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日本一位又一位设计大师成长历程的“全日本最好看大奖”——JADGA平面设计大奖今年又如期而至,在获奖的一众作品里,涩谷克彦的蓝色线条组成的《希望》让我好奇而转去追寻背后的故事。这份“希望”来自坚持说出和平诉求的“广岛呼吁”活动,而这样的呼吁已经延续了36年。
疫情当下的我们也正处于一种需要呼吁的处境,
不以产出实物为目的的平面设计究竟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今天的探索或许能窥见其中奥义。
如今说起广岛,应该所有人跳入脑海的第一个词都是“原子弹”。1945年8月6日,为了加速二战结束,美国向广岛投放了第一颗原子弹,这天降灾难让10万人当场丧生。
由侵略战争引发的这场灾难让人们反省至今,战争带给人们身体的伤害更是一生的噩梦,呼吁和平义不容辞。
1983年起,JAGDA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与广岛国际文化基金会合作,每年选出一名志愿者去海外参与“Hiroshima's Spirit 广岛呼吁”的活动,以纯粹、中立的角度向全世界讲述“广岛精神”,极力呼吁和平,同年也会有
一位当时顶尖的设计师为此设计海报
,展览至世界各地。
1990年,这项活动因故中止,直到2005年才恢复如常,当年恰好是广岛原子弹爆炸60周年。截止2019年,这期间共诞生了22张承担着和平使命的海报设计,它们很轻,却沉淀着人类的希冀。这些海报的设计师大多是当时十分著名的设计师,但均自愿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义务设计了海报。
面对这样的灾难,冲在前方的往往是求死扶伤的医疗、物资等实体。但事件过后,随着时间的消磨,当这些本该永远铭记的东西慢慢模糊了身影,平面设计反倒徐徐向前,年复一年地留住记忆。
👀
1983年
Burning Butterflies 燃烧的蝴蝶
龟仓雄策
第一年的海报从JAGDA首任会长龟仓雄策先生开始,这位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曾设计了1964东京奥运会、1966大阪世博会、名古屋设计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LOGO,战后的日本重新向世界发声时,总有他的助力。
龟仓雄策反对在设计中卖弄异国情调,他笔下的日本独具东方审美,简洁而有力。《燃烧的蝴蝶》在他的作品中是少有的绚烂篇章,多彩的蝴蝶被核武器的火焰击落,灿如繁花,却是生命最后的惊鸿一现。龟仓雄策希望借这样壮丽的视觉引导人们将记忆拾起,在欣赏中沉沉思考。
1984年
鸟类的多样性 A Diversity of Birds
粟津洁
对应着前一年燃烧殆尽的蝴蝶,17只各色的鸟在下一年诞生,它们代表了各种不同世代的人们。每一只红的、黄的鸟其实细看均由多种颜色描绘而成,复杂、多样,画面里的“爱与和平”不只是为了人类而说,也是为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发声。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逐渐形成了重视简约构成和不对称的风格,粟津洁正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师。他喜爱浓重的色彩传达民族信息,也爱用有机线条穿插在画面中去塑造故事。这些喜好在这幅《鸟类的多样性》里足以见得。
尽管在我国鲜为人知,但粟津洁在当时是日本重磅级的大师,自《鸟类的多样性》后,也多次帮助日本设计迈向世界,于61岁时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奖,为其艺术贡献加以证明。
地球的主题很大,但福田繁雄画面里的信息却不多,视觉的落脚点很快就能抓住你的眼球。由线条编织而成的地球被人为地掰断了一块,我想,地球一定是痛苦的,就像此时身处地球上的人类的感受。
这不是福田繁雄唯一的“地球”,前前后后他以此元素创作过不少作品,环保、合作、反战等主题均有体现。他对和平的热爱,从他一生的作品里反复流露,其中最出名的《1945年的胜利》你一定见过。漫画的手法讽刺战争,子弹飞射回枪管,人类终将自尝恶果。
福田繁雄曾说:“我的设计不仅是对于日本人,或者是对于哪个地区的人,我希望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在看了我的设计以后,都能够明白,都能够知道,并且能够感到有乐趣。”这位幽默、乐观的设计大师的确做到了他说的,去翻翻他的人生经历,你也会感知到更多生活的快乐。
1986年
鸽子与孩子 Child with Dove
早川良雄
初看这幅作品还只觉得恰好踩中了审美点,再了解早川良雄当时已是年近70的老爷爷,不免有些感叹。
画孩子的人早已不再是孩子,却笔笔皆有孩童般的天真。
