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约新会
新会人,新会事,尽在“相约新会”——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运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平广播电视台  ·  最快25km/h!速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  21 小时前  
西子湖畔  ·  9月最新!惠州各银行装修贷政策合集来了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警惕!多名家长已中招…… ·  昨天  
广东发布  ·  通车!终于等到你! ·  1 周前  
广东发布  ·  黄坤明宣布:梅州至龙川高速铁路正式开通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相约新会

【新会风物】梁启超11岁作“登凌云塔”诗?实情是……

相约新会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7-08 19:27

正文


已经谈了三期的能子塔

大家好像还意犹未尽

还有什么趣事↓↓↓

本栏目第58期专谈了中国著名风水塔——能子塔地名的“能”字,第60期回顾了该塔的兴建与出人才之说,第61期谈了能子塔的欣赏,好像意犹未尽,再继续讲该塔的有关趣事。


 能(古汉语音nái,粤音泥,下同)子塔山下是茶坑村,有伟人梁启超故居。该塔也是乡人活动之处,一直受乡人保护。少年时代的梁启超,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相传他常到古塔游玩,登临四望,扩阔心胸视野,观赏葵乡风光,缅怀崖山史迹,还吟咏诗文抒发胸中之情。但究竟当时吟咏了些什么诗文,谁也不知道了。


上世纪80年代,新会老诗人容忍之先生根据梁启超少儿时曾登塔咏诗的民间传说,将自己所拟作的一首诗托为梁启超11岁时的诗作:

 

“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

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

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

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

我欲问苍天,苍天长默默。

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

搔首独徘徊,此理终难得。”

 

此诗最早见于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旅游》杂志1980年第二期第40页的一篇旅游小品《梁启超与凌云塔》,署名“山谷”,即“容”字上下分拆。后于1982年1月被新会文联编入《新会名胜诗选》,还于1983年做成碑刻,立在梁启超故乡的凤山上能子塔附近。以后随梁启超研究的兴起,各种文艺作品、传记多有引用。由于故事生动,此诗又写得非常好,人们也相信是梁启超所作而未怀疑。

▲梁启超与凌云塔(山谷,《旅游》1980年第2期)


但是,此诗事实上不是梁启超所作,而是新会诗人山谷(笔名)伪托,它后来的广为流传和影响之大是作者所始料不及的。


此诗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说是梁启超所作,也没有任何材料可证明是梁启超的作品。因此,学术研究著作不敢随便引用。北京出版社1999年新编的《梁启超全集》也未见收入。其实,这首诗套在少年梁启超身上也并不是天衣无缝,神童当时所受的是传统教育,不可能出现诗中的敢问苍天、问孔子的反叛情绪。此诗反倒饱含了作者山谷历经沧桑的感慨,也非常感人,是一篇上乘的诗作。

▲《登塔咏诗》 By青藤@紫筠


享年97岁的容先生2004年辞世,他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革命老前辈,长期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一向严谨保密,传闻建国初曾被误当敌人给插签枪毙,行刑前幸被领导发现及时解救。“文革”期间又遭迫害。后落实政策,曾任县政协副主席。这首诗似饱含作者对人生沧桑的感慨,而根本不像11岁孩童的口吻,毕竟作者其时已是70多岁老人了。


为维护历史的真实性,笔者于2002年12月15日署“李林”笔名在《羊城晚报》发表了《梁启超登凌云塔诗是伪托》一文,首先捅破了这个美丽的童话,当时引起了轰动,此事也刊到北美华文报纸。

▲《梁启超登凌云塔诗是伪托》(李林,《羊城晚报》2002年12月15日)


笔者当年“爆”出此事是经充分调查了解的,也并不认识容老先生,反而最担心的是怕文章刺激影响90多岁老人的身体。但短文刊出后,得到社会的普遍赞同,包括容老及其亲属。容先生还托人向我致谢。容忍之创作诗词集《山谷诗词抄》于2003年得以出版,并正式收入此诗,诗名是《拟梁启超少年登凤山凌云塔》,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相反,有人却认为揭出真相是影响本地的旅游资源;也有人认为知情者不多,主张继续隐瞒下去,使之成为定论的东西。这是对历史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新会著名画家陈柏坚先生说得好:一是关系老百姓的知情权,二是关系诗作者的著作权,谁都无权剥夺。更多的人认为,我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绝不是靠虚假的东西来支撑的。将真相公诸于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旅游资料,导游照样可以介绍这个传说,但最后说明真相,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


伪托现象在古典文学中并不少见,将自己的作品冠以名人之名,借“名人效应”流传,达到自己的某种需要。“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开。”但伪托往往最终并不是坏事,只是给后人带来了一些麻烦考证,也增添了一些趣事。


至于能子塔下的那方石碑,是1983年8月由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书写、艺术家张瑞亨手工镌刻的(如图)。诗作水平上乘,刻工精细,书法艺术更是一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书者秦咢生先生(1900-1990年)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其晚年的行楷最具代表性。刻碑者张瑞亨先生今是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书画家,又是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诗碑虽然不是梁启超的诗作,但它的产生、流传,已成为文化界一段故事,本身也是史料。将这方已历30多年的诗碑继续完整保留下去,也就保留了这段趣闻,丰富了旅游资料,讲清楚就不怕贻误后人。



运营丨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编辑丨阮晓雯

责任编辑丨陈长灿

监制丨夏景星

版权声明
公众号如需转载“相约新会”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权威发布】除了一中、侨中,另外6家高中的中考分数线在这里!

🔗【奔走相告】城区这两个停车库今年底前对外开放!提供超600个停车位!

🔗【投诉】超100分贝!50米内多达6家“歌吧”!会城这公园成“新会红馆”?

🔗【震惊】会城这个老人家里今天清出20吨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