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发挥太糟糕,德乌根本无法弥补内马尔的空缺;
2,队友过于依赖梅西,可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3,皇马以宽度致胜,持续创造1对1进攻机会。
即便抛开争议性判罚不谈,恐怕也没几个巴萨球迷会觉得这场超级杯首回合输得很不服气。
事实上,若非对手是皇马,若非下半场争议实在太多,或许不少巴萨球迷在经历上赛季被尤文温水煮青蛙一样活活泡死的痛苦后,应该对这种情况多少有点预期——皇马拥有近两年来欧洲足坛最成熟的团队,而巴萨则在一个团队转型期,遭遇了一次雪上加霜的核心球员流失。
至少就我所知,赛前多数舆论看好巴萨的理由并不在实力层面,而是“巴萨的风格有些克皇马”。
但仔细想想,这个“克”,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
穆里尼奥卸任后,安切洛蒂对阵巴萨只打出过一场好球,但剩下的比赛,或输或平,其实场面上都不怎么吃亏;
贝尼特斯被0-4血洗,与其说是战术安排不当,不如说是受迫于舆论,“被战术”了;
齐达内本场之前三度带队迎战巴萨,一胜一平一负,输的一场还是在少打一人的情况下扳平比分后又被梅西绝杀——这么一梳理,巴萨到底有多克皇马?很难说吧?
实际上,说巴萨克皇马,本身就是对两队实力的一种不自然的带有倾斜性的估计——只看齐达内时代,一胜一平一负的战绩还说被克,那就只能说明,参考皇马近两年的综合战绩,如果在对手身上讨不到便宜,那就只能拿风格相克来说话。
这种下意识的想法尽管对皇马的实力估计过高(比如皇马打拜仁,胜负只在毫厘之间),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队现如今的状态对比委实有些悬殊。
今晨的比赛,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将这一现状暴露了出来。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
【球到德乌脚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首先,进攻端,内马尔留下的空缺实在太大。引援之前,恐怕很难以原体系弥补。
这次进攻很能说明问题:
尽管机会不算特别好特别难得,但说球队在前场多余的两次倒脚让这次进攻胎死腹中,恐怕也没有太大的异议。
问题在哪?内马尔离开导致球队在前场缺少了重要的发动机。
不得已之下,全队都只能仰仗梅西一个人——注意,这里的“仰仗”是依赖而非简单的依靠。
来看静态图:
当拉基蒂奇持球时,皇马的后卫线正常防守,中场线则基本上绕着梅西在走。
拉基蒂奇此时至少有3个选择,除了横传梅西之外,他可以直接分球给右边路的比达尔,也可以干脆尝试过顶球斜传找德乌洛费乌。
然而他最终的选择是横传给梅西。
梅西更干脆,再一脚传回来。然后拉基蒂奇再分边——搞毛?多出来这两脚短传是专门给皇马球员回防时间?非得梅西回传给你,你才知道可以直接分边的么?
而当球发展到左边锋位置上,也就是此前内马尔、如今德乌洛费乌的区域时,巴萨的进攻就可能会出现噩梦一般的停滞。
比如这次:
一次非常不错的反击机会,球到了德乌洛费乌脚下,带了两步,然后……没有然后了。
我不是黑他,事实上如果看静态图的话,问题也不全出在他一个人身上。但是巴萨过去3年的体系,就是一个必须依赖前场的体系。
换言之,当前场球员的能力变得不那么靠得住的时候,整个体系的运转效果都会受影响。
来看静态图:
当德乌洛费乌持球时,苏亚雷斯在远端,梅西则在中路插上,阴影部分的两个人呢?中路的拉基蒂奇停下了,边路的伊涅斯塔也没有套边的意思。
也就是说,德乌洛费乌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传球找人群中的梅西;要么是自己持球下底。
后者是内马尔常做的,可德乌做不到,于是只能传给梅西,然后被断。
拉基蒂奇和伊涅斯塔的选择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过去三年里,巴萨的中场们就是这么踢的。
进攻过渡阶段,他们会完成得非常好;但到了进攻实际展开的时候,绝大多数工作都会交由MSN包办。现如今内马尔离队,进攻端的重要发动机没了,整个体系就得想办法变。
类似的窘境在反击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梅西在中路转身直传,传得很漂亮,然而德乌洛费乌向中路的带球使得整个进攻都慢了下来。快攻,由此变成了阵地战。
当然,以内马尔的标准要求德乌洛费乌不现实。寻找下一个内马尔很难(或许会是登贝莱),
但用现有的人员,能不能适当地弥补这个空缺呢?
