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国图智研究院
海国图智研究院,定位于新型、独立的国际关系社会智库,诚愿以热点资讯、原创评论和深度报告等优质学术产品,服务于全球化背景下“开眼看世界”的中外读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海国图智研究院

【2025年2月】美国政治与外交大事记

海国图智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5-03-04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美国经济




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1月CPI重回“3时代”。

来源:路透社


3日,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此前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在白宫会面,讨论了DeepSeek项目及收紧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问题。报道称,此次会面安排在DeepSeek引发美国科技界震动之前,特朗普认为中国企业崛起意味着美国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低成本的人工智能选项。英伟达发言人声明称,公司很高兴有机会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政策,并称双方讨论了强化美国科技及人工智能领导的重要性。

7日,劳工统计局公布特朗普重回白宫后的首份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为14.3万人,此前经济学家预期在17万人左右,失业率意外跌至4%,预期为4.1%。1月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4.4万)、零售(+3.4万)和政府工作(+3.2万),整体增长水平略低于2024年的平均值16.6万。与此同时,去年12月数据从25.6万上修至30.7万,11月数据从21.2万上修至26.1万。两个月相加合计上修了10万人。

12日,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全线超预期,环比上升0.5%,创下2023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同比涨幅达到3%,时隔7个月重返“3时代”。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3%,高于预期的3.1%;1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4%,为2024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高于预期的0.3%。数据公布前,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利率应该降低,这与即将到来的关税是相辅相成的。而在该CPI数据发布后,特朗普再度发文:“拜登通胀上升!”

18日,国会参议院以51票赞成、45票反对的结果确认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为美国新一任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曾担任金融服务公司坎特·菲兹杰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首席执行官,一直支持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卢特尼克的发言人表示,他已辞去坎特·菲兹杰拉德的职务。商务部目前负责一项近530亿美元的补贴计划,以刺激美国半导体产业,卢特尼克曾表示这是一笔“极好的首期付款”,但必须审查投资。此外,卢特尼克已保证将出售他的商业资产,他的财务披露声明显示,他在800多家企业和其他私人组织中担任职务。



美国安全与外交




28日,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会面,但两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随后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美乌未能签署矿产合作协议。

来源:Getty Images


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于当日早上下令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袭击策划者以及他在索马里招募和领导的其他恐怖分子进行精确军事空袭。特朗普表示,该袭击在没有以任何方式伤害平民的情况下进行,杀死了许多恐怖分子。特朗普称,美国将对“伊斯兰国”(ISIS)和所有其他袭击美国人的人迅速采取行动。

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当天签署关税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关税暂定4日生效。白宫方面表示,如果对美方关税进行报复,美方可能加大关税力度。

1日起,美国政府对外援助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陷入混乱局面。1日,其官网开始无法访问,其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的账户也已下线。2日,特朗普和美政府效率部负责人、企业家马斯克(Elon Musk)开始对该机构轮番“炮轰”,特朗普称该机构“由一群激进的疯子掌管”,马斯克则抨击其为“犯罪组织”。3日,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宣布自己出任该机构的代理署长。这一变动被媒体解读为国际开发署实际上已被美国国务院接管。该机构也发布通知称,从美国东部时间2月7日23时59分起,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直接雇用人员将处于“行政休假”状态,仅少数指定人员除外。对于目前派驻海外的人员,该机构正在制定计划安排他们在30天内返回美国。

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禁止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提供任何资助,并要求审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等机构的对美立场。6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表示,截至2025年1月1日,美国作为人权理事会成员的任期已结束,美国无法从其已不再属于的政府间机构中“退出”。声明指出,作为一项原则并秉持人权理事会所倡导的多边对话精神,人权理事会欢迎并鼓励所有成员和观察员积极参与人权理事会各项工作。

4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在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声称,美国将“接管”加沙地带并在此开展工作。“我们将拥有(加沙地带)并负责拆除该地所有危险的未爆炸弹和其他武器,铲平损毁的房屋,并将创造一个为该地区人民提供无限就业和住房的经济发展项目。”特朗普还声称,当前居住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应该被迁往别国安置。特朗普同时表示,不排除向加沙地带部署美国军队。

5日,美国务院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国政府船只现在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这将为美国政府每年节省数百万美元。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同日发表声明,否认让美国政府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6日,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美方日前有关美国政府船只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声明“完全错误且不可接受”。穆利诺说,巴拿马不会接受基于错误信息的外交政策,不会在谎言和错误信息的基础上处理与美国的双边关系。他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务院的声明,并要求美国政府予以纠正。

5日。据美媒报道,为了执行特朗普有关缩减政府人员的指令,美中央情报局(CIA)向联邦人事管理局(OPM)发送了一份邮件。因为工作疏忽,这封记录了大量情报人员身份信息的邮件没有加密,导致不少CIA特工正面临身份被曝光的风险。美媒称,这些人中就有CIA针对中国招聘的情报人员。由于联邦人事管理局要求各部门汇总人员信息,CIA向其发送了一份本部门仍处于试用期的情报人员名单,这些人的名字和姓氏首字母均显示在了邮件中。报道称,CIA的试用期可长达数年,这意味着其中许多人正从事相当敏感的情报工作。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民主党籍资深议员希姆斯(Jim Himes)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认为这次“邮件泄密”是因为工作疏忽造成的,是一个“本可避免的安全风险”。

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声称,巴以冲突结束后,加沙地带将被以色列转交给美国。特朗普当天在他创办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帖作出上述表态。他还声称,加沙地带重建过程中,“不需要美国士兵”维护地区安全。

