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M93交通之声
浙江应急广播FM93交通之声,路况信息、旅游查询、违章查询、各地天气,点击“出行利器”;汽车维权、主播互动、一键应急,点击“节目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交通918  ·  杭州一隧道突发!出口临时关闭 ·  2 天前  
钱江晚报  ·  降了!重回19.9元!网友:还想要9.9元 ·  3 天前  
网信浙江  ·  浙江网信12月执法处置通报|浙E执法 ·  4 天前  
网信浙江  ·  浙江网信12月执法处置通报|浙E执法 ·  4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刚刚超过100!杭州人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  4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刚刚,赵露思发文回应病情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M93交通之声

12岁熊孩子偷用家长微信,一转眼6万多元没了…所有家长都要留心!

FM93交通之声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3-14 17:49

正文

来源:扬州晚报(yangzhouwanbao)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自打网购兴起后

很多小伙伴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因此

网上火了句流行语:

“防火防盗防败家媳妇儿”

今天

小编还要给大家加一条

防熊孩子

↓↓↓

3月12日晚

江苏扬州市民李先生翻看微信时

竟发现有多条Q币和游戏点券充值记录

原来

儿子小飞(化名)充值玩游戏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

居然花掉6万多元

……


父亲发现

微信里多次Q币充值,花掉6万多


昨天上午,李先生介绍,3月12日晚,他在翻看微信时,意外发现有多条Q币充值记录。李先生和妻子已经很久不用QQ了,更不可能充Q币。从充值记录中,李先生找到了一个QQ号,他立刻就认出来,这是12岁的儿子小飞(化名)的QQ号。


李先生立即找来小飞询问,小飞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说不出来为什么要充这么多Q币。李先生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充值花掉了6万多元



网络配图


“消费记录里有充Q币的,有购买‘王者荣耀’点券的,还有购买‘钻石’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游戏里面的,其中有的一次就充了1299个Q币,花了1234元。”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打开小飞的QQ号,却发现账号下一个Q币也没有。

部分充值记录


“有可能全部在游戏里面用掉了。”李先生表示,并不知道小飞在玩什么游戏,但是在小飞的QQ记录里有一段对话,他拿一个游戏中的人物和别人交换,人物属性为“贵族七”,对方要求看图,随后小飞截了一张图给对方看,截图上有“SG赛季荣耀战区”字样,“这个游戏小飞应该是充过钱的,不知道‘贵族七’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需要多少钱。”


   记者调查发现,这可能指的是网络游戏“王者荣耀”,根据网友统计的数据,升级到“贵族七”需要20000积分,这些积分可以通过Q币来购买,充值这些Q币需要花费2000元。除此以外,游戏道具等仍然需要用Q币购买,具体花费无从得知。


网络配图


熊孩子承认

私设指纹解锁,偷看家长支付密码


昨天晚上,李先生告诉记者,小飞承认,他在玩“生死狙击OL”和“王者荣耀”这两款游戏,并偷偷的用家长的手机给游戏充值。小飞说,在家长允许他玩手机的时候,他偷偷把自己的指纹加到了可以解锁的指纹记录中去,由于手机可以接纳多枚指纹记录,因此小飞的做法并未被家长发现;另外在家长使用支付宝时,看到了支付密码


网络配图


小飞称,他没有想到花掉这么多钱,在查看充值记录时,小飞发现其中有一些记录有问题,不是自己充的。


“比如3月10日这天,晚上11点左右有超过6次的充值记录,总金额2500元左右,其中有两次名为‘钻石’的充值记录,各花去648元,小飞说不是他充的。”李先生介绍,小飞和朋友一起玩游戏,小飞多次充值,但是Q币等游戏币还有别的孩子在用,具体是怎么回事,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再来看看这些“熊孩子!

2016年3月,永康市民叶先生家就有这么一个熊孩子,他12岁的弟弟,年纪虽小胆子不小,竟然偷偷把叶先生微信红包里好几万块钱拿来购买“Q币”了。


2016年5月,常州一男子信用卡里莫名少了一万八千多,怀疑是被人盗刷了,调查发现是他儿子充了Q币。


2016年7月,湖北张女士让12岁的小女儿给在外地上学的大女儿转生活费,小女儿趁机给自己的QQ号充Q币,半年花掉9000多。


腾讯客服回应

想退钱,需证明Q币是孩子买的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了腾讯客服,介绍了小飞的情况,询问是否可以返还这些费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家长可以证实确实是孩子充值,并且这些Q币还在,可以进行协商,但是如果Q币已经消费了,就不大可能退钱了。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先调查微信账户的充值记录,并要求记者提供相关资料。


记者咨询法律人士了解到,《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但该规定,执行时有一个前提,即确认购买行为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所以,李先生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购买Q币游戏点券的操作是儿子进行的,但在现实中取证非常困难


警方提醒

家长要管理好各种手机支付软件


昨天下午,记者咨询了警方人士,一位民警表示,如果确实都是小飞充的Q币,那就不能形成案件。民警提醒,家长要管理好手机,网银、支付宝和微信等可以快捷支付的APP,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


“有不少家长用孩子的生日作为银行卡密码,移动支付密码,虽然体现了对孩子的爱,但是孩子猜起来也更方便了,建议用妈妈的生日作为密码更安全。”民警表示。

要想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最根本的防范措施,

还是要引导孩子少玩手机、少接触网游!

做家长的该怎么做呢?

以下五点请牢记!

↓↓↓

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等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



二、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



三、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折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四、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五、上学后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


  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


熊孩子闯祸真不好收拾啊!

家长们一定要~~

保管好手机和支付密码,

赞同小编观点的请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