孩子永远是最纯真的意象,鸽子也是与和平联系得最紧密的动物,它们被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出来,辐射的范围和力度却又足够大。当手捧着鸽子的孩子立于眼前,被战争蒙蔽的心灵是否会重新挽回一丝怜悯。
早川良雄是与福田繁雄一起的日本初代平面设计师,也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合会的第一个日本成员,他擅长运用水彩、碳粉等材料来创作海报,手法清透又柔和,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诗意。
1987年
碎裂之光羽 Serene Flight Shattering in A Single Flash
永井一正
在1987年,鸟的意象再度出现,但此时只有翅膀在我们的视野里。发光的翅膀本应飞往更高的天空,却被迫碎裂开,羽毛散落空中。以接近写实的意象传递象征意义,正是这一时期永井一正的创作风格。
他的风格在这些年里多次变化,仿佛一部时代演变史,在2019年获奖的作品里,永井一正则用更抽象的手法去表达个中禅意,简单的笔触,不简单的意境。
1988年
一只白鸽 A Single White Dove
田中一光
1988年,白鸽再度登场,只是这只白鸽有着更明显的个人风格——田中一光。他那几何图形组成的《日本舞蹈》,几乎每个设计师都临摹过,人人所作皆不相同,谁能想到简单几个图形有着如此丰富的生命力。
在《一只白鸽》里,我们同样能看到图形的魅力,白色的异形图案层层叠加在一起,组合出一只圆润的鸽子,鸽子站立在核武器蘑菇云的背景上,其中含义,再直接不过。
1989年
广岛的穹顶 The Vault of Hiroshima
胜井三雄
这是80年代的最后一张海报,数字艺术的痕迹在其中可见端倪,设计师胜井三雄恰好是日本平面设计数字化第一人。在他的作品里,你会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色彩空间,渐变的、碰撞的色彩在胜井三雄的手里如鱼得水。
“广岛呼吁”第一阶段公开过的海报到此就告一段落了,而1990年的由石冈瑛子设计的海报也依然能被找到。插画里的米老鼠是由查尔斯·怀特三世(Charles White III)用喷枪绘制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在这里米老鼠象征着美国,他捂着眼睛,似乎也不忍心再看自己造成的灾难。在一场战争里,并没有哪一方受益,有的只是对参与双方无止境的精神与肉体伤害。
在第一阶段的海报里,几乎每一位创作者都是当时享誉至今的顶尖设计大师,进入21世纪后,设计师迭代,新起之秀又为了这份和平事业贡献出怎样的力量?一起来看看。
2005年
给和平一次机会 Give Peace A Chance
仲条正义
此时的仲条正义已为资生堂的《花椿》杂志奉献了近40个年头,给“广岛呼吁”的设计反而让他有机会放开手脚呈现一番自己的风格。
1997年、1984年、1997年的《花椿》杂志封面
画面的色彩简单、图形也不复杂,以元素的重复性强调观点,从《给和平一次机会》能看到仲条正义后期的个人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仲条正义的一位设计师友人片岡脩是广岛爆炸的幸存者,在爆炸后遗症的折磨中,带着对和平的祈愿,这位友人在1985年开始制作100张呼吁和平的海报。然而,还未等目标实现,59岁的片岡脩就去世了。在制作《给和平一次机会》时,仲条正义希望能在他的心中与逝去的友人的内心建立起联系。
在仲条正义2016年以“母亲”为主题创作的「Mother & Other」系列海报里,符号化的图案奇怪中带着可爱,明快的色彩与简单的线条充满了轻盈和嬉戏,创作者内心的幽默感呼之欲出。
在今年,他为资生堂洋果子店做的包装设计再度拿到JAGDA奖,满满的糖果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带回家。这位可爱的爷爷级大师,有机会我们再好好分享给大家。
2006年
金色的蝴蝶 Golden Butterfly
佐藤晃一
在古代,人们相信死者会转世为蝴蝶。2006年,蝴蝶意象再回视野,“广岛呼吁”的文字以弧形排列于蝴蝶翅膀之上,像绝妙的花纹。这只蝴蝶的形状是以桃山时期到江户早期名为「光悦本」和「嵯峨本」的出版物中的图案为原型,是设计师十分喜爱的形象之一。
海报顶部的蓝色渐变来源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木风景版画,画面中大部分的金色代表着天上的世界,美丽的蝴蝶则象征着广岛和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受害者的转世。蝴蝶试图捍卫的球体代表着我们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共同的星球——地球。
这幅作品看起来更像是上个世界80年代的出品,这也正是佐藤晃一作品的风格,犹如古典的诗歌。在他的作品里,日本传统文化以“幽”为美的特点被反复运用,这“幽”正是一种渐变的美感。
2007年
没有更多的广岛 NO MORE HIROSHIMA!