6日,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对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实施制裁,理由是该法院针对美国和以色列“采取非法且无根据的行动”。行政令称,美国将让与国际刑事法院“侵犯行为”相关人员“付出代价”,包括没收房产及财产,以及禁止国际刑事法院人员、代理人及其直系亲属入境美国。7日,国际刑事法院发表声明,谴责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对该法院实施制裁,欧盟和荷兰等也对这一决定表示遗憾和担忧。

7日,特朗普表示,他计划于10日或11日宣布对“许多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特朗普表示:“我将宣布有关互惠贸易的事,目的是让我们和其他国家得到平等对待。我们既不要求更多,也不接受更少。”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将针对哪些国家实施这一措施。特朗普还暗示,互惠关税可能会代替他在竞选期间所提出的10%-20%的普遍进口关税计划,后者曾是其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他还表示,正在考虑特别针对汽车征收关税。

7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多伦多举行的加拿大-美国经济峰会上表示,特朗普关于吞并加拿大使之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威胁是真实的。特鲁多强调,加拿大需要在短期内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做出战术回应,同时制定长期策略以应对不太合作的美国。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表示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特鲁多曾于1月9日表示,特朗普抛出“吞并加拿大”的言论是在用“障眼法”,目的是转移外界对他打算向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的注意力。

7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在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日本制铁公司已放弃早前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转而寻求对美钢进行大规模投资。当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向日本产品加征关税时,特朗普表示,他将于下周宣布美国对别国征收“对等关税”,未明确对象是否包括日本。他指出,将采取措施消除当前美国对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日本将很快开始以“创纪录的数量”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两国正在讨论合资建设一条贯穿阿拉斯加州的管道,将北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与南部的港口连接起来。

7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时表示,他并不急于实施“接管”和重建加沙的计划,并将该计划描述为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一笔“房地产交易”。此前,国际社会多方已谴责这一计划,认为该表态违反国际法,“不可接受”。特朗普当天表示,该计划“尚未经过审议”,声称“美国会将其视为一笔房地产交易。我们将成为世界这一地区(指加沙地带)的投资者,不急于做任何事。”特朗普坚称,美国对加沙的投资有助于创造和平,“我们不希望看到所有人都搬回来,然后在10年后再次离开。我们希望看到稳定,而这将给该地区带来稳定。”

8日,据《纽约邮报》报道称,特朗普7日在接受该报专访时透露,他“已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试图通过谈判结束乌克兰危机”。当被问及他和普京通话多少次时,特朗普说,“最好不要说。”9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回答该报提问时“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普京是否与特朗普通话。佩斯科夫称,随着美国政府逐步开展各项工作,俄美之间出现许多“经不同渠道进行的沟通”,“我个人可能不知道一些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认。”

7日,特朗普发布行政令,称美国将停止对南非提供任何援助或支持。在行政令中,美方称南非近期颁布的《征用法案》“公然漠视公民权利,使南非政府可在不予补偿的情况下强制征收南非白人少数族裔的农业用地”,美国将停止对南非提供任何援助或支持,并将优先向因种族歧视受害的南非白人提供人道主义救济,包括通过“难民入境计划”接纳和安置他们。8日,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发表声明表示,该行政令的基本前提“存在事实性错误”,且忽视了南非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的沉痛历史。1月23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签署新的《征用法案》,明确了政府可在符合公共利益的条件下征收土地,并依据该国宪法规定了与土地所有者协商和补偿的程序。特朗普于本月2日曾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南非正在“没收土地”,对待某些阶层的人“非常恶劣”,并威胁美国将对此采取行动。

9日,特朗普表示将于10日宣布对所有钢、铝进口加征2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关税将适用于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铝进口,但尚未透露关税何时生效。如果此次政策落实,加拿大和墨西哥将受到较大影响。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是美国进口钢铁的前三大来源国。特朗普曾在第一个任期内对进入美国的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入美国的铝征收10%的关税,但后来给予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英国等几个贸易伙伴免税配额。

9日,特朗普表态称,他将加沙地带视为一个“巨大的房地产地块”,正致力于“购买并拥有加沙地带”,并可能准许中东其他国家重建加沙地带的部分地区。特朗普在乘坐“空军一号”前往新奥尔良观看“超级碗”比赛途中对记者表示,“我致力于购买并拥有加沙。至于加沙重建,我们可能会将部分地区交给中东其他国家来建设,其他各方也可以在我们的支持下进行重建。但我们致力于拥有它,拿下它,并确保哈马斯不会回到(加沙)。” 特朗普补充称,“(加沙)没什么好回去的了,这个地方是拆迁现场,留下的东西都将被拆除。一切都将被拆除。”报道称,特朗普还表示,对部分巴勒斯坦难民进入美国持开放性态度,但将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此类诉求。

9日,特朗普在媒体播出的一段采访中称,他对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态度是“认真的”。福克斯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询问特朗普是否真想吞并加拿大,特朗普回答:“是的。我认为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会更好,因为我们每年在加拿大损失2000亿美元。我不会让这种事(继续)发生。”

10日,白宫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消息称,特朗普当天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此外,最新措施还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这意味着对铝关税从此前的10%提升至与钢铁关税一样的水平。特朗普在签署文件时称,此举将帮助钢铝产业和流失的就业岗位“回到美国”,并称关税“不会有例外”。特朗普还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他声称,美国需将关税提升至与其他国家相同的水平。

11日,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进行了通话。通话后,阿尔巴尼斯宣布,特朗普考虑豁免对澳大利亚征收钢铝关税,而特朗普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证实了该说法。据阿尔巴尼斯所述,他在通话中就美国豁免对澳大利亚征收钢铝关税列出了一系列理由。阿尔巴尼斯强调,美国从杜鲁门政府时期开始就对澳大利亚保持贸易顺差。澳大利亚产品在美国进口钢铁中仅占1%,进口铝仅占2%。他还提到了澳大利亚在美国的投资,指出澳大利亚博思格钢铁公司是美国第五大钢铁制造商,在美国投资超过30亿美元。阿尔巴尼斯称,在通话后,特朗普同意从美澳两国的利益出发,考虑豁免对澳大利亚征收钢铝关税。

