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懒熊体育打造的中国体育产业最具影响力会员组织——鹰熊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创投面对面”活动,邀请到了华映资本合伙人刘献民和启迪沙丘资本创始合伙人刘凡两位投资人,有6家体育创业公司到现场路演。
参加“创投面对面”活动的6家体育创业公司分别为:众体无限、巨石达阵、晶豪潜水、健睿士、盈控体育、雷达体育。
懒熊体育一直致力于为体育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展示项目和争取融资的平台,为投资人提供更敏锐的投资参考和分析,为体育产业从业者带来专业的行业解读。
本期的鹰熊会创投面对面以《8月的“钱”奏》为主题,深刻剖析创业项目的“钱”从哪来和“钱”花哪去。
以下为投资人分享及论坛活动记录和路演项目简介。
投资人分享及论坛活动记录:
资本寒冬其实还没过去
现在其实资本确实是比较冷的,冷到什么程度?其实像我们现在的一个基金募资都感觉比去年冷得多,所以大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跟之前比,
现在基金来找钱的
也淡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能投给你们的钱要少很多。
从2014年10月份的46号文开始以后一直到今年的2017年8月份,大家仿佛游过了一场游泳,呛着水探着头,看这个产业到底是怎么发展。
投资者希望于什么项目上进行投资?
可以看上面这张图。在一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分别是销售曲线和利润曲线。销售曲线在最初缓慢上升,到成长期后会爆发式增长,可能有一个比较平稳的直线上升场景。另一个利润曲线相当于整个体育产业的GDP占比的曲线,在初期阶段会有相当大的下凹,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初期利润可能是负的,但在成长期会逐渐上升,在成熟期时利润趋于平稳。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基金是5+2的周期,很有可能在我们基金的存续期之内,我们都看不到企业能给我们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但体育产业就是这样,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淀和布局,才有可能追到它辉煌腾飞的那一天。
但反过来我们不可能等到5年或者是7年后再进行投资,因为体育产业绝对属于一个头部资源,你必须要有耕耘,到时候才有收获,首先保证能够活下来,种子能够埋进去。
马拉松和健身一定会跑在前面,互联网+似乎已经过去
体育产业目前的一个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两三年的发展过程中,最开始奋起突击的就是马拉松、健身或者是“互联网+”类型的体育项目。从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可能已经不是最合适目前这个时代,因为对体育产业来说,在供给端还有非常大的缺口的时候,如何做到优化资源,“互联网+”这个逻辑有些前后颠倒。
马拉松和健身一定会跑在前面,中产阶级对于体育产业消费的需求已经上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但是我们有没有更好的一些产品能够给到大家?中间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连足够的体育场馆都没有,如何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过去的两年多,在整个体育产业的天使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现在很重要的还是在供给侧给体育产业解决一些事情。
这也是启迪沙丘产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
依托着清华大学的校企,启迪在全国各地挑选最优质的城市做100个综合体的场馆,这个综合体的定位,是一些白领或者是体育爱好人群,然后会做一些体育娱乐的事儿。
主要考虑两个产业方向,体育对于12岁以下的人,是属于一个体育教育的范畴,对于18岁以上的人或者说对12岁到18岁的人,其实会偏向体育娱乐和时尚。我们挑选了与清华大学背景更加相关的教育板块,会在一个综合体里面做好体育教育的事情,主要的针对人群就是12岁以内的这些中小学生和孩子,在体育教育领域的诉求,以孩子为中心,以家庭消费为单位,来做一个这样的场馆。
现在我们从投资的角度,这是我们希望能够搭建的一个产业背景,并且已经陆续在实现。现在是希望三年能够独立完成15个,包括代运营100个这样的综合场馆。
我们之前在看体育这个领域的时候,所有财务投资机构的
方法论都差不多。
财务投资机构更多的还是从财务回报的角度来看被投的项目,包括它的成长和退出方式。产业投资会不一样,但仍然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我们现在主要是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
