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先说一下,论坛关于基口是否有必要一直有争议。
我的观点是水到渠成就去考一下。
说下好处,通过备战基口,对于听力和口语方面提高的帮助很大,因为涉及的面很宽,从日常生活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会让娃有所接触。
很多人讲孩子理解力不够,我觉得这只是家长主观判断,9,10岁的孩子理解力已经很强了,而且每一个话题都可以给他们讲解一下,并不费事。记得我小时候电视节目有限,每天晚饭跟着大人看新闻联播,慢慢自己也对这些感兴趣了,至今依然对政治经济军事保留浓厚兴趣。现在的孩子主要是课业重,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看新闻的太少了。
大家都比较关心具有什么基础可以考基口。
因为我们是原版阅读的方式学习英语,没有接触过新概念。所以只对原版娃有参考意义。
首先,听力,阅读理解,口语要比较强。然后需要一定的词汇量。
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两部分各100分,两部分成绩总和超过120就可以通过,所以理论上如果笔试100分,口试只需要20分就可以通过。这跟之后的中口不同,中口是两部分必须都及格。所以这就给了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策略的机会。
因为我们是2月份上外开通补报名的最后一天报名的,那时候临近春节,快递停了。所以等到开学后才买到教材和模拟题,,离4月6号考试已经不足一个月了,所以准备时间不充分了。所以只能有所取舍。
分开来讲。
笔试部分第一大题总分30,听一段短文,填写其中的20个空格
,短文读两遍,但是语速很快,空格里不仅仅填单词还有可能是词组,这对听力有一点要求。最大的难点是第一单词得会写,第二书写要快。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书写速度远远跟不上,经常一紧张会的单词也书写错误。好在这一题的原文是给出的,你可以边听边看文章,我们的策略是,第一遍听,简单的单词和数字填好,词组放过,第二遍不再注意音频,凭记忆去填写之前漏下的词组。同时要求加快书写,由于学校里老师一直要求书写工整,我家娃一直写字做作业都很慢,所以花了不小力气去提高书写速度,我要求她,只要阅卷老师能看清楚就行。对于单词这一块,我感觉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只能靠平时的积累,原版娃在这方面应该有优势。
第一大题的短文填空我们最后的目标是最多错两个扣3分,刚开始因为速度慢,惨不忍睹,经常会有接近一半的错误,也确实碰到过根本不会的单词。经过两周的锻炼,主要是书写速度的锻炼,基本能达成目标。代价就是现在写英文没有以前那么工整了
笔试第二第三部分类似于阅读理解
,只不过没有文本只有听力音频。第二部分是对话,第三部分是短文。每一部分都是10道选择题每题2分总共40分。由于阅读理解是我们的强项,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这两部分40分拿满。在这里遇到最大问题是对于大数字的表述,要快速记忆。这个我们特别拿出一个周末来进行练习,保证任意数字组成能够快速准确的表述和记忆,这里包含了大数字,手机号码,400或者800电话,车牌,年份日期时间,百分比等等。这些在之后的翻译中也会经常出现。而且这属于英语日常使用的东西,有必要好好学一下。总之由于阅读理解本来的优势,这40分我们基本可以保证全部拿下。这样笔试前三部分可以拿到67分左右,已经过了笔试及格线。
教材总共有三本,但是由于时间不够用,我决定只集中火力突击笔试部分的教材,其他两本放弃。这样就要求笔试部分要拿到80分左右。
笔试接下来是中翻英和英翻中
,两部分都是5题每题3分总共30分,详细比对之后,发现我家娃中文书写速度比英文更慢,这样我们把重点放在中翻英上,这里的难点在于对于某些机构的英文名称记忆,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之类,需要专项记忆,好处是它们都有首字母简写,书写起来简单。而且中翻英的时候可以不同于标准答案也不会扣分,而英翻中相对要更加程式化。我们最后的策略是中翻英5道题都要做出,至少保证大约10-12分。英翻中由于书写速度不够,只集中精力做前两题的翻译,有时间的话做第三题,最后两题彻底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