11日,因贩毒指控被俄罗斯判处14年监禁的前美国使馆雇员福格尔(Marc Fogel)被俄方提前释放,美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的私人飞机当天载着福格尔离开俄罗斯返回美国。特朗普当天向俄总统普京表示感谢,并称这可能对结束俄乌冲突发挥重要作用。当被问及美方是否给了俄罗斯“任何回报”时,特朗普停顿了一下,然后回答说:“没有很多。不,他们很好。”福格尔曾是莫斯科一所英美学校的教师,此前曾在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工作。他于2021年5月失去外交豁免权。同年8月,福格尔与妻子从纽约抵达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后被拘留,海关人员在他们的行李中发现了大麻和大麻油,随后他因走私和持有毒品被俄罗斯一家法院判处14年监禁。

12日,美国海军证实,海军一架电子战飞机当天在加州南部的圣迭戈附近海域坠毁,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美海军在一份声明中说,一架隶属于第135电子攻击机中队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当地时间10时15分左右坠毁在圣迭戈湾水域,两名飞行员从水中获救后被送往附近医院接受医疗评估。EA-18G“咆哮者”是美海军使用的一种电子战飞机,专门用于电子攻击任务,旨在干扰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从而削弱敌方的防空能力。

12日,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通话时间长达约一个半小时。通话中,普京表示,需要消除乌克兰危机的根源,赞同特朗普有关可以通过谈判实现乌克兰危机长期解决的观点。特朗普则表示,应迅速结束俄乌冲突。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双方同意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他将立即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报与普京通话内容。美俄两国元首在通话中同意组织两人的会晤,普京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在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当天还就乌克兰“入约”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切实际”。

12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表示,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是“不现实”的,美国不认为应该通过乌克兰加入北约来保障乌未来安全。赫格塞思当天在北约总部举行的“乌克兰防务联络组织”会议上说,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执迷于这个“虚幻”的目标只会让战争持续更久,造成更多苦难。赫格塞思称,美国不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谈判解决俄乌冲突的一个“现实结果”。任何持久的和平协议都必须包括能够保证战争不再爆发的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而欧洲的军队应该成为确保战后乌克兰安全的主要力量,美国军队不会参与其中。

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当天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双方重点讨论了在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可能性。泽连斯基说,特朗普在通话中分享了他与普京通话的细节。特朗普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与泽连斯基的交谈“进行得非常顺利”。泽连斯基与普京一样“希望实现和平”。

12日,由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家情报总监人选图尔茜·加巴德(Tulsi Gabbard)在国会参议院人事案表决中涉险过关,于当天就职。在当天举行的参议院表决中,加巴德以52票支持、4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表决,共和党人除前参院领袖麦康奈尔外均投下赞成票,民主党人则全数反对。先前两党多名人士反对她出任这一统领18家情报机构的重要职位,理由包括她从未就职于情报机构,没有在政府机构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加巴德在就职后表示,美国人民对情报机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机构被武器化和政治化,她承诺将让情报界重新聚焦于情报工作。

1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到访乌克兰首都基辅,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会见,游说乌方向美投资者开放矿产资源开采权。他会后告诉媒体记者,美乌这笔矿产资源交易将在俄乌冲突结束后为乌方提供“一张长期的安全盾牌”。泽连斯基强调:“我们讨论的是联合开采这些矿。”

13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备忘录时称,“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征收对等关税,这意味着无论其他国家向美国征收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征收相同的关税,不多不少”。备忘录说,美国的政策是要“减少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并解决与外国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备忘录并未就“对等关税”征收时间进行具体说明。

13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当天特朗普对记者表示,今年起,美国对印度军售数额将增加数十亿美元,“我们还将为最终向印度出售F-35隐形战斗机铺平道路”。不过,特朗普也对印度的关税措施表示不满,声称“这些关税限制了我们进入印度市场……真是个大问题。”他说,“印度(对美国)收取多少(关税),我们就(对印度)收取多少。”特朗普表示,他已同莫迪开始就一项可能于今年晚些时候完成的重大贸易协议进行磋商,使两国经济关系恢复“公平与互惠”,并让美国成为印度采购石油和天然气的“头号供应商”。

13日,特朗普表示,希望俄罗斯重返七国集团(G7),并称俄罗斯被“开除”是个错误。特朗普表示,“我非常希望它(俄罗斯)回来。我认为把它赶出去是一个错误。看,这不是喜欢或不喜欢俄罗斯的问题。这是‘八国集团’的问题。”特朗普还表示,如果俄罗斯没有被G7排除在外,俄乌冲突“很可能”就不会爆发。作为今年G7主席国的加拿大,尚未对特朗普的表态作出回应。2014年3月26日,七国集团召开紧急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将俄罗斯从八国集团除名。

14日,副总统万斯(JD Vance)代表美方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讲话,就民主、移民等问题抨击欧洲,在会场引发震动。万斯声称,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其内部,“欧洲正逐渐背离它一些最根本的价值观”。他对德国移民政策提出批评,点名批评欧盟委员会、瑞典以及美国“非常亲密的朋友”英国。在被问及对万斯讲话的看法时,特朗普称其“非常出色”且“广受好评”。美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万斯讲话视频并配文字:“让欧洲再次伟大!”

