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商报
新锐主流,人文关怀。全国都市报30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04。新闻热线:0551~65179666,发行热线:0551~6517970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  LPG:3-4月差高位 ·  昨天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  聚焦新型储能/氢能/能源数智化!国家能源局启 ...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深度求索”来了,电力不再是AI发展瓶颈? ·  3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3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商报

新春走基层丨特殊的新年日历

安徽商报  · 公众号  ·  · 2025-02-05 19:4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配电运维班班长张清的工作和生活。他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保障电力供应,通过手签新年日历留下联系方式,为居民提供及时的服务。张清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有着多年的线路运维经验,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春节期间,他和同事们加倍仔细巡查,守护万家“团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张清是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配电运维班的班长,负责保障电力供应。

他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通过手签新年日历留下联系方式,为居民提供及时的服务。

关键观点2: 张清被称为“活地图”,因为他具有丰富的线路运维经验。

他对线路情况非常熟悉,能够迅速处理故障,恢复供电。

关键观点3: 春节期间是电力需求高峰期,张清和他的同事们加倍仔细巡查线路。

他们不仅要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还要守护万家的“团圆”。

关键观点4: 国网宣城市供电公司专门印制了新年日历,便于居民联系报修。

日历上印有张清的联系方式,这是供电服务的“升级版”,能够帮助居民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正文

蛇年新年到来,日历翻开崭新的一页。

仔细一看,扉页上,除了印有24小时抢修服务热线之外,还有一组手签的电话号码和张清的亲笔签名。一旁,“皖电守护 万家灯火”的字样,格外醒目。

张清是谁?为何把联系方式和姓名留在日历上?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一探究竟。

张清手签的新年日历。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今年54岁的张清,是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旌阳供服中心配电运维班的班长,早在20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师傅后面学徒,“从爬杆子开始,天天和线、杆打交道。”

记者见到张清时,他刚从抢修供电现场忙完回来,黄色的安全帽,蓝色的棉工装,就是他的日常穿搭。

瘦,是张清给人的第一印象。因为运维保电不分时间点,也不分地点,尤其碰到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的时候,要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忙起来的时候,就连洗澡都要带着手机,生怕没能及时接到报修电话。”张清打趣道。

言语交谈间,听得出张清其实并不善言辞,但只要聊到和供电运维有关的话题,便滔滔不绝。

每年到了春节假期,务工人员、大学生返乡,用电负荷明显增大,几乎是“电力全开”的状态。对于张清来说,过年就是一个“比普通工作日更重要、更忙碌的节日”。

因为相比平时,春节用电需求会持续上升,运维力度随即加强,只有保电“不打烊”,才能确保群众过上“亮堂年”。

张清(中)亲手为老人送上新年日历。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供图

在旌德县,张清还有一个外号,叫“活地图”。为啥?因为他所带的运维班组,要负责城区37797户居民、335家企业的用电保供,另外还有总长95公里的10KV线路巡检。

一旦遇到停电,故障大概在什么区间?断电原因排除哪些?预计多久能够正常送电?这些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张清都心中有数,“熟能生巧,甚至连杆号都能烂记于心。”张清说,只有心中有本账,处理起故障才能得心应手,最快速度恢复供电。

春节期间,居民用电量急剧上升,和张清一样,在一线的运维人员更要加倍仔细巡查,守护万家“团圆”。

张清(左)和同事忙着抢修电路。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供图

巡线,并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张清说,光靠趴地图上看远远不够,一定要下到一线,眼见为实。此外,还需要做红外测温,检查线路是否存在发热,提前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

“越是年关越是忙。”张清感慨,“节骨眼上,我们要做好的,就是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用电需求。比如保险丝烧了、开关跳闸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举手之劳。”

就为了这个“第一时间”,去年开始,国网宣城市供电公司专门印制了新年日历,与传统日历不同的是,翻开就能看到报修电话,每页上的卡通内容,通俗易懂,画面喜庆,传递出浓浓年味的同时,也带来供电的关怀与温暖。

正在运维保电的张清。国网旌德县供电公司供图

春节是用电高峰期,用电量攀升,求助户也多。留有张清电话的日历,是供电服务的“升级版”,不仅能够联系到旌德县供电公司的热线,还能第一时间找到张清本人。

赶在新年前,上门运维保供的时候,张清就有针对性地把日历送给留守老人,并再三叮嘱,“有事您说话,直接打上面电话,我都在!”这是张清的承诺,也是张清的责任,老百姓一听就懂、一看就明。

参加工作34年,张清在线路上走了34年,聊起这些年的工作,他用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保”。走长长的路,保稳稳的电,对张清而言,“在路上”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常态。

午饭点刚过,放下碗筷的张清,戴上安全帽,匆匆向记者告别:“春节保供压力大,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下午去巡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