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ITICS策略
中信股票策略团队最新观点与资讯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CITICS策略

【中信策略】H股点评-调整为布局明年之“良机”

CITICS策略  · 公众号  ·  · 2017-12-06 23:01

正文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中信策略团队

杨灵修/秦培景/裘翔



投资要点


事项: 港股今日出现较大调整,恒生指数下跌2.1%,恒生国企指数下跌2.4%,我们简评如下:

市场面临波折,但不改未来3-6个月向上趋势。 今日香港市场出现调整,在基本面方面并无多大变化,而消息层面:朝鲜问题、国内流动性收紧和前期A股调整可能是诱因,但我们认为调整更多在于获利资金年底提前离场(海外投资者下周陆续进入圣诞休假期)。 年底的调整,可能为资金来年的布局提供“良机”。

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成功推进的一年,但海外投资机构对明年中国经济预期的分歧加大 我们认为,GDP增速稳定可能更为重要,而非增速本身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处于从“高增速”向“中低增速”的换挡期,而未来3年,中国GDP增速预计稳定在6.5%左右。纠结于GDP每季度的波动意义并不大,只要经济增速维持在6.5-6.8%区间,中国政局政策稳定, 这些可能对外资持续配置“中国资产”更为重要。 今年钢铁煤炭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出清效果明显,盈利改善突出,高风险贷款基本实现了逐步退出, 供给侧改革推进后,金融资产质量的改善也远没有结束。

明年中国进入温和通胀期,央行对通胀的容忍度会提高,温和通胀有利于去杠杆 。今年通胀水平保持在2%以下,食品价格起到关键作用,过去6个月时间一直为负增长,但随着食品同比通胀转正,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已达到2.4%,我们预计明年年中通胀水平达到2.5%左右。2-3%的通胀是最有益于企业盈利扩张的阶段,担忧是再通胀抬头可能引发货币政策的紧缩。我们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的并非紧缩本身,而是去杠杆,温和的通胀更有利于去杠杆,央行对通胀本身的容忍可能会较高。

A/H两地市场融合将是未来3年HK/China市场主旋律,香港市场从纯粹的“离岸市场”体系慢慢向“在岸市场”靠拢。 随着认知的深入,国内资金对香港市场的影响正潜移默化,这种变化,直观的感受是估值中枢的抬升,但背后原因,是南向资金在改变港股传统的投资逻辑。 如简单归纳:投资者从单纯的“盈利周期判断”转变为“跑道判断”(即行业趋势判断);同时,对中国公司“尾部风险”的折价正在下降,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

行业配置:优质中国资产“再定价”和“新时代”的优势产业 。2018年香港市场在“离岸市场”在岸化过程中,伴随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出现新的投资机会。第一,在传统行业中,供给侧改革推动下行业景气改善,Re-thinkChina,预计低估的“优质中国资产”将被重新认识,特别在盈利周期向上过程中,被资金重新定价;第二,“新时代”下的产业转型,把握产业升级的新龙头。

Re-thinkChina,低估的“优质中国资产” 。我们将传统行业(周期、金融地产和公用事业基建为主)中的港股、A股和美股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结合明年对行业景气的判断, 我们认为传统行业的港股石油、航空和公用事业(火电)板块最具投资价值 。我们依旧看好金融板块,对金融子行业的排序为保险>银行>券商。

“新时代”下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龙头。 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不再提GDP翻番目标,而更多将重心转移到质的提高 通过逐一比对分析,我们认为港股在TMT和先进制造的优势更明显 。TMT除了科技龙头腾讯控股外,在云计算布局,在智能手机产业链的相关龙头也值得关注;在先进制造方面,我们中期看好5G和新能源的港股优质龙头。

风险因素 :无涨跌停保护下的投资风险,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的监管风险。

投资组合 :结合中信证券研究部行业分析师的意见,我们最新调整后的亮马港股组合为: 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工商银行、中国石油股份、大唐发电、腾讯控股、金山软件、舜宇光学科技、中兴通讯、保利协鑫能源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