2月14日,美国副总统J.D. 万斯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

图源:约 翰内斯·西蒙/盖蒂图片社


14日,副总统万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在德国慕尼黑会面。万斯称,双方就结束俄乌冲突相关问题进行了“良好的对话”。万斯表示,美国的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持久和平,美乌双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进行更多对话。国务卿鲁比奥和美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Keith Kellogg)一同参与了会面。

15日,美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是乌克兰问题谈判的两个主角,美国将充当中间人。当被问及“欧洲能否出现在谈判桌上”时,凯洛格说,“我是很现实的人。我认为这不会发生。”在会议的后续活动中,凯洛格试图安抚欧洲方面,称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利益没有得到考虑。16日,国务卿鲁比奥试图淡化将欧洲和乌克兰排除在谈判之外的担忧,他表示,谈判进程尚未正式开始,美国正在观察俄方的态度。如果谈判取得进展,乌克兰和欧洲将被邀请参加“真正的和谈”。

15日,国务卿鲁比奥、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与韩国外长赵兑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三方会谈。三方在会谈后的声明中,重申三国及更广泛印太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的共同承诺,并誓言采取果断行动应对威胁、增强经济韧性并促进共同利益。声明中还包括“对台湾有意义参与适当国际组织的支持”等内容,是美日韩会谈声明中首次纳入。

15日,七国集团(G7)外长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国务卿鲁比奥参加此次会议。会后七国集团成员表示,致力于为乌克兰达成持久的和平协议,并继续共同努力为乌克兰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G7轮值主席国加拿大主持会议,加拿大外长乔利在会后表示,“我们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将继续对俄罗斯施加最大压力。这是七国集团的明确承诺。”

16日,特朗普称,他将“很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沙特阿拉伯会晤。特朗普当天在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对媒体说:“没有确定时间,但可能很快。”有记者追问两人会晤是否将在本月举行,特朗普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重复“很快”,称美俄团队正就此进行商谈。关于此前与普京通话一事,特朗普称,“我们谈了很久,谈得很艰难”,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也同普京进行了约3小时的会谈。当记者询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否将参与乌克兰问题谈判时,特朗普回答称:“是的,他将参与。”

16日,国务卿鲁比奥从德国飞往中东,访问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开启就任国务卿以来首次中东之旅。当天他到访首站以色列,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并共同出席记者会,其间表示,只要哈马斯作为“统治、治理(加沙地带)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力量存在,和平就变得不可能”,哈马斯“必须被清除”。同日,美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第二阶段停火谈判“绝对会开启”,他与内塔尼亚胡及谈判斡旋方埃及和卡塔尔官员展开了“非常富有成效的”通话。威特科夫透露,即将获释的以方人员包括19名以军士兵,据信“都还活着”。

1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证实,俄美双方预计将于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晤,讨论乌克兰问题等内容。俄美会谈双方也于17日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根据美国方面此前公布的消息,前往沙特的美方代表包括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沃尔兹(Michael Waltz)以及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等人。稍早前,鲁比奥已抵达利雅得。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当天表示,俄罗斯与美国即将在沙特举行的会谈将讨论如何就启动乌克兰问题谈判达成一致。

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在欧洲多国领导人举行乌克兰问题紧急会议后,他先后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马克龙没有透露通话内容,但表示,他们“寻求在乌克兰实现有力、持久和平”。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必须结束其军事行动,同时“必须为乌克兰人提供有力、可信的安全保障”。另据法国总统府发布的消息,马克龙当天在紧急会议开始前与特朗普进行了电话交谈,通话持续了大约20分钟。

18日,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会谈持续了约四个半小时。这是美俄双方自2022年2月俄军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美国随后对俄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以来,双方最高级别外交官的首次面对面会谈。国务卿鲁比奥会后向外界表示,此次会谈是结束乌克兰危机的第一步,会谈整体是“好的”。鲁比奥称,工作仍在继续,目标是公平、持久、可持续地结束俄乌冲突。鲁比奥表示,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首先,双方同意建立磋商机制,解决双边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其目标是采取必要措施,使两国外交使团的运作正常化。其次,双方同意任命各自的高级团队,着手努力以持久、可持续且为各方接受的方式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第三,双方同意为未来在共同地缘政治利益问题及经济和投资机会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这些合作将随着俄乌冲突结束而出现。第四,与会团队承诺将保持接触,确保以及时和富有成效的方式推进谈判进程。、

18日,就美俄刚结束的高级别会谈,特朗普表示,美俄代表“谈得非常好”,同时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开始了”这场流血冲突,敦促乌克兰举行大选。特朗普还称,他“完全不反对”欧洲维和部队驻扎乌克兰。特朗普称,“我认为我有能力结束这场冲突,我认为进展顺利。但今天我听到有人说,‘哦,我们没有被邀请’。”特朗普此处指的是泽连斯基。他说:“你在那里待了三年。你应该在三年后结束它(冲突)。你最开始就不应该开始它。你本可以达成协议。”特朗普还表示,他“很可能”会在二月底之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当被问及他是否已确定日期时,特朗普没有做出回答。

18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他将于4月2日正式宣布这一关税措施。特朗普当天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召开媒体发布会时称,针对药品和芯片等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将初步定在25%左右,并将在一年内“大幅提高”。特朗普称,关税将促使企业回到美国,如果在美国境内设厂,关税将是零。他说,一些大企业已经向他表示,由于美国在关税、税收、激励措施方面的经济政策,这些企业“希望回到美国”。

19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表示,美军北方司令部司令格雷戈里·吉洛特(Gregory Guillot)和墨西哥国防部长特雷维利亚最近会面,讨论美墨边境安全合作问题,促成了双方就边境合作活动制定和签署联合谅解声明。声明表示,双方同意在各自边境一侧进行协调巡逻,加强信息共享,并建立即时通信方法。该协议强调,两国将尊重对方的主权。声明称,双方希望协议将有助于在各个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对话和更详细的协调,以确保边境的共同安全。

