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读长测序除了Nanopore这样的纳米孔测序还有一个实时单分子测序的PacBio硕果仅存...的上市公司。
就在2025年2月13日,PacBio发布了2024Q4的财报。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梳理下这家公司Q4的表现和大家关心(其实是我关心)的一些问题。
2个核心问题:干的怎么样?未来有没有前途?
2024Q4,PacBio营收392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3%。
但是其实...大家并不意外,毕竟上个季度下滑28.2%,也没差多少,反正虱子多了不咬。
所以,营收环比仅仅下滑1.9%,几乎没太大变化。
毛利率26%,比Q3略微增长,比去年同期的16%甚至大幅度改善。
这也是连续第二个季度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
CEO表示这是PacBio通过内部化更多仪器制造流程,显著降低了Revio和Vega系统的单位成本。Revio系统的制造成本在2024年下降了16%,耗材的单位成本下降了22%。
公司仪器设备销售收入1530万美元,同比下滑56%,但是...
今年就没好过...看环比下滑9%左右,就这德性吧..
管理层归咎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客户购买决策延迟,尤其是对高资本支出的Revio测序系统的采购。
而新产品(如Vega和SPRQ化学试剂)的市场推广和客户接受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收入缺口。
旗舰产品Revio出货23台,约为去年同期一半。
新产品Vega刚刚推出,只卖了7台。
好在,试剂收入1880万美元左右,同比持平,环比微增2%左右。
至少表示PacBio的设备使用还算正常,不是都扔在那里闲置。
全年PacBio录得营收1.54亿美元,相较于去年的2.01亿美元下滑约23%。
对比PacBio给自己定下的KPI(财务指引)好像是完成了...人家毕竟说的是<1.7亿美元。
你就说1.54亿美元算不算小于1.7亿美元吧...
不过,大家可能没注意,这货竟然盈利了?!
当然,这是财务魔法。
“在2024年第四季度,PacBio完成了可转换票据交换交易,获得了1.544亿美元的债务重组收益。这一收益显著提升了GAAP净收入,使其变为正值。”
因此,并不是“正道”。
那么,PacBio怎么才能盈利?
第一,少花钱。
不过,PacBio确实在持续控制财务支出,烧钱的速度明显放缓。
在财报会上,公司表示还是2027年盈利吧,2025是别想了。
第二,多赚钱。
可是这也不能只靠省钱,还是要扩大营收。
从数据产出上来看,2024年PacBio是增长的。
但是,试剂耗材增长率明显大大低于数据增长。
毕竟这个竞争环境下,谁都得低头。
那么,这还怎么赚钱?
答案:抱紧大腿。
这个大腿就是贝瑞,对,中国的贝瑞基因。
根据PacBio披露,贝瑞想购买50台Vega用以地中海贫血和脆X检测。
这也是贝瑞一直在提、在推的希望用长读长测序来代替NGS方法应用于临床的远景,这,何尝不是PacBio的愿景?
临床市场承接能力更强,支付能力更强(呃..阶段性)。
财报会上,PacBio披露与NIH相关的收入约占比20%。
而公司的2025年财务指引中营收约为1.55-1.70亿美元,相较于2024年约增加6%。
且,考虑了NIH削减开支的影响。
这显然比10x Genomics靠谱了点...
不过,除此之外,这里还有2个风险点要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风险,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贝瑞的50台购买计划目前还只是计划,且要分批购买。
毕竟,前段时间贝瑞自家的实控人股票都要拍卖了,不确定性需要警惕。
另外一层不确定性是美国出口限制是否会落在PacBio头上。
目前亚太区收入占比约为22.7%,2024Q4营收环比下滑17.6%,同比下滑35.9%。
第二个风险,纳米孔测序等长读长测序产品挤压。
这是一个PacBio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当下,除了ONT继续维持威胁外还要考虑其他新兴产品。
比如来自中国的华大CycloneSeq、齐碳、今是等的威胁,也在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