动力学曲线。b) 金吸附容量随初始浓度的变化关系,其中 Ce 表示吸附前溶液中 Au(III) 的浓度。c) pH 值对 NAS–HBA 吸附 AuBr 4 - 的影响。d) 盐酸浓度对金吸附容量的影响。e) 在 20 ppm NaAuBr 4 复合溶液中, NAS–HBA 在等质量的 Mg 2+ 、Al 3+ 、Cr 3+ 、Fe 3+ 、Co 2+ 、Ni 2+ 、Cu 2+ 、Zn 2+ 、Cd 2+ 和 Pb 2+ (以氯化物形式存在)竞争离子条件下的金吸附速率。f) 在含有 20 ppm AuBr 4 - 的溶液中,不同比例竞争阴离子(Cl - 、Br - 、NO 3 - 、SO 4 2- 和 PO 4 3- )存在时, NAS–HBA 竞争离子条件下的金吸附速率。h) 在循环吸附实验中, NAS–HBA 经过 30 个循环后的金去除效率。i) 经过 30 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回收 NAS–HBA 在 DMSO-d 6 溶剂中的部分 ¹H NMR 谱图(底部:新制备的 NAS–HBA ,顶部:回收 NAS–HBA )。


为了验证 NAS HBA 在金分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对其在多种真实体系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对象包括金催化实验室的催化废水、计算机 AMD CPU 、移动电话 PCB 、矿石浸出液、湘江水及黄海水。结果表明, NAS–HBA 在所有体系中均表现出卓越的金选择性和高效去除能力 ( 5a-f) 。此外,在金含量较高的手机印刷电路板( PCB )上进行了放大吸附实验。通过简单处理,成功回收 32 mg 纯度达 23.8 K 的黄金(图 5g–i ),进一步凸显了 NAS–HBA 在资源回收领域的可扩展性及环保应用潜力。

图5. NAS –HBA 在真实样品中的金分离性能。a) 含金催化废水的吸附实验;b) 计算机 AMD CPU 的王水浸出液;c) 手机印刷电路板(PCB)的王水浸出液;d) 金矿石的王水浸出液;e) 湘江废水(初始金浓度 C 0 = 10 ppb)的吸附实验;f) 黄海海水(初始金浓度 C 0 = 10 ppb)的吸附实验;g) 手机PCB 在 NBS/Py 体系下浸出的溶液;h) 扩大规模的 NBS/Py 浸出液中选择性金吸附实验;i) 经过煅烧处理后,从 h) 过程中回收的纯金颗粒图像。


总之,本文报道了一种一种超蕃基“双非”超吸附材料( NAS–HBA ),其通过二球配位的模型高效捕获线性AuBr 2 或AuCl 2 NAS–HBA 在复杂水生环境中表现出卓越的超痕量金选择性吸附能力,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2750 mg g 1 )、快速吸附动力学(40 s)、显著的选择性(> 99%)、优异的可循环回收性能(30次)和优异的pH耐受性。与传统多孔吸附剂相比,该材料在多种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更优的性能,验证了其可扩展性及环境可持续性,为高效黄金回收提供了新的策略。


Title: Ultra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Gold Separation via Second Sphere Coordination of Aurous Dihalide Using a Nonporous Amorphous Superadsorbent

Authors Wei Zhou, Xiao Cai, Yiyao Xu, Min Zhou, Jialian Li, Qiang Liu, and Qing He*

To be cited as: Adv. Sci. 2025 , 2501397.

DOI: 10.1002/advs.202501397

何清,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 创新人才。 2010 7 月于湖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2015 7 月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15 7 –2019 3 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 Jonathan L. Sessler 教授); 2019 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回国工作,任湖南大学化学系教授。主持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和新型功能材料,包括分子笼化学(超蕃化学与塔笼化学)、新型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先进超分子材料(非多孔非晶态超吸附材料、超分子离子传导膜)和超分子分离技术。在 Sci. Adv. Nat. Commun.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Sci. Adv. Energy Mater. Chem. 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Coordin. Chem. Rev. CCS Chem.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申请 / 授权专利 8 项。荣获 2025 年度“ 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国际学术奖。目前担任《四面体》( Tetrahedron )和《四面体快报》( Tetrahedron Letters )青年编委、《 Tetrahedron Chem 》客座编辑。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邃瞳科学云”直播服务


“邃瞳科学云”推出专业的自然科学直播服务啦!不仅 直播团队专业,直播画面出色, 而且传播渠道多,宣传效果佳。
“邃瞳科学云"平台正在收集、整理各类学术会议信息,欢迎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择优在邃瞳平台上进行线上直播,希望藉此帮助广大科研人员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自由、畅通地交流互动。欢迎老师同学们提供会议信息(会有礼品赠送),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商谈合作,均请联系18612651915(微信同)。


投稿、荐稿、爆料:[email protected]

扫描二维码下载

邃瞳科学云APP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美食菜谱大全  ·  家中摆放六种物品,打开财运大门!
8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你再不来, 我就要下雪了
8 年前
读书小分队  ·  这才是一个女人该有的精致生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