1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抨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其为“独裁者”,并警告他“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泽连斯基说服美国投入3500亿美元,卷入一场无法获胜、本就没有必要爆发的战争……美国比欧洲多花了2000亿美元,欧洲的资金是有保障的,而美国却一无所获。”此外,特朗普还在文中称,泽连斯基拒绝举行选举,“他在乌克兰的民调支持率很低”。针对特朗普的言论,泽连斯基则表示美国“正在帮助普京摆脱多年的孤立”。对于所谓他“仅有4%的支持率”的说法,泽连斯基称,这表明“特朗普生活在俄罗斯的虚假信息中”,这一数字“就来自俄罗斯”。

19日,美政府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会见了到访的凯洛格,但会谈细节目前尚未透露。乌克兰总统办公室说,应美方要求,双方会面后不会举行联合记者会。此外,凯洛格还与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以及乌情报官员等展开了密集会谈。

19日,特朗普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正式访问乌克兰期间受到粗鲁对待,他也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闭关睡觉,无法谈成协议。特朗普对记者表示:“贝森特真的到了乌克兰,却遭到相当无礼的对待,因为他们基本就是对他说‘不’。”他称,“泽连斯基正在睡觉,无法见他。”特朗普还表示,贝森特坐了几个小时火车,冒着危险到访基辅,要与乌方签署一份文件,最后却空手而归。“他们不肯签署文件。”

20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国可能会为达成俄乌冲突相关协议而调整对俄罗斯的制裁。贝森特暗示,在有关俄乌冲突的谈判中,美国准备根据俄罗斯的谈判意愿加大或减少制裁。此外,贝森特驳斥了有关美政府可能重新评估黄金持有量以减少美国借贷需求或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资金的猜测。

20日,一架从日本东京羽田机场计划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美国航空公司波音787-8客机(航班号AAL 170),在太平洋上空飞行过程中,一扇客舱门出现异常声音,客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据悉,客机在日本时间当天19时40分左右返回并降落在羽田机场。

21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解除查尔斯·布朗(Charles Q. Brown)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职位,并提名空军中将丹·凯恩(Dan Caine)为下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朗普表示,感谢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为美国40多年的奉献,“他是一位优秀的绅士,杰出的领导者,我祝愿他和他的家人未来一切顺遂”。“今天,我很荣幸地宣布,我提名空军中将凯恩为下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朗普写道,“凯恩是一位出色的飞行员、国家安全专家、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拥有丰富跨部门及特种作战经验的 ‘战士’。”

21日,特朗普表示,已“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矿产协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表示,乌美两国官员目前正在起草相关协议,他希望这项协议能带来“一个公平的结果”。早前,美国向乌克兰提出一份所谓“稀土换援助”的矿产合作协议,本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访问乌克兰时向乌方提出协议草案,泽连斯基曾表示,美方提出的矿产方案不够明确,“唯一明确的部分是乌克兰必须交出50%的矿产资源”。而贝森特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他保证,乌克兰将签署一份价值5000亿美元的协议移交乌克兰矿产开采权,但目前尚未签署。

21日,特朗普表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前往乌克兰试图达成一项获取乌克兰矿产的协议是“浪费时间”。特朗普还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否出席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会议“并不那么重要”。

23日,美国航空公司从纽约飞往印度首都德里的AA292航班在飞过里海上空时,因收到炸弹威胁,改变航道飞往意大利首都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据悉,飞机上载有285名乘客,机型为波音787。

24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三周年,当天联合国大会召开就乌克兰问题的紧急特别会议,而会议期间,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对由乌克兰和其他欧洲国家起草的一份谴责俄罗斯侵略的大会决议案投下反对票。这象征着美国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在国际多边平台上针对俄乌议题出现重大立场转向。这份联合国大会决议案主要内容为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径并要求其撤军。随后美国在联大提出另一份决议草案,该草案在第一次表决中未获足够支持。在针对美国提交决议草案的四个修正案中,俄罗斯提出的修正案未获通过,而欧洲多国提出的三个修正案则均获通过。因反对欧洲多国修正案中的部分表述,美国在第二次表决中对自己的提案投了弃权票。据媒体报道,早前特朗普政府曾试图施压乌克兰和欧洲撤回决议,在这一努力失败后,美国告知欧盟,会单独提出一份竞争性决议。欧洲外交官对此感到愤怒,认为长期盟友放弃谈判并站到对立面是不可接受的。

24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中,中国、美国与俄罗斯在内的10个国家投赞成票,5票弃权,决议获得通过。据了解,美国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与早些时候在联大提出的决议草案一致,即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进一步敦促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现持久和平。

24日,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东厅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握手。

图源:美联社


24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出鲜明的分歧,暴露美国和欧洲在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达成快速停火协议方面持有不同的态度。特朗普表达希望俄乌尽快停火的想法,并称他正在为此努力。他说,一旦达成协议,他可以去莫斯科会见普京。而马克龙则表示,“我们希望迅速实现和平,但我们不想要一份软弱的协议。”在共见记者环节,马克龙罕见打断特朗普讲话,并纠正特朗普关于欧洲国家以“贷款”形式向乌克兰提供援助资金的说法。特朗普在讲话时重申其坚持的观点,认为欧洲国家以“贷款”形式向乌克兰提供援助资金,最终能“收回”这笔钱。马克龙随即伸手打断特朗普并反驳说,欧洲援乌资金总额中有60%是自掏腰包“支付”的,而且欧洲的对乌援助方式与美国相同,包括贷款、担保和(无偿)拨款。马克龙说,欧洲冻结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这不是贷款抵押物,因为它不属于我们”。