首先要看价值最高的那部分,体育能够形成长期价值变现能力的就是所谓的IP,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大型的赛事或者是高水平的职业赛事。价值排在IP之后的是赛事出来的人和一些品牌,这个品牌可能是装备或者是服装。价值再往后是大众健身领域,大众健身类其实很广,之前一两年我们看到的大众健身类产品主要是线上线下的结合,甚至更多的是线上部分。
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至少从大多数企业从线上切入做体育产业的项目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说,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是非常难的。
职业赛事比较难,需要时间
在看不同领域的时候,我个人有一些小的体会,首先高水平的职业赛事这件事儿是比较难的,而且它需要时间。其实我觉得在中国是有机会的,但是这会是一个长远的机会。
中国整个体育领域的发展也就几十年而已,要出好的、有影响力的、具备一定生命周期的赛事,未来还是有一定机会。在国内职业体制之外的一些运动,是不是还会有新的体育赛事类的品牌能够出来,我们有可能要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问题,如果加上时间的维度,其实也是能够看出来,所谓大众和小众其实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看到过一些企业在做这样的事情,顶级的职业联赛现在肯定是价值最大的,但是顶级的职业联赛和下面的成长体系中间是有很大的空间和层次,至少现在这个阶段还没有看到有比较完整的成长体系把中间缺失的层次补上,而且能够和顶级职业赛事挂钩,形成上升通道。
看真正职业的赛事和职业的比赛,在整个发展的体系上,现在在国内有很多的环节是缺失的,这些环节的缺失,如果能够被创业者看到,并且具备这样的资源去做的话,我们觉得这个是有可能的。
另外产业链下游的体育类的品牌,包括人、装备等,在国内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中国的体育经纪这个领域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初级的,我们看到的体育经纪公司是很少的,而且体育经纪公司做的事情,以及他们的业务范围、做法也相对来说比较传统,这块我们觉得仍然有非常大的机会。
从投资的角度选择什么样的体育公司?
选择投资的公司,一定是在大的环境中找到非常准确的、相对来说细分领域来切入。我们就拿体育经纪来说,体育经纪里面有大公司,国内也有签了很多冠军的经纪公司。
这里面的经纪分很多种,哪怕是体制内的运动员,他们是不是也有其他领域的经纪方面的需求?在商务方面可能会受限制,但娱乐方面很多内容越来越多的加入了职业运动员,还有社交媒体很火的运动员们,他们也有很多的粉丝,这方面的经纪也可以细分一点,这里面有商业价值或者说娱乐产业价值的经纪的机会。
现在中国的一些知名的网球运动员,走的是职业体系不是国家队,但是他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商业的收入,而不是所谓打比赛的奖金,每次比赛都是一次商业展示,给商业带来价值,也给个人带来商业收入。
体育与消费怎样紧密相连
大众健身类从投资机构角度来说,这个领域创业周期和成长周期很长,在这样的阶段下可能会要求,当然是说从财务投资者角度,会要求它跟消费能够连得比较紧,我们是把体育和消费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体育本身也是一种消费需求增长或者是消费理念到达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够产生更大的需求。
如何与消费紧密结合?一定是在商业逻辑上是讲得通的,而且在商业实践上也是能够讲得通的。
有一个服装品牌的团队,从服装切入半职业的联赛,从这个高度来看,本身它是有消费的载体的,服装是能够帮助他获得资源,或者能够实现销售。比如,他们在很多的场馆里加入一个小的销售设施来实现销售,能够从实际效果以及数据上看得出来是不错的。
对只做培训的项目未来担忧
如果只做体育培训项目,在退出通道和未来成长没有看清楚之前,可能会有一定的担心。培训本身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跨地域,未来的增长,规模是否能产生很大的效应,都是我们担心的,而在教育体制里面这个问题会显得更严重。
但是这个领域仍然有机会,现在很多培训是能借助技术和设备实现的。从技术、设备、内容的角度切入,一些单项类的体育运动的培训,从跨地域性来说是有可能的。当然还要看具体的项目,在美国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当有一定消费业务或者渠道的情况下是可以做的。
在投资人眼里,与消费、健康相结合的项目会好一点。与健康结合可以产生消费,客单价还很高。
有些细分领域一定是有机会的,哪怕是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强大的品牌。认清楚这样的细分领域,整个产业的阶梯是怎样发展的?构成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环节中有没有缺失或者存在问题的地方?如果能从这些角度切入,一定是有机会的。
沙龙对话:
黎双富
(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
:
最近投的项目是什么,为什么要投?
