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瑞莱观点
关注科技、创业和营销,坚持有用,有料,有观点的文章准则,每日分享科技行业最新观察,关注互联网创业的最新动态,解析互联网行业最新营销案例,由互联网资深观察者李东楼和他的小伙伴共同运营。商务合作电话:1861068765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实探深圳水贝:#外地游客跨城买金#】#金包 ... ·  19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大量DeepSeek付费课程出现#【#第一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国际金价有望冲上3000美元#【飙涨!春节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瑞莱观点

产品加速普及,OLED电视崛起之势已起

瑞莱观点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9-09-26 09:45

正文

摘要

OLED电视将像星星之火一样,在中国形成“燎原之势”。


文/李东楼


近年来,由于液晶显示技术创新见顶,无法满足消费者进一步提升电视产品体验的需求,使得彩电用户换机欲望不强,行业持续呈现颓势。

在此大背景下,电 视厂商尝试从功能层面进行创新突破,比如推出交互性更强的社交电视,更加智能的智慧屏电视等等。 然而,归根结底,电视是用来看的,画质清晰度、观看的舒适度等硬指标其实才是决定用户是否换机的重要因素。

正因如此,具有出色画质、超高广角、健康护眼、功耗低等优势的OLED显示技术,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发展新动力,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电视厂商的追捧。


“OLED Big Bang 燎原之旅 第一季收官,收获满满


不过,虽然电视整机厂商已经认可到OLED的巨大价值。 但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OLED电视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OLED电视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比起传统液晶电视究竟好在哪? 可能都还没有具体的认知。

因此,对于全球大屏OLED面板唯一供应商LG Display而言,当务之急就是针对中国市消费者进行产品层面的普及推广。 为此,LG Display 在今年五月启动了轰轰烈烈的“OLED Big Bang燎原之旅”。

据了解,作为本年度最大规模的OLED普及活动,“OLED Big Bang 燎原之旅”历时5个月,走过全国了包括石家庄、沈阳、西安、重庆、福州等15个城市,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行程超过2万公里。

而在9月19日,“OLED Big Bang 燎原之旅”第一季的最后之战来到北京。 作为收官之战,北京站的Big Bang活动也是一次重要的盘点活动。 本次活动不仅LG Display几位高管到场,OLED阵营当中的长虹、创维、飞利浦、海信、康佳、LG电子、索尼等7大整机厂商更是悉数到场,此外京东、苏宁、国美等重要渠道商也现身助阵。


在LG Display看来,Big Bang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其中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消费者准确地认识到了OLED电视的优越性,同时也能明确区分OLED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 而这正好解决了下游厂商在“消费者认知”方面的痛点。

不过,Big Bang活动并不打算就此止步。 LG Display副社长、TV事业部长吴彰浩现场透露,第二季Big Bang活动将会在10月开启,并将活动范围扩大至30个城市。 这意味着,OLED电视的推广活动将进一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


为何说OLED崛起,势不可挡?

毋庸置疑,OLED Big Bang活动对于提升OLED电视的认知度,推动OLED电视在国内成为行业主流功不可没。 对此,LG Display副社长、TV事业部长吴彰浩更是在活动现场自信的表示,OLED电视将像星星之火一样,在中国形成“燎原之势”。


在我看来,OLED电视的崛起之势不可阻挡,还有三个方面重要推动因素:

首先,OLED面板的产能提升,供应充足,整机厂商再无后顾之忧。

此前电视整机厂商之所以对于OLED电视采取观望的姿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OLED面板的供应问题,特别是担心OLED电视新品面市之后,无法大批量的生产供应。

目前来看,这个忧虑已经被LG Display消除。 据LG Display副社长、TV事业部长吴彰浩介绍,广州8.5代OLED产线已于今年8月底开始量产,预计初期每月OLED面板产能将会达到6万片,到2021年月产能将提升至最高9万片。 再加上月产能4.5万片规模的坡州第10.5代OLED工厂于2022年启动,年产能可达到1000万台以上。

这意味着,目前OLED面板的产能,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持续增长的大尺寸OLED面板需求,这使得整机厂商可以放心的投入到OLED电视的研发和生产当中,免除了整机厂商的后顾之忧。