26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将于2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谈,讨论恢复双方外交使团正常运作相关事宜。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天也证实了这一消息。27日,俄罗斯和美国双方代表团抵达伊斯坦布尔,以闭门形式举行会谈,不对媒体开放,会谈进程持续了6.5个小时,此后俄方人员离开现场,暂未对谈判作出评价。据美方的说法,此次美俄会谈不涉及乌克兰问题和安全问题,双方将在会谈中讨论使馆运作问题,涉及人员配置、签证等。

26日,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部分成员国谴责俄罗斯“侵略行为”的声明上首次投出了弃权票。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首次不支持这份WTO部分成员国每年都会发表的声明,这也是美俄关系发生转变的又一信号。当日,包括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在内的45个世贸组织成员签署了该声明。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此次不签署该声明的决定,与我们本周早些时候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上的立场一致。”

25日,有消息人士表示,美国与乌克兰已就矿产协议草案的条款达成一致。乌总理什梅加尔26日称,当天他召开乌内阁会议并通过签署矿产协议所需的必要决定,该协议核心内容共6项。这6项内容分别是:乌美双方将共同持有和共同管理一个重建投资基金;乌矿产和其他相关资源仍属于乌克兰,所有权不会转让给美国或其他人;乌克兰将用自然资源未来收益的50%向基金注资;美国将以资金、金融产品和其他对乌重建具有关键意义的资产向基金注资;基金吸纳的资金将只用于对乌重建项目的投资;该协议与乌克兰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承担的义务不存在冲突和分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将于28日赴美会见特朗普,并正式签署矿产协议。

26日,特朗普称,美方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并将“很快”宣布。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举行内阁会议时对媒体说,整体来说,对欧盟关税税率将设定在25%,适用于汽车和其他各种商品。特朗普还称,欧盟“占美国便宜”,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农产品”,美国和欧盟之间有大约“3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在内阁会议上表示,美国针对各国的总体关税行动将于4月2日实施。

26日,特朗普声称,乌克兰“可以忘掉”加入北约一事,并确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于28日赴美签署矿产协议,这份协议将确保美国“收回很多钱”。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举行内阁会议时对媒体作上述表示。当被问及乌克兰应就结束乌克兰危机谈判做出哪些让步时,特朗普说:“我可以说的是,可以忘掉(加入)北约。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一切开始的原因。”而当记者问及对乌克兰安全保障事宜时,特朗普回答:“我不会提供太多的安全保障。我们要让欧洲来做这件事,因为欧洲是他们的邻居。”

27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特朗普在会谈后表示,美国和英国将重启搁置已久的贸易谈判。他说:“我们最终会达成对两国都非常好的贸易协定,我们正在努力。”特朗普还表示,他支持英国政府提出的,将印度洋中部的查戈斯群岛主权移交给毛里求斯的协议。他说:“我有预感事情会进展顺利。他们谈论的是一份长期的、有效的、非常严格的租约。这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倾向于与贵国合作。”

28日,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双方原计划在会晤后召开联合记者会并签署美乌矿产协议。当天联合记者会已被取消,协议暂未签署。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面,副总统万斯在座。三人在媒体面前发生激烈争吵。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对俄总统普京的仇恨让美方很难促成俄乌和平协议。万斯表示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面对媒体争论这些事情是对美国的“不敬”,他应该感谢特朗普为结束冲突所作努力。特朗普在争吵发生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泽连斯基“未准备好在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和平……泽连斯基在美国珍视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对美国不敬。等他准备好实现和平时,他可以回来”。




美国内政




26日,特朗普召开重返白宫执政以来的首次内阁会议,美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及多位内阁部长出席。

来源:路透社



4日,美中央情报局(CIA)已于向全体员工提出“买断”方案,承诺向主动辞职的员工提供八个月的薪资补偿。CIA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称,新上任的CIA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正在“迅速采取行动”,确保CIA员工对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优先事项作出反应,“这些举措是为CIA注入新活力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为新兴领导人的出现提供机会,使CIA更好地履行其使命。”多名消息人士向CNN透露,拉特克利夫亲自作出决定,使CIA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向全体员工提出“买断”方案的主要国家安全机构。

5日,华盛顿州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发生了一起两机碰撞事故,一架日本航空客机的右机翼与一架达美航空客机的垂直尾翼相撞。报道援引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消息称,当时这架日本航空客机正在地面滑行,其右侧机翼与一架停在机场的达美航空客机垂直尾翼发生了接触。机场方面表示,没有收到人员受伤的报告,并称机场随即与两家航空公司合作,安全地将乘客疏散到航站楼。

6日,阿拉斯加州公共安全部门表示,一架白令航空公司的飞机在从乌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的途中失联。机上据称载有9名乘客与1名飞行员。该部门称正在努力确认失联飞机的最后已知坐标。7日,美海岸警卫队发布消息称,6日下午在阿拉斯加州失踪的飞机已被找到并确认坠毁,机上10人全部遇难。海岸警卫队表示,飞机残骸在阿拉斯加州诺姆市港口东南约56公里处被发现,目前已发现3具遇难者遗骸。由于坠机现场状况复杂,目前无法接近。

7日,特朗普表示,他已撤销前总统拜登的安全许可,取消其接收机密信息的权限。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说,无需再让拜登继续接收机密信息,因此他立刻撤销了拜登的安全许可,并停止向他提供每日情报简报。“乔(拜登),你被解雇了。”特朗普称:“拜登‘记忆力差’,即使在他‘状态好’时,也不能信任他处理敏感信息。”“没有必要”让他继续获得接收机密信息的权限。特朗普还写道,是拜登于2021年指示美国情报机构停止向他提供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信息,打破了卸任后美国前总统也有权接收机密信息的惯例。

