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迪壹时事
您好,欢迎光临迪壹时事!我们将与您一起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分享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防教育时代感;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铅笔道  ·  宁波杀出超级IPO:年入557亿,全球第二 ·  昨天  
红杉汇  ·  会议越混乱越好?来听听贝索斯怎么说 ·  2 天前  
创伙伴  ·  第二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大吉! ·  2 天前  
游资研报  ·  DeepSeek的一些解读和思考:产业链的价 ... ·  4 天前  
游资研报  ·  DeepSeek的一些解读和思考:产业链的价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迪壹时事

关键时刻,最高领导人再赴广东,释放了三个强烈的信号!

迪壹时事  · 公众号  ·  · 2018-11-02 00:01

正文

按:

这篇文章,原应在安倍访华前刊发,种种原因,延宕至今。但这次南方考察,必定影响深远,略修改后刊发。

人生历程的第一次,总有着特殊的意义。

政治家生涯的第一次,更传递出丰富的内涵。

对最高领导人这次再赴广东,新华社的新华视点微博发了这样一段话: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首次赴外地考察就选择了广东。他当时表示,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这一次,习近平先去珠海,再到清远,后访深圳,又赴广州。一路走,一路看,他一路的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为什么又去广东?

在深圳,他作出了毫不含糊的解答。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尤其是放在当下特殊的国际大背景下,这显然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考察,释放了诸多意味深长的信号。

至少三个方面吧。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最强烈的信号,最高领导人说得很直白,没有任何拐弯抹角。

深圳莲花山下,在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按照新华社的报道,他说了这样几句话:

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请注意,他直接用了“宣示”这个词,而且是向世界宣示。

这个信号,再清晰不过了。

但最高领导人显然是经过了深入思考,他这样说道: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既然是越走越好,为什么不继续走下去呢?即便我们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要在继续走下去中加以解决、加以克服。我们要坚定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同时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中不断开拓,不断提高水平。

请注意,他中间还用了一个问句:为什么不继续走下去呢?

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在国内国外,总有一些人有各种担忧,也不排除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他们总认为中国会放弃改革开放,总认为在走回头路了。

现在向世界郑重宣示了。那些人还是省省心吧。

当然,改革总会有困难,总会遇到问题,最高领导人也没有任何回避,关键是怎么办?

他的答案就是:……要在继续走下去中加以解决、加以克服。我们要坚定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同时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中不断开拓,不断提高水平。

中国走回头路,是永远不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深圳、对于改革开放,最高领导人其实比大家更了然于胸。

在1984年《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正定翻身记》的文章中,记者赵德润和高培琦写道:“去年,正定县听说深圳发展旅游业需要坐骑,立即选样品派人送到深圳抢做了一笔生意,还顺便在深圳了解了一些市场信息。”(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当时的正定县委书记,就是他。这也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这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市场经济意识。更何况,深圳所在的广东,还是他父亲曾经主政过的地方。

1979年4月,当时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向党中央建议,广东邻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邓小平对此非常赞成,并追溯陕甘宁的传统,提出“特区”的概念。谈到配套资金,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2013年10月16日《京华时报》)

杀出一条血路来,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成就。在当前种种挑战前,中国更需要这样的勇气和魄力,继续杀出一条血路来。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8,注定是不平凡一年。

第二,中国人要有骨气、有志气。

在珠海,最高领导人还去了格力电器。

他在这里说的几句话,尤其值得人反复咂摸体会。根据新华视点微博,他是这样说的:

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希望所有企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奋斗。我们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

意思应该也是很明确的,三个层次吧:

1,中国经济,绝对不能脱实向虚。

2,要创新,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3,中国人应该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

尤其是最后一句,自主创新,中国人要有骨气和志气啊。

放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最高领导人的这几句话,真的让人格外提气。

因为在不远处的深圳,就有惨痛的教训。

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差点导致一家世界性企业的倒闭。原因也简单,没有了美国公司的芯片,就没有了活路。

这件事带给中国人的心理震撼,也是巨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想起了最高领导人的这番警告: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中国人,必须居安思危啊。

当然,中国也在超越。比如,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还出席了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新华社的报道说,这座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我国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为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

当着大桥建设者的面,最高领导人非常感慨,他说: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请注意里面的关键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奋斗精神、民族志气。

骨气,志气。

中国人,不能没有这些“气”啊!

所以,央视的新闻还特意提到,在大桥开通的这一天,最高领导人沿桥巡览了29.6公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