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前,呱唧第一次听到
软银(SoftBank)
这个名字时,还在想这是哪家境外银行;第一次听到
孙正义
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觉得这应该是一个中国人。
时至今天,相信对于关注投资领域的人们来说,软银一定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孙正义,甚至可以说是冒险家的代名词。
01
不像一路开挂的天才少年马斯克,孙正义和软银的成长历程听起来都颇有几分励志的味道。
孙正义的家庭曾经非常贫困,身为朝鲜后裔,在幼年时也常常受到同年纪日本人的歧视,父母亲平时都十分繁忙,孙正义童年的大多数时间是与祖母在一起。直到父亲在酿造私酒和弹子房等生意上取得成功后,家庭情况才好起来。
在高一那年,孙正义前往加州参加了一个英语短训班。加州自由、开放的氛围深深感染了孙正义。回日本后
,他做出了生平
第一个冒险的决定,游说父母同意他赴美留学
。
1975 年 9 月,孙正义到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经济专业。
和所有传奇故事一样,孙正义是一个「不安分」的学霸。
据说孙正义进入大学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扇门,搬回房间,放在两张钢制柜子上,做成了一张特大号的书桌。
他每天给自己五分钟只做一件事,不是充电啊喂。
他会从字典里随意找三个名词,然后想办法把这三样东西组合成一个新东西。
这个看似无厘头的「发明计划」,竟然还真的孵化出了许多产品。最著名的就是后来以一亿日元卖给夏普的能翻译多国语言的电子词典。
它是从字典、声音合成器和计算机这三个单词组合而来的。
02
1981 年,孙正义 24 岁。这一年他回到日本,成立了 SoftBank,以代理和分销软件作为主要的业务,所以公司命名为「软件银行」。
公司成立的那天,孙正义踩在一个苹果箱上向仅有的两名员工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他对未来的规划,「公司营业额 5 年要达到 100 亿日元,10 年要达到 500 亿日元。」底下的两名雇员目瞪口呆,
然后,他们辞职了
。
不过孙正义对此倒是很释然,公司该干嘛干嘛。
在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与日本 42 家专卖店和 94 家的软件开发商建立了业务合作,还争取到了日本的东芝和富士通的投资。
但因经营不善亏本,一年后他将东芝和富士通等日本财团最初的投资款全部退回,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损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引起了诸多财团的关注,孙正义和软银也因良好的商业信誉声名鹊起。
孙正义的坏运气似乎延续到了出版行业上,他连续两次进入出版行业均以失败告终。《TAG》杂志的滞销更是带来了 10 亿日元的债务。
03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创业这条路上,孙正义竟然越挫越勇,经过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软银与 Borland、网威等美国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日本市场。网威系统日渐成为日本东瀛区域网路主要标准之一,在 1994 年,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
同年,软银上市,从此,开始了他的黄金十年。
雅虎可以说是老孙在投资领域尝到的第一块大甜头。在 1995 年锁定网络产业后,他一眼看中了还在发展之中的雅虎,软银不断加资,掌握了 Yahoo 的 33% 股权。雅虎上市后,
孙正义仅仅抛售了 5% 的股份,就获利了 4.5 亿美元。
随后,孙正义成立雅虎日本公司,软银控股 51%,雅虎日本成为日本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
孙正义的网络帝国布局逐渐形成,为了给其投资的公司上线的渠道,软银豪掷 4 亿美元投资著名券商 E-Trade 并将其引入将日本市场。
1999 年,孙正义与马云第一次见面,就决定投资阿里巴巴。
马爸爸常说:
「我说了 6 分钟,孙正义给我 3500 万美元。我没想到钱来得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
马云和杨致远在看待孙正义的投资上产生了共鸣——
「疯狂」
然而事实证明孙先生的眼光真的有独到之处。既大方又有判断力,简直是每一位创业者心中理想的投资人。
2014 年阿里巴巴上市后,软银第一大股东持有 34.4% 的股份,投资回报近 4000 倍。即使后来为了套现而减持至 28%,软银也仍旧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单一股东。
2000 互联网泡沫前夕,软银的股票曾经有一天疯涨,孙正义也因此成了著名的
「一天首富」
。此后,互联网泡沫破裂,
孙正义持有的股权价值缩水了 98%,个人身价蒸发了 760 亿美元。
76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股神巴菲特玩了 70 年的股票,个人财富积累也才 580 亿美元。