7日,特朗普表示,将解雇参与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案调查的部分美联邦调查局(FBI)特工。早前在5日,美司法部代理副部长埃米尔·博夫(Emil Bove)曾指责FBI领导层“不服从命令”,拒绝透露参与“国会山骚乱”案调查的“核心团队”。埃米尔·博夫表示,在调查“国会山骚乱”案期间“只是服从命令”的FBI特工不会面临被解雇的风险,除非他们“有腐败或党派意图”。FBI已按司法部要求,提交一份参与过2021年“国会山骚乱”相关调查的该机构雇员信息表,内含超过5000人的详细信息。

8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宣布,华盛顿两机相撞事故中失事客机和直升机的所有主要残骸都已找到。目前,残骸已被送往机场安全设施进行进一步检查。美东时间1月29日晚,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一架载有64人的客机与载有3名美军士兵的“黑鹰”直升机相撞后坠河。特朗普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故中无人生还。

8日,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OMB) 主任罗素·沃特(Russell Vought)下令暂停了美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所有活动,其中包括停止CFPB对各金融公司的监管。此外,据一封内部电子邮件显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FPB)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总部将从2月10日开始关闭一周。早前在本月·1日,该局局长洛西特·乔普拉(Rohit Chopra)已经表示将不再担任该职务,他当时在社媒平台X上贴出了致特朗普的信,称“我作为CFPB局长的任期已经结束”。

9日,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工业工厂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3人受伤。据悉,美国东部时间9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位于宾州塞格敦的帕克洛德公司一栋工厂建筑发生爆炸,6名消防员和7名工厂员工在受伤后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目前,当地公共安全官员并未说明火灾原因,当地官员告知民众无需担心爆炸发生后的空气质量问题,相关就地避难命令已被取消。

9日晚,特朗普出现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穹顶体育场”,现场观看第59届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超级碗”总决赛,他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亲临现场观看“超级碗”的在任总统。今年的“超级碗”总决赛由堪萨斯城酋长队对阵费城老鹰队。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特朗普被问及哪支球队会获胜。他表示不想透露个人喜好,但提到他看过一位伟大的四分卫,并称赞这位四分卫的妻子是他的支持者。最终,特朗普表示自己倾向于选择堪萨斯城酋长队,但也承认费城老鹰队非常出色。他所说的四分卫是酋长队的帕特里克·马霍姆斯,其妻子布里特妮曾在大选期间支持特朗普。

9日,特朗普表示,已指示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停止生产新的一美分硬币。他说,长期以来,美国所铸造的一美分硬币成本远远超过2美分,“这太浪费了”。据美国铸币局统计,美国2023年在市面上流通的1美分硬币约有41亿枚。在2024财年,美国铸币局在其年度报告中提到,美国1美分硬币的生产和发行成本约为3.7美分。相比2023年,该成本增长超20%,报道称,这部分归因于锌和铜等金属成本上涨。

9日,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将2月9日设立为“美国湾日”。特朗普在公告中称,2025年2月9日是首个“美国湾日”,美国官员和全体美国国民可“以适当的项目、仪式和活动庆祝这个日子”。

1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旨在恢复使用塑料吸管。此前,特朗普曾在7日表示,他将阻止拜登政府的一项计划,即在联邦政府内部逐步淘汰使用塑料吸管,转而使用纸质吸管。他称纸质吸管并不好用,并宣布要“重回塑料时代”(BACK TO PLASTIC)。2024年时拜登政府曾下令,到2027年逐步淘汰联邦政府餐饮服务、活动和包装中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并计划到2035年淘汰在所有其他联邦业务中的一次性塑料。

10日,据美媒报道,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公布“肯尼迪遇刺案”相关政府机密文件之后,联邦调查局(FBI)表示他们又找到了大量未公开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从来没有被提交给负责审查能否解禁此类文件的委员会。据报道,在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提交公布前总统肯尼迪遇刺案相关文件的计划后,白宫披露了FBI新发现一批文件的消息。在特朗普上个月签署行政令后,FBI在搜寻整理过程中又发现了大约2400份新近清点和数字化的文档,总计超过14000页,此前它们未被确认与“肯尼迪遇刺案”有关。FBI目前正在将它们转交给美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以纳入正在通过解密程序的文件当中。

10日14时45分左右,亚利桑那州两架飞机在斯科茨代尔机场跑道发生碰撞,造成至少1人死亡。当天亚利桑那州就飞机碰撞事故举行新闻发布会,斯科茨代尔机场消防局现场负责人表示,该事故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另有1人在飞机内情况未知。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架“利尔喷气”35A型飞机在降落时偏离跑道,撞上地面一架“湾流”200型商务机。

11日,据媒体获悉,共和党国会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纳(Anna Paulina Luna)将领导一个新的工作组,该工作组将负责“联邦机密解密”相关工作。据悉,该工作组将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公布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前司法部长、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以及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有关的机密文件。此外,该工作组还将负责调查“爱泼斯坦案”涉案名单、不明飞行物等。

11日,现任美“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马斯克(Elon Musk)与特朗普一起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召开了其加入特朗普政府以来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同时,特朗普当场签署一项行政令,指示联邦机构与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协调,缩小联邦劳动力规模,限制招聘至关重要的职位。马斯克表示,联邦政府官僚体系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人才,但他们需要对工作负责。他还称,官僚机构是“未经选举产生的”第四部门。白宫的情况说明书称,“各机构将制订大规模裁员计划,并确定哪些机构部门(或整个机构)因其职能并非法律所必需,可能会被裁撤或合并”。说明书还提到,“联邦机构雇员每离职四人,最多只能招聘一名新员工”。但将对涉及移民、执法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联邦机构设置例外条款。

12日,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表示,将对纽约州官员因涉嫌未能执行移民法而采取法律行动。