刘凡:
最近投的一个项目是浩克做冰场运营的项目。这个项目,本身启迪在布局场馆的时候冰是我们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主打的项目之一,也是跟我们去扩百馆的时候能够完成到政府的一些“3亿人上冰雪”的诉求的一点。
冰场的项目首先创业者要有非常好的冰的资源,他现在也是中冰协的发起方,本身自己在总局里面也有一些沉淀,自己在冰球事业做了很多年。
第二,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加强自己的产业特点,也就是说我要抓住冰场的资源,冰场的资源就是我通过跟国企和政府的一些合作。我们会从自身的产业的角度先把握住这样的一些核心资产,也就是冰场资源,挑到一家能够跟我们首先有非常好的一些IP内容的资源。
刘献民:
华映资本以前投资的董路的直播项目,他是一个产生内容很好的人,他的流量确实非常大。这个投资当时的逻辑还是他产生了很大的流量,这个流量如果有好的品牌效应是可以变现的,实际上他们也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因为聊足球或者是看足球的时候产生这样一些消费,跟足球相关的吃的、休闲类的食品。但是仍然还是在尝试,因为那是很早期的一个项目。
黎双富:
懒熊的一个FA案例叫壹季体能,雷军第一次看项目时没看上,甚至提了不少意见,但我们团队后来帮他们仔细梳理商业模式,再次跟投资方沟通,打动了对方,最后雷军实打实投了2000多万元。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创业项目跟投资方交流的时候,前面狠一点是你们的一种策略、意识还是什么?
刘献民:
我们没有这个策略的。完全是个人的看法吧,所有的创业者我们都是非常尊重的,确实是你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要求非常高,而且要放弃很多东西,真正来投入到你要做的事情里面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选择,你既然做了这么大的选择,你到每一个投资机构,我们觉得应该都是受到尊重的。
我希望的是能够向所有的创业者学东西,因为你们是真正在一线打拼的人,哪怕是我们投了一些公司,我们也不可能真正介入到日常的经营里面,我们也不懂,你们能够获得的市场的信息、对市场的理解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黎双富:
或者说,有些项目是第一次聊,不管是创业者本身的问题或者是表述的问题、团队的问题可能没那么清晰,你会跟他说你回去想想,重新梳理一下再回来跟我聊,你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
刘凡:
我这儿还说不太清楚,至少到我这儿不是第一轮,如果还说不清楚,可能他的机会会偏少一点,我相信懒熊现在在做的事情还是非常重要的。
黎双富:
如果投资方见一个项目会提出很多问题,证明他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如果不提问,说明他们完全没有兴趣?
刘凡:
我还是非常认可FA的功能,特别是体育产业里面,因为现在体育产业有点像我们那一辈的体育生,基本上跟其他人是属于隔绝的状态,这种语言是需要翻译的,翻译的工作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我也很高兴你们开始做这个事情。
黎双富:
创业机构本身跟政府接触的频次、数量不是那么多,如何跟政府做好沟通很重要,从投资方的角度讲,创业公司怎么看政府资源?
刘献民:
这块我们其实没有太多的经验,我们只是从被投企业的发展过程遇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所知。
首先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对所有的创业者来说,因为政府的支持,尤其是这个阶段对创业的团队来说,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非常好的可利用的一块资源,至于怎么来和政府提供的支持或者是政策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里面,沟通是最主要的。
刘凡:
这件事情我还是属于在尝试的阶段,首先大家不能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政府这端。体育产业它相当于是一个消费品,不管是医疗、文化、健康、教育相关,其实是一个消费品,你的第一任务是要想办法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而不是to G的方向。
我更希望这件事情能够有一个中介机构来解决。体育产业拿融资的时候,大家根本没有在用同一套语言体系沟通,还是完全两条平行线,其实有懒熊这样一些非常专业的能把这一系列的FA做好,是不是在政府一端,也有这样的诉求。
“创投面对面”路演项目:
项目简介
:众体无限创立于2016年8月,是“休闲运动、科学健身、产品零售、智能运动、科技体验、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纯室内体育消费生态,2017年初正式开业,占地2500平方米。主要为企业/俱乐部、运动消费者、运动相关机构、商业地产、有团建需求的人提供服务。盈利模式包括:场地收益,自营收入,合作收益,技术输出,代销推广,团建拓展,赛事收益,广告收益,活动输出等。
创始人
:刘洋,软件工程学学士,中央财经工商管理硕士。2008年实习于佳能,负责中国区大数据库开发运营维护;后转行餐饮服务业8年。2016年联合创建“嗖嗖箭客”品牌。