04
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呱唧觉得心脏都应该受不了。但老孙不一样,投资脚步却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先是 4000 万美元投盛大狂赚 5 亿美元全身而退,
然后与乔布斯会谈拿到 iPhone 在日本的销售权,在国产手机占据极大市场的日本,销售iPhone 本就是一种挑战,但软银做到了,数据显示, 66% 的原 NTT DoCoMo 用户转移到出售苹果设备的运营商。
2006 年,孙正义再次力排众议,
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宣布斥巨资并购沃达丰日本公司。
沃达丰日本网络质量很差,品牌形象糟糕,且内部管理问题很多,资本市场很不看好软银的这次收购,投资者们疯狂地卖出软银的股票,
导致软银股价暴跌 60%,软银也因此背下了 1.9 万亿日元的巨额债务。
没有人能够想到,这次看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收购为日后日本移动互联网的巨变埋下了惊天伏笔。
孙正义先是用软银的招牌替代了沃达丰日本,然后和另外两大运营商打起了价格战。大幅调低手机通话资费,并推出软银网内互打电话、互发短信免费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用户。
孙正义说:「我们可以毫不在乎地把语音通话变成免费服务,送给消费者」。老孙的做法并不像现在的滴滴快的价格战,他敢于免费是因为他预测未来网络才是手机的主要功能,
他再一次压对了宝
。
05
老孙的第五次大冒险出现在了 2012 年,可能是希望再造一个「沃达丰神话」吧,
软银斥资 200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运营商 Sprint
,希望进入尚有增长空间的美国移动通信市场。
Sprint 在某些情况上很像当初的沃达丰,同样世况日下,连续多期财政赤字,经营不善,负债额度占软银的自己资本比率超过 20%,是一个明眼人都会拒绝的投资项目,但孙正义就这么疯狂的做了。
然而,这次幸运之神并没有再次眷顾他,收购后,亏损不断增加,客户不断流失,Sprint 项目似乎成了软银集团的吸血虫。
06
纵使 2015年 Sprint 亏损 15 亿美元,孙正义仍面无惧色,2016 年软银
又双叒叕出手了,这回
决定收购的是 ARM
。
虽然说 ARM 是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全世界超过 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 ARM 架构。但此次收购对于软银的负债无疑是雪上加霜,软银股价在收购消息宣布后重挫 10%。
但习惯了「疯狂的指控」的孙正义却认为这是历史上难得的机遇,是软银在极有潜力的物联网领域成为领导者的强大助力。
为了应对 2016 年利润严重下降的情况,软银不得不减持阿里,甚至忍疼割爱,将「摇钱树」Supercell 卖给腾讯,以筹集现金。要知道 Supercell 2015 年利润增长了 71%,《皇室战争》上线后,单月收入过亿美元
。
但是,拿得起就要放得下。
07
2016 年软银的资本操作可以说是「动荡的」,但结果似乎并之前业界预料的好很多。
软银表示,虽然公司因为投资印度互联网损失了 114 亿美元。但 Sprint 的成本削减,国内业务表现稳定,ARM 势头强劲。第四财季的净利润较低迷的 2015 年同期的 452 亿日元增长 1184%。
2017 年 5 月 20 日,在这个情侣强行过节,单身狗无辜受虐的日子。
软银搞了个大新闻
。宣布正式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等共同设立一个高达 1000 亿美元的基金——
软银愿景基金
。
此基金主要将用于投资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新创领域。
早在愿景基金完成融资之前,软银就已经按耐不住「洪荒之力」了,10 亿美元投资了卫星创业公司 OneWeb ,这家公司旨在提供覆盖全球每个角落的网络连接,是钢铁侠马斯克的有力竞争对手,不久前滴滴也宣布完成软银领投的 55 亿美元融资。
孙正义在二月份曾表示愿景基金有可能是众多类似 OneWeb 的小数额投资同时配合大笔交易。
总的来说,战略就是
「广撒网,多捞鱼」
。
许多资本公司对这一资金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该资本构成过于复杂,将使投资回报率下降。
不过也有著名金融学家为其「撑腰」——软银基金的庞大规模将给予孙正义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他可以从容处理资本密集型交易,投资也可延续更长时间。
08
甘于平凡的人太多,敢于冒险的人却少之又少。
对于这个无所畏惧的冒险家,呱唧还是十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感受更多的
「活久见」。
孙正义用 1000 亿成立了愿景基金
如果给你 1000 亿
你会用来干什么?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写下你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