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229字,建议阅读时间12分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一直没有显著增长,一般超不过一亿。人口的增加,往往被残酷的战争打断。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大战以后人口凋敝的情况。
明末清初的战争非常残酷,人口大量减少。清朝建立以后,人口开始恢复。这和各个新王朝建立初期的情况并无区别,但随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人口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到乾隆六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余万。这已经超过了历代数字。而到了乾隆五十八年,人口数量达到了三亿之众。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
所谓康雍乾盛世,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大量增加。几亿的人口,这个规模是历代从未有过的,是中国历史的新现象。中国目前的人口规模,可说正是在清朝奠定了基础。
这种人口的快速增加,引起了清廷高度注意。从康熙开始,“太平日久,生齿日繁”等语就反复出现在皇帝的上谕中。几位皇帝多次指示官员,要注意人口问题。
大多数当代历史书,由于受到现实中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往往把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描述为坏事,认为这是令清廷头疼不已的重大社会难题,给当时的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困扰。
可是如果全面考察清朝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发现,人口的增长确实形成了某种压力,但这种压力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清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并且,其积极影响至今不衰。
起初,清廷统治者对人口增长提出的对策也无非是开垦土地。这和历代新王朝建立时的情况差不多。新王朝往往建立在长期战争的废墟上。人口大量减少或逃亡以后,荒芜土地很多。新来的统治者都会设法组织民众开垦这些荒芜的土地,发展生产,稳定社会。
清朝初期也是如此。但清廷不久后就发现,荒芜的土地很快就开垦得差不多了。可开垦荒地迅速减少。指望着通过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来养活快速增加的人口,越来越难。
他们面临着一个以往朝代没有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土地已经开垦完成的情况下,让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在粗放式经营发展空间已经不大的情况下,怎样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清朝人找到了其他的办法,还很有效。
从政府层面来说,全国各地的一大批能吏,在各处积极“劝农”。所谓“劝农”,并不是简单地鼓励粮食生产,而是积极鼓励全面发展农业,也就是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农耕以外的林、牧、渔等各项生产。
四川是明末清初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清初重新开垦土地之时,种植作物单一,以主粮居多,其他作物很少。后来,四川各地官员积极倡导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到了乾嘉时期,四川就已经出现了不少收益较高的副业产品,如蚕桑、麻、染料等。
棉花的种植,是当时劝农的又一个重点。清廷对棉花种植的推广可谓不遗余力,遍及内地十八省。在推广棉花生产的同时,也大力推行家庭纺织加工业。
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以外,更大的成就还是来自民间的自发探索。这种自发探索在中国江南地区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中国文明初期,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由于战乱、气候等多种原因,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南方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人口数量也大大超过北方。再以后,即使首都在北方,也要依赖运河从南方输入大量粮食。
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也作“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明末清初以来,江南地区的人口持续增加。密集劳力之下,粮食产量很高,粮价持续走低。谷贱伤农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雍正皇帝甚至多次提出官购余粮,以维持粮价。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种植粮食,显然越来越不划算。
官购余粮这种敷衍之策当然不能解决问题。问题的真正解决是放弃种粮,发展收益更高的其他作物生产,也就是转变经济结构。这种转变无须政府主导,无数百姓会在利润的指引下自发摸索。
既然粮价不高,大家就尝试着种植其他收益更高的作物。棉花成为首选。和粮食不同,棉花生产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商品色彩。生产出来的棉花是为家庭手工业提供原料的,而最终生产出来的布匹,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的商品。
清代人口大量增长,势必导致纺织品需求大增。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江南棉花生产和家庭纺织业迅速发展,取代了原来的粮食生产,成为当地经济的重心。换句话说,经过明末清初的变迁,江南地区的经济重心已经从粮食生产的“农”,转变为纺织业为核心的“工”。
和后来机械化大生产的“工”比较起来,家庭小作坊式的纺织业当然很不起眼,但和只生产粮食作物比较起来,家庭纺织业创造的收入可就高多了,可以养活的人口也多多了。
经济结构转变的结果是,江南地区以当时最稠密的人口,同时却拥有了最高的人均收入。这里成了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且,当时江南农民的收入中,现金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非现金收入。这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
由于棉业的大发展,中国主粮产区发生了转移。江南地区,从粮食输出地区转而变为粮食输入地区。清代,长江中上游、华北以及东北等地,通过长江、运河、海运等,将大量粮食运入江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湖广指湖南湖北。清代有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两广才是指广东广西)
除了江南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实现了上述“工业化”转变以外,珠江三角洲也发生了类似的经济结构转变。原来,广东的主产物是稻米,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属落后之列。后来,在充足劳动力资源的推动下,稻米生产被收益更高的“鱼桑之业”代替,也就是把稻田改成鱼塘,形成塘中养鱼、塘边植桑、以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良性生产方式。而广东本地所需的稻米,则大量从广西等地输入。
珠三角“初级工业化”的成就,同样巨大。粤丝的产量,常常占到清代全国蚕丝产量的三分之一。在以工代农方面,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可谓并驾齐驱。人口压力不但没有让这两个人口稠密地区变穷变落后,反而让他们率先进入“工业化”状态,成为繁荣富庶之乡。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这种传统的、初级的工业化,和后来的工业化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人们在寻求更高收益中对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突破。当然,相比英国的工业化,中国南方地区的工业化未能取得法律制度层面的突破。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方面的领先态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这两个三角洲在国内同样是领先地位。甚至改革开放以后,率先开展新一轮工业化,再次成为国内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同样是这两个三角洲。
或许可以说,十八世纪清代以来的经济发展,给他们奠定了深厚的传统和基础。不断变革,需求更高收益的意识,一直存在于这两个地区人们的心中。一有机会,就会繁荣兴旺。
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说,清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这不仅是指产量和收入,更重要的表现在于贸易和分工的水平。
不仅个人、家庭或者村镇,甚至省一级的地区,都能摆脱单一的粮食生产;国内省际的贸易规模,达到了供应整个省所需粮食的水平;在大范围内实现了家庭工业化;养活了空前规模的人口。这些成就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积极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追问为何清朝实现了如此成就,会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甚至核心的原因在于,康雍乾以来,对人口的持续增长,清廷统治者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虽然期间有各种各样错误的政策,但政府的主流态度是用经济发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地想要减少人口。
对民间自发的种种经济转变,政府没有大力压制,更没有坚持“以粮为纲”。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如某些前人或者后来者那样,强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抗日益扩展的商品经济,而是允许其自由发展。这其中的许多表现,后人是远远不及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用发展生产的办法来解决人口问题,才是中国传统人口思想的主流。这种思想和当代那种消极的用压制人口增长来解决问题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且,高下立判。
可以说,那种视人口增长为灾难的思想,对中国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外来的陌生思想。只是依靠三十余年的强行灌输和宣传,才得以进入中国人的头脑。现在到了清除这种消极错误思想,重新恢复积极健康的人口思想的时候了。
李子暘为铅笔经济研究社主编,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关注铅笔经济研究社公众号,并回复以下数字,或点击以下链接,查看精彩铅笔社文章。
回复“201”,国家存亡的意义(令人惊奇的大格局精彩长文)
回复“202”,伊斯兰问题还是阿拉伯问题(寻找现代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
回复“204”,北京为什么是首都(寻找北京成为首都的那段历史)
回复“208”,重新理解市场(打破人们对市场长久以来的认识,一篇读了后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改变的长文)
回复“209”,个人主义与共同体(对个人主义的理性分析,重新理解爱国主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