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事堂
华尔街见闻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资事堂

主动大战量化,华尔街对冲圈上演“瑜亮之战”

资事堂  · 公众号  ·  · 2024-06-13 21:27

正文


作者 | 郑孝杰

编辑 | 袁畅


在国内市场似乎已经呈现“压倒性”优势的量化投资,在海外对冲圈遇到了新的“挑战”。


出手的是老牌的主动对冲机构,尤其是从事权益投资的。


在旁落市场主流多年后,它们似乎在重新收复“失地”。


而量化的龙头机构仍在坚定捍卫着它们既有的荣光。


两者在对冲基金收益榜上斗的“难分难解”。



01

年化收益率最高超过30%


根据业内流传的一份专业统计显示,从2018年~2023年,顶尖资管机构的代表产品收益率和风控水平呈现了非常大的差异。


从收益角度看, 主动投资最靠前的是比尔·阿克曼创立的潘兴广场控股,代表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32%。


潘兴广场是融合多种策略的主动基金,兼有权益和衍生品投资、并常常扮演积极股东主义的角色(指责、批评、推动投资公司变革)。


它在2004~2015年盈利持续飙高,但在2015~18年经历了漫长的策略低潮期,不过自2018年后潘兴广场基金收益重新飙高,在2020年后更是依靠阿克曼对于“重要事件”的精准把握,而把收益稳稳立在很高层面上。


尽管潘兴广场收益非常高,但它不是过去六年收益最高的对冲基金,收益最高的还是刚刚过世的 西蒙斯创立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后者在过去5年保持了接近40%的收益率,而且是费后。


文艺复兴是业内纯量化投资(完全不掺杂人工决策)风格的先驱,也是目前这个领域长期的收益率天花板。它们对自己的策略高度保密,并且用多种手法挽留和避免人员跳槽。


或许因此,文艺复兴保留了业内相对精简的策略团队,但是靠前的收益率。



02

“颈部”机构看点很多


在巅峰对决的文艺复兴科技和潘兴广场控股之下,是4家策略较高的老牌机构。


从投资门派上说是,三家量化对撼一家主动投资。


其中, 肯·格里芬创立的城堡基金收益率在25%一线 ,是四家机构中业绩和收益总额相对靠前的。城堡基金也是2022年全球收益率最高的对冲机构。


肯·格里芬生于1968年10月15日,是个善于运用技术的投资大师和收藏狂人。他在美国南部的弗洛里达州长大,小时候是计算机高手和数学俱乐部主席。


在哈佛大学读大一时,他就迷上了投资,曾经在宿舍屋顶上安装卫星天线来提高交易速度,那还是1980年代。当时他就痴迷于可转债和期权投资,擅长在这些当年美国普通投资者还看不懂的产品上赚钱。


日后,他在大学时开辟的技术、量化和宏观结合的投资领域大放异彩,他同时还创设了一个叫城堡证券的机构,该公司目前是美国股市最大的做市商。


此外, 量化投资界两个传统“大厂”肖氏基金(De shaw)和AQR资本也在对冲基金的颈部行列 ,两者也是量化业绩受托规模仅次于文艺复兴的一线机构。


肖氏基金的创始人是戴维·E·肖 ,肖早年是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他利用当年最先进的高速计算机网络和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发了大财。


AQR资本的创始人是聪明绝顶的克里夫·阿斯内斯(Cliff Asness) 。他1966 年 10 月 17 日出生,毕业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双学士学位。


阿斯内斯和西蒙斯一样是从学术界转向投资界的量化投资大师。AQR也是业内最擅长把论文变成投资策略的对冲机构。


和上述三个量化大咖打对台的是 TCI顾问公司,一家近年崛起的主动投资机构 ,它因为在2023年为投资人和股东怒赚129亿美元登顶全球最赚钱对冲机构。


TCI直译成中文的名字是“儿童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英国现任“首相”苏纳克也曾经是其前员工。去年它的创始人克里斯·霍恩(Chris Hohn),支付给自己2.76亿英镑的“分红款”,震惊了对冲界。


据美国监管机构的披露信息:截至2023年9月末,TCI投资重仓的股票包括谷歌、VISA、通用电气和穆迪等。



03

“腰部”机构群体庞大


在一线和准一线机构以下,对冲基金的“腰部”团队,更加庞大。而且,主观机构也明显扳回了一城。


主动投资领域: 史蒂文·柯恩创立的POINT72 收益率在10~18%之间,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也在同一区间。前者是当年最著名的投资机构SAC的创始人,后者是价值投资宗师。


此外,专心搞不良资产和权益投资的 保罗·辛格创立的埃利奥特投资(Elliott) 也在这个收益区间里。


辛格生于1944年和刚过世的吉姆·西蒙斯是一代人。他在1977年就创建了埃利奥特投资,堪称对冲界“骨灰级”基金经理。辛格早年发家于可转债,但后期却常常斥巨资于少数公司的投资中,并通过积极股东主义向公司施加影响,成了名副其实的“秃鹫投资家”。


他非常著名的一个投资案例是,20世纪90年代购买濒危的主权债获得了暴利。此外,在次贷危机后的世纪大重组中,他用一系列精妙的方法控制了一家知名汽车配件公司并从政府手里拿到了巨额补贴。


辛格近年开始“流年不利”,他入股的推特、投资的软银、SAP等都没让他赚大钱,相反令他陷入无穷尽的口水仗之中。


此外,这个区间还有个重磅机构 柏基投资(Baillie Gifford) ,后者以超长期投资成长股闻名,也曾经是特斯拉上挣钱最多的对冲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 ,大型主动投资机构 富达投资(Fidelity)、威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普信集团 (T Rowe Price) 也在这个区间,这或许证明大规模基金管理也是可能创造不错业绩的。



04

量化投资“不让须眉”


而在量化和多策略领域中,腰部区间的也颇有几把刷子在场。当然和颈部集团中占据绝对多数的形势不可比。


千禧年,就是一家在腰部集团中,具备代表性的量化投资机构。 千禧年成立于1989年,由量化投资打开伊斯雷尔·英格兰(Israel Englander)创建,后者的外号“Izzy”在量化界更加有名。


Izzy是出生在布鲁克林皇冠高地社区的一个波兰裔家庭,他于一直对股市很感兴趣大学期间,曾在奥本海默公司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实习。他早年亦从可转债中获利不少。


不过如今的千禧年是个组织架构独特、投资结果至上的多团队、多策略的对冲公司。最有趣的是,国内大量头部量化机构的合作者都有在千禧年(或其子公司)工作的经验,包括九坤、明汯、诚奇、灵均等都有创始人曾在千禧年工作。



05

“风险表现”差距很大


前述的收益视角外,补充的风险视角(波动值、方差)也非常更引人关注。


如果添加了风险这个维度后,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对冲基金的分类出现更多的维度。


比如收益最高的文艺复兴科技和潘兴广场控股的波动率都整体较高(部分受高收益率的基数影响),而且潘兴广场控股的波动率甚至高于文艺复兴。


而在颈部集团里,TCI的风险度相对高一点,而Citadel和De shaw的风险度明显要小。


整体看,量化产品的净值波幅是明显小于主观的。


把上述案例向收益再低一级的机构做延伸,可以发现:主动投资的产品波动幅度会明显大于量化产品。


这既和主动投资的核心理念有关(长期持有、不害怕波动),也有量化投资对日、周、月的波动幅度管理更积极、精心有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