【无球进攻,德皇做得更差】
假定433的常规阵型不变(忘了恩里克的3313吧,那本身就是透支体能的搏命打法,无法长期使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还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只要德乌洛费乌在无球方面多下点功夫,多往禁区里跑两步。
比如这次:
巴萨的这次进攻很有威胁,但有没有觉得缺了点什么?
不是皇马的后卫厉害,是巴萨的这种打法本身就有点过于要求高精尖了,皇马的后卫,只是胜在瞬间人多而已。或者反过来说:巴萨的问题在于人太少了。
来看静态图:
当梅西持球时,皇马依旧祭出“死贴梅西”的防守策略:后卫线基本上老老实实待着,中场4人则直接围剿梅西。
围剿成功了吗?很遗憾,没有。梅西沿红色箭头成功分球到边路。
于是,场面变成了这样:
中场4人开始分散,但原则上并没有放弃包围梅西。克罗斯等人向边路的移动速度并不快,而拉基蒂奇同苏亚雷斯、比达尔之间的三人传切配合也相当娴熟。到此为止,巴萨的进攻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下一幕即将到来:
比达尔按照常规套路下底,成功。苏亚雷斯插上抢前点,没问题,梅西在中路高速插上,也很及时。然而——后点呢?卡瓦哈尔身边可是空无一人啊!
总结一下,梅西持球吸引包夹,梅西分球,梅西高速插上,然后……再一次,没有然后了。
德乌洛费乌持球单挑卡瓦哈尔不好办,无球状态下切进禁区总可以吧?
可是他什么都没做。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下半场,德乌洛费乌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来看静态图:
进攻发起时,巴萨已经拥有非常开阔的空间了。
梅西在蓝色圆圈中,盯防他的是科瓦契奇;而比达尔、布斯克茨、苏亚雷斯和德乌洛费乌4人一字排开,基本上对皇马后卫构成了单挑的局面。
然而德乌洛费乌在干嘛呢?他在大禁区角上什么都没做。卡瓦哈尔由此可以放心地投身于中路补防中。
当边路传中时,巴萨在禁区内居然又是只有2个接应点,注意其中的一个是靠下阴影中的梅西,他可是带着科瓦契奇一路跑过来的。
德乌洛费乌在大禁区线的那个位置能干嘛呢?什么都干不了,他只能等第二点。
德乌打不出来,巴萨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进攻问题了呢?当然不是,在C罗打入再次超出一球之前,巴萨又有一次相当漂亮的进攻配合,
这一次他们的策略是——大举增加进攻人数:
上面这幅gif动图是皇马反击之前巴萨的进攻。最终拉基蒂奇持球被断,不过这次反击的战术至少是打成了。
来看静态图:
进攻发起时,皇马中场继续围堵梅西,只不过由4人变成了3人而已。
效果如何呢?非常糟糕,梅西很轻松地就按照他所能选择的最具威胁的传球线路,传出了一脚过顶球,直接找到了苏亚雷斯。
于是,对梅西的逼抢宣告失败,皇马的中场防线被彻底绕过。
而此时,左路的丹尼斯-苏亚雷斯和阿尔巴同时进入禁区,中路的拉基蒂奇也迅速插上,而居左的中前卫罗贝托则跑到了拉基蒂奇身边寻求近距离配合。
看看这次进攻巴萨在禁区内投入了多少人?算上苏亚雷斯,足足5人。
那么他们是不是留了5个人防守?当然不是,因为在这5人身后,还有一个基本不参与防守的梅西。
也就是说,这次进攻尽管威胁极大,但却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一旦皇马中前场得球反击,他们所面对的将很可能是只有3、4个人的防线。
C罗不就是这样获得了和皮克单挑的机会吗?
【皇马拉开宽度,强行1对1,巴萨竟一再上钩】
上述只是说了巴萨在进攻端的问题,这似乎不足以解释他们为何丢了3个球。但是,
如果你把两队的表现做一对比,就会发现皇马只不过尽最大可能把巴萨在进攻端的错误给规避了而已。
除了两次反击,他们在阵地战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拉开前长宽度,为前场球员创造1对1的空间。而巴萨,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钩了。
这是皇马全场最好的机会——远比皮克的乌龙以及两次反击世界波要更好。除了阿尔巴最后的回身堵抢眼之外,巴萨的这次防守几乎一无是处:
首先,当克罗斯持球时,伊涅斯塔选择了不紧不慢的上抢,这种上抢毫无力度可言,想断下克罗斯的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