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看黑色产业链—向铁矿石发出最强做空预期》一文刊发后引起较大争议。有些投资者以及机构的朋友与我们交流中认为,铁矿贴水太深,不宜做空,铁矿石的供给受到国外矿山的限制,做空的风险系数太低了,很容易被杀,还有投资者认为
10
月份的发运量或许没有可能过
1
亿吨等。总之很多朋友认为黑色产业链中铁矿当前应属于偏强品种,不宜做空等,即反对意见很多。
不可否认,我们很多产业人、投资者、机构等都还停留在
2008
年以前对铁矿石的认识环境中,过度的把矿山的垄断地位、国内买办阶层能力、钢厂与矿山的对等度高估。铁矿石做空的大背景是讲政治正确,保供给侧改革成果,且很快临近采暖季限产,铁矿石的需求毫无疑问的是下降,但粗钢产量在这一采暖季如果不出现成材上涨或者钢厂利润有所恢复,在当前的废钢供需情况下,粗钢产量很难维持
2017
年采暖季、
2018
年采暖季同期的生产能力、供应能力,必然导致成材产量的下降。虽然开始有部分钢厂开始寻找废钢的替代品如还原铁、热压块等,但毕竟没有废钢好用,使用工艺还不是很成熟。在不确定是否能安全应用添加的情况下,需要时间去研究如何在高炉、转炉中使用热压块、还原铁。我们提出的思路是把铁矿的价格打下来,这样才能促进具有炼铁能力的生产企业增加铁水、生铁的供应量,进而才有可能推动电弧炉、转炉环节的粗钢产量再回升。所以我们不认同铁矿石是属于黑色产业链中偏强品种,从强弱顺序看,我们不认可当前、现阶段铁矿应强于螺纹、热卷、焦炭、焦煤,反而从要形成驱动下跌的动力来看,应该是铁矿石最弱,双焦略强于铁矿、热卷略强于螺纹。
铁矿石的看空逻辑主要来自于港口库存开始回升、矿山产量在增加、海外需求走弱,以及采暖季即将到来几个因素。据四大矿近期发布的三季度产销数据看,淡水河谷产量环比增加
35.4%
达到
8670
万吨,同比下降
17.4%
,必和必拓产量同比持平,环比下降
3%
,总产量为
6900
万吨,力拓产量同比增长
6%
,环比增长
10%
,达到
8730
万吨。
FMG
产量同比下降
3%
为
5060
万吨。综合来看,淡水河谷产量大幅回升,溃坝带来的产量影响在逐步消除,即供需面或将呈现宽松。
我们认为对于
01
合约的螺纹空头、焦炭空头而言,需要想明白的两件事。螺纹的需求韧性现阶段表现仍很强。体现在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成交情况、去库情况而言,表现尚可。按我们泽铁咨询了解到的本周市场成交情况来看,螺纹钢本周周四上海钢联的社库
+
厂库去库数据,仍将呈现
35~40
万吨,整体去库保持在
80
万吨
~85
万吨。而产量根据这两天市场的一些反馈信息来看,很有可能产量反而下降。即文安新钢正式停产,短期内对钢坯、带钢产量带来下降,影响供需,左右坯料流向,江苏永钢计划检修日均影响约
2000
吨左右棒材,山东闽源短暂检修,影响约
1
万吨棒材产量,天津荣程
11
上旬亦开始检修,影响约
30%
左右产量,棒材大约
2
万吨以内。而地处四川的短流程炼钢企业近期均纷纷发布通知:因原料供应不足开始停产、减产,如成实冶金、泸州益鑫、眉雅、雅安安山钢铁等,这四家全部减产、停产影响的产量日均达到近
1
万吨。由四川地区的废钢供需情形则可推断整个西南、西北或废钢供应资源接近枯竭,或说供需失衡,开始呈现紧缺,亦即意味着着长流程钢厂对废钢的添加量开始明显要下降。跟踪了解浙江杭州地区近期以来每天出库量达到
4
万吨以上,社会库存呈现直线下降,究其原因,后面侧重了解了一下,前期周边的一些电弧炉都应坯料、废钢供应等原因开工率不足,产量明显下降,供应不足,导致杭州市场螺纹钢往周边的地级市下沉较多,进而促使杭州市场去库加速。当然基本面需求韧性如此好,或者说需求一片火爆,那价格是否能涨呢?这就是预期问题了,宏观预期很悲观,现实很残酷,而钢厂利润又很低,接近亏损。故而深跌的概率不高,即
3300
附近往下做空的意义不大,这是现货层面,基本面层面。而回到盘面,市场预期高度一致,空头头寸是否有些拥挤,一旦出现短期的基本面意向不到的出来短期强势情况,势必导致空头的集中踩踏式离场。对于长期做空,我们是高度认可的,但是不认可追空。我们认为让盘面反弹反弹,
01
的高度上来一点,最好再到
3550~3600
之间来,那么则可以考虑在远月
05
或者
10
合约上则进去空单。而不是现在在
01
合约上纠缠,骑虎难下,左右为难,坐立不安。以退为进,或许到时候空
10
合约带来的收益远高于现在在这里空
01
带来的收益。
对于焦炭则需要明白,盘面价格是否反应了极度悲观预期,现货端,焦化企业的开工率是否处于高位,钢厂是不是在主动的对焦炭进行去库存、降库存操作,那么一旦出现大量的电弧炉企业开工率因废钢到货情况大面积下降的情况,是否会导致成材的较强反弹,促使长流程钢厂短期内从去库转为适当提高库存。港口现货层面,仅仅看高企的库存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否要考虑一下结构,即多少一级焦、准一级焦、二级焦、三级焦、焦粒、焦末、焦粉等,不要仅仅只看数字,还要看结构,再者可售资源有多少。再者虽然日本焦炭有进入到国内港口来,考虑这进口的量比例以及产品的质量指标等。如果在
1750
附近继续往下打,是否还有空间,自己是否有能力交货,或者在港口采购到合适资源交割?我们对投机的看法是
1750
往下,即使还有可能存在的
100
块空间,但不宜参与,可以等反弹起来到
1850
附近再找机会进去即可,一旦材短期的悲观预期修复,随之修复的则是炉料,且焦炭好歹有山东的去产能问题。至于前期周一市场传闻的说:山东焦化去产能暂时不涉及
5.5
米焦炉等。其实这是非常好笑的一件事。全国的焦炭行业去产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无论是江苏,还是山东、河北、山西,从来都没有提过要把
5.5
米的焦炉去除,所有的文件是要求
4.3
米焦炉,使用年限达到
10
年以上。不允许新建焦炉低于
5.5
米。唯独江苏,因个别焦化企业处于长江边上,或与上海为邻,从优化环境的角度考虑,要求去实施去产能。但也是给了年限的。这种造谣、误导、混淆视听的做法非常的卑鄙。不排除为了头寸故意散播的可能。
而对于焦煤作为焦炭的成本支撑来看,近期市场传闻进口煤额度受限,港口停止报关。煤炭进口配额制,这是保住煤炭供给侧改革成果的政策武器。到量限制进口、停止进口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近期国内煤矿生产又因事故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