12日,白宫人事管理办公室(OPM)官员称大规模裁员和招聘限制已经开始,目的是大幅削减联邦政府机构预算。根据行政令,联邦机构只有在4名雇员离职的情况下才能聘用1名新员工。但公共安全、移民、执法等部门例外,该行政令也不适用于军队人员。同日,美国国务院也要求全球各地的美国大使馆规划裁员方案,裁减对象包括美籍员工及本地聘用员工。同日,特朗普也签署新的行政令,要求国务卿对外交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等工作进行改革,确保外交人员执行总统政策。

13日,国会参议院投票批准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出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在当天的投票中,52票赞成、48票反对。投票结果基本按照党派划线,一名共和党议员加入民主党阵营投票反对。投票反对的共和党议员是参议院前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现年71岁的小罗伯特·肯尼迪来自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他是已故美司法部前部长、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之子,其伯父是1963年遇刺身亡的前总统约翰·肯尼迪。

17日,达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降落时发生事故,造成18人受伤,至少3人伤势严重。现场视频显示客机倒翻在机场。这架客机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制造的CRJ-900型客机,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起飞前往多伦多,当天多伦多遭遇强风天气,皮尔逊国际机场的最高风速达到时速64公里,相当于8级大风,可能是恶劣天气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将对此事展开调查。

18日,特朗普表示,政府效率部的调查发现,美国的社保系统中百岁以上老人竟多达数百万人,200岁以上的有2000多人,甚至还有一个人360岁。早在17日,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美国的社保系统可能存在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欺诈行为”。不过,有媒体报道称,这些错误的年龄数据是因美国社保系统使用的软件问题所造成,而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被修复。19日,美国社会保障局代理局长杜德克(Lee Dudek)做出澄清,在声明中表示,“我还想谈谈最近关于100岁以上的人可能正在领取社会保障福利的报道。报告的数据是我们记录中有社会安全号码但没有死亡日期的人。这些人不一定会领取福利。”

19日,亚利桑那州地方官员证实,两架小型飞机当天在该州图森市附近的马拉纳机场上空相撞,造成至少2人死亡。当地警察局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警方正在事故现场应急处理,两架飞机都为小型单引擎固定翼飞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表示,发生相撞的为一架塞斯纳172S型飞机和一架兰凯尔360MKII型飞机,该委员会将对事故进行调查。据美国媒体报道,这起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8时30分左右。马拉纳机场是一个小型地方机场,连机场指挥塔台都没有,飞行员要靠无线电通报彼此位置。

22日,宾夕法尼亚州约克县一家医院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一名嫌疑人和一名警察死亡,另有五人受伤。据报道,一名男子当日闯入约克县UPMC纪念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劫持了工作人员并开始射击,击中三名工作人员,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管理员。报道称,随后枪手被警方击毙。报道还称,枪手为49岁的狄奥吉尼斯·阿尔汉格尔·奥尔蒂斯。医院称,该院尚未有病人受伤报告。

22日,一架从洛杉矶国际机场飞往悉尼的达美航空公司航班在飞行中,检测到飞机厨房有烟雾后被迫返航。报道称,达美航空这架编号为DL43的航班在周六晚上9点左右起飞,大约30分钟后发出紧急返回洛杉矶国际机场的请求。该架航班着陆时驾驶舱内没有烟雾,但机组人员要求对可能受到烟雾影响的乘客进行医疗护理。达美航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执飞航班为一架空客A350-900,当时飞机上载有162名乘客。飞机安全降落后,乘客们被重新安置在另一架飞往悉尼的航班上。该声明还提到,“机组人员在厨房中检测到烟雾后按照既定程序返回洛杉矶,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客户生命安全更重要的了。对于乘客的旅行延误,我们深表歉意。”

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肯定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的工作,也同时表示:“埃隆做得很好,但我希望看到他变得更加强势。”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根据总统特朗普的指示,所有联邦雇员将很快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要求了解他们上周所做的事情。不回复将被视为辞职。” 随后,数以万计的联邦雇员当日收到邮件,上面写有“请回复此电子邮件,列出你上周完成的大约5项工作,并抄送给你的主管”。邮件发送者是美人事管理局(OPM),回复期限设定在24日23时59分。当天深夜,新任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向全体员工发送电子邮件,指示他们暂缓回复人事管理局的请求。《华盛顿邮报》援引上述邮件的内容称,“联邦调查局通过局长办公室负责我们所有的审查流程,并将按照联邦调查局的程序进行审查”。

26日,特朗普召开重返白宫执政以来的首次内阁会议,美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非内阁成员)及多位内阁部长出席,涉及削减政府开支等议题。开场时,特朗普列举上任一个多月以来的“政绩”并回答提问,内容涵盖政府效率部推动的裁员工作进展以及旨在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特朗普开场讲话后,马斯克第一个发言,为政府效率部近来引发争议的举措辩护。当一名记者问马斯克是否有内阁成员对此不满时,特朗普打断了他们。“有人对埃隆(马斯克)不满意吗?”特朗普问内阁成员。不少人开始笑。特朗普接着说:“谁不满意,谁就出去……他们都非常尊重埃隆(马斯克)和他做的事。”现场掌声响起。


整理:朱信荣

编辑:郭紫馨

责编:邹明蓁


文章推送方式:

微信:关注“海国图智研究院”公众号

网站:收藏我们的网站 www.intellisia.org

邮件: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邮箱信息,每日接收新鲜、深度的时政洞察

海国图智研究院(Intellisia Institute)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的新型社会智库之一。海国图智专注于国际问题研究,并主要聚焦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风险预测、新科技与国际关系等议题,致力于通过书目与报告的出版、学术与社会活动的组织、研究项目的承接和开展等形式为政府、企业、媒体、学界社会公众提供知识资源,以帮助其更好地“开眼看世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其对外事务提供战略见解和政策解决方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