项目亮点:
体育+娱乐的商业综合体,地点选择在商场内。
包括:射箭、攻防箭、旱地冰球、棒球、VR体验等项目,将娱乐、健身、培训、团建、赛事联系在一起。
融资需求:
天使轮,400万元。主要用于团队扩充、平台升级、市场推广、商业拓展、产品开发。
项目简介
:巨石达阵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橄榄球青少年培训机构,2017年3月,巨石达阵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凯兴资本和九合创投共同投资。目前,巨石达阵培训课程覆盖U4、U6、U9、U12各年龄段,于全中国运营十余处固定校区,辐射北京北部、东部核心区域,并相继在2016年,2017年成立上海及杭州校区,旗下拥有5000多名学员。
创始人:
董宇,投行出身,联合创始人李克负责赛事、商务合作,联合创始人靳鑫负责产品研发、公司内训等内容。
项目亮点:
2013年巨石达阵青训的产品正式推向市场,看似小众项目,但在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市场。
专门做美式橄榄球培训,从青少年橄榄球培训做起,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各级别培训,接下来准备做赛事IP。
融资需求:
A+轮,2000-3000万元。
项目简介
:晶豪ScubaCrew潜水事业集团在2008年成立于中国上海,业务涉及潜水旅行,海岛度假,水上运动,潜水中心运营,海洋题材视频内容运营以及潜水周边衍生品开发。目前,专注海外潜水目的地开发,以及境内潜水服务营销和境外潜水中心运营。
创始人
:李建伟,中国级别较高的潜水教练之一,南非开普敦大学旅游管理学,15年潜水经验,多项国际认证潜水教练及教练长,休闲、技术潜水双料教练,奥运水下安保总教头,
参与CMAS体系设计。
项目亮点
:潜水行业相当于体育旅游项目,目前专做国外项目。
潜水服务行业门槛很低,潜水行业的核心是目的地,ScubaCrew的潜水目的地在菲律宾,有三个潜水地点。
提供旅游、餐饮、装备等服务,潜水装备的利润较大。
融资需求
:A轮,350万元。
项目简介
:健睿士2004年在新加坡成立,2016年进入中国,是一家国际私教健康机构,定位于为城市精英定制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商业模式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主要是健睿士APP,线下主要为酒店、健身房以及城市合伙人提供健身房运营管理,为企业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创始人
:黄立伟,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工程里学士,整体健身医学理学博士,雅虎(新加坡)体育健康专栏作家。
融资需求
:天使轮,300万元。
项目简介
:盈控体育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是RC遥控赛车竞技&娱乐综合服务提供商,拥有国际标准的场馆设施、专业配套的培训团队以及面对各级别用户的系列赛事,是致力于该项目推广及商业化的专业机构,能够提供包括建设、运营、管理、培训、赛事的全套标准化服务。
创始人
:徐轶,设计师出身。从2000年起,参与了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高尔夫巡回赛等多项大型赛事及活动的执行工作。2015年创办盈控体育,20年遥控模型资深玩家。
项目亮点
:
拥有自己的赛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赛道。
属于电子科技类项目,中级赛道目前在校园里开始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从消费娱乐的角度打造用户体系,第二,未来可能会包括版权、赛事、联赛等。
融资需求
:Per-A轮,2000万元,用于建设分级俱乐部及RC Pass上线。
项目介绍
:雷达体育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体育赛事数据提供商。业务包括2B和2C,2B业务主要有代理销售,数据采集,广告销售及雷达数据竞猜游戏,主要呈现在网站、H5、雷达APP。2C业务则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如新闻类资讯、赛事类资讯、赛事前瞻及博彩类内容、比赛中内容。
创始人
:陈中化,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MBA硕士学位。曾经带领四家欧洲博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担任博天堂(Sportingbet)亚洲区市场总监,立博(Ladbrokes)中国区代表,必赢(BWIN)亚洲区市场总监,必发(Betfair)中国区总裁,有近十五年的博彩经验。
项目亮点
:
雷达体育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中超滚球数据采取商
,在竞猜游戏方面,有多种竞猜游戏玩法,包括体育、文娱和电竞。也可根据比赛提供动画直播。
融资需求
:A+轮,500万元。
了解“鹰熊会”相关活动详情,只需扫码关注“鹰熊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