松永真
在这幅具有水墨感作品里,色彩极其简单,但我们能解读的内容却不少。中间的圆形像空洞的枪口,又像吞噬一切的无底洞,吞没了人们的悲伤。外层的水墨状的晕染痕迹像核武器爆炸后升腾起的烟雾,又像翻飞的巨浪。而作品名称“没有更多的广岛”也值得深思,一场战争就能令一个城市几乎消失,和平才能保护每一座城市。
“设计工作总是要积极、纯洁、正直和美丽。“这一直以来都是松永真的座右铭。但是在制作这次海报时,他决定将至今为止未曾表现出来的愤怒、悲伤和无力等感情倾注其中。
松永真发表于2001年的作品JAPAN“日本的疲倦?日本的疲倦?”与“没有更多的广岛”似乎一脉相承,若借此来看,呼吁广岛海报里的黑色圆形或许也可以理解为被战争黑暗蒙蔽的日本国旗。
2008年
市民的和平邮票海报 Citizen's Peace Stamp Poster
青叶益辉
这张海报是青叶益辉与广岛的公民一起制作的。参与者代表广岛、代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爱好者,按下了“和平”的印章,由此制作而成这张海报。
在青叶益辉的一生里,与和平相关的海报不在少数,他特别关注周围环境,关心社会里的人。在这幅作品里,我们不难忽视最下方的小图,三个NO组成的漏斗形与蘑菇云重叠在一起,他将对战争的反对表现得直白而有力。象征日本的红色太阳占据了画面中绝大部分空间,组成它的就是每一个广岛市民的“广岛呼吁”。
2009年
815,永远不会忘记的时间 A Time Never To Be Forgotten, 815
浅叶克己
怀表滴答滴答地走着,即使在那一天也正确地显示着时间。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广岛上空爆发出明亮的红光,随着这道闪光,道路上的一切都如这只怀表一般面目全非。
09年登场的浅叶克己正巧在二战时期出生,面对当时百废待兴的日本设计界和战时的惨况,他也许有更多心得。在浅叶克己的作品里,字体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是名副其实的书法达人,坚持每天早晨临摹一遍唐朝楷书碑帖,坚持了二十年,这份得来不易的坚持让他对汉字十分敏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海报风格已经足够现代化,这一年的海报插图由黒田征太郎所绘,文案由日暮真三所写。在黑田征太郎20年前发表的名为“忘掉不好的故事”的绘本著作里,爱与和平就曾被广泛宣传以期唤醒人们对战争的抵制。长友启典认为绘本里的内容是作为海报的最佳表现,便使用了黑田征太郎当时所绘制的图形,希望经由这些形态各异且各怀鬼胎的疯狗形象,隐喻人们内心的邪恶及战争欲望,将一切铺陈开给所有人,以此警醒。
长友启典与黒田征太郎都是在即将升入小学的年纪经历了战争,算是日本有二战记忆的最后一代。在他们看来,现在是他们把战争故事传给年轻一代的时候了。
2011年
一道灾光 A Flash of Catastrophe
远藤享
在这一年的3月11日,福岛核电站发生灾难,又是一次由核能源引发的惨剧,设计师远藤享在接到设计需求后,选择再度拜访广岛和平纪念馆。这是他第三次踏入这里,但紧张感依然是全新的,对生命的敬畏不会因拜访的次数而减少。当他拍摄纪念馆时,照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反应堆大楼的照片重叠,设计想法也油然而生。
以建筑本身作为设计创意,不能说有多创新,但当远藤享的孙女看到这幅作品,脱口而出“那是广岛和平纪念馆!”时,整个设计所要传达的思想却是恰好抵达了。
2012年
平和 Heiwa Ohashi
奥村靫正
截止当时,奥村靫正是所有设计师里唯一一个在战后出生的,没有切身感受过灾难降临那一刻的震天动地。接收委托之后,他走遍广岛市,最终决定以野口勇设计的和平大桥栏杆样式作为创作来源。
画下栏杆的草图,而后用6×6胶卷相机持续拍摄它直到日落,挑选照片,用印度墨水和细点画笔描摹大图。奥村靫正花了两周的时间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他认为只有在创作中不断叠加劳动力,才能取代对于“自我”的表达,这是战后一代设计师对于战争灾难的敬意。无需切身经历,但传承下来的和平精神仍然感染着新一代人,从这里,我似乎悟到了更深的设计的意义。
2013年
夏天的太阳眩光 Glare of the Sun in Summer
葛西薫
葛西薫的这张海报或许是近十年来传播最广的一张,多多少少都有见过,只是知其来历的人不多。这也是所有海报里用色最简单的一张了,但它的象征意义仍然深厚。
“刺眼的夏日阳光伴随着悲伤。我拿起白纸前的画笔,不假思索地画了这幅画。当我挥动画笔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感觉涌上心头,甚至让我有些无法继续画下去。”
对于阳光的向往,对于希望的仰望,或许就是受害者仍然坚持活下去的信心。这幅作品希望能让幸存者与受害者产生共鸣。一张没有阳光出现的画面,却让人仰头看见了希望。
他在总结《夏天的太阳炫光》时曾说:“对我来说,炎夏的阳光如此短暂,有无数难忘回忆。天空有时显得悲伤,许多人的面容渐渐浮现眼前。这张画画的是每个人,也是我自己。现在想想的话,也许像这样忘却自己的职业,回归自身时,也便也能够面对广岛了。”
在为广岛创作这些海报时,每一位设计师既是通过专业技能留住记忆的工匠,也是重新审视灾难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