所以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包括创维,长虹、索尼、LG电子、飞利浦、海信等在内的头部电视厂商都纷纷找准机会,推出了自己品牌的OLED电视产品。



其次,OLED阵营空前壮大,加速替代液晶电视。

一个利好的消息是,除了创维、长虹等一直力挺OLED的头部电视厂商之外,今年3月,多年来一直对OLED电视持质疑态度的海信也转战加入OLED阵营,至此,OLED阵营不仅越来越庞大,而且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OLED阵营当中还加入了渠道商的力量。 今年以来,作为全球大屏OLED面板唯一供应商LG Display,除了启动Big Bang燎原之势活动之外,另一个大动作就是与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平台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创维、LG、海信、飞利浦、康佳、索尼、长虹七家彩电企业组成OLED电视联盟,共同推广OLED电视。 OLED联盟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国内最大的线上渠道商战队了OLED阵营。

而苏宁、国美等线上主流渠道也“力挺”OLED电视,开始为OLED电视的推广普及摇旗呐喊。 比如苏宁在今年4月在各品牌的支持下召开了OLED电视峰会,同时在线下为合作伙伴开放超过12000家互联网门店,举办了多场新品品鉴活动。 同时还跟品牌方共同建设了OLED产品体验店,让消费者能够更好的体验OLED产品。

不难看出,随着OLED阵营的不断扩大,电视产业对新技术和新市场的渴望也越发明显,OLED或加速对液晶电视的替代。

最后,OLED技术领先,消费者没有理由拒绝体验更佳的产品。

事实上, OLED电视之所以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其技术的先进性。

消费者永远都追求最好的产品体验,尽管新技术、新产品可能会因为成本高等问题推迟普及时间,但是只要是更好的产品就一定会受到市场欢迎。 特斯拉汽车、iPhone系列等产品的成功是最好例证。

同理,OLED电视也一样。 对比液晶电视,OLED电视的巨大技术优势显而易见。 “OLED Big Bang 燎原之旅”北京站的活动中,LG Display通过一系列的现场演示和对比,全面凸显了OLED电视的巨大优势。

从画质方面来看,OLED电视由于不需要背光源,每个像素可以独立发光控光,所以在显示黑色画面时,OLED面板只需关闭面板上相应位置的像素点,即可显示最真实的深邃黑,黑场表现明显更好。 而黑场表现越好,对比度就越高,色彩表现越好。 相较而言,液晶电视抑或是量子点电视在黑场表现都无法匹敌OLED电视。



从观看视角来看,OLED电视拥有更广阔的观看视角。 这是因为OLED电视每个像素都是一个发光源,可以实现全面发光,整个画面光线均匀,不管是在电视正中心,还是在两侧,不管是站着,还是躺着,每个角度所看到的画面都能保持画面的本色。

从健康角度来看,OLED电视也是更胜一筹。 OLED电视所采用的有机自发光材料大大降低了蓝光光谱的强度,使得电视投射的光线更加柔和,大幅降低了蓝光对人眼的危害。 现场看到的对比结果也显示,OLED有害蓝光的排放量要比LCD液晶电视少了72%。

从能耗角度来看,OLED电视同样完胜。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专用仪器对OLED电视和量子点电视分别进行了对比。 最终发现量子点电视比OLED电视的能耗高出了2.2倍。

最后,从产品创新角度来看,OLED电视的优势更加巨大。 OLED电视凭借先天独有的优势,推出了壁纸、卷曲、折叠、透明、双面显示等多种形态的电视产品,不断颠覆着人们对于电视形态全新的认知。 而在活动现场,OLED概念型电视产品——壁纸电视、透明电视、 CSO自发声电视都有展示亮相,让人大开眼界。


势不可挡,OLED电视国内市场爆发已有明显迹象



放眼全球,特别是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OLED电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据据LG Display 中国区市场推广常务安乘模介绍,在全球1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中,OLED电视的占有率在美国、欧洲、日本分别为23%、54%、52%。

不过,在国内市场,OLED电视的普及度在此前并不高。 特别是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迅速向OLED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OLED电视渗透率仅为15%,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随着产业各方对于OLED电视的共同推广,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已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