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的2月刚过,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各家房地产公司操盘销售额排行已经出来了。
从克而瑞机构最新披露的2月前20强房企操盘经营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各大房企如同料想,基本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20强总体平均销售额下降幅度只有34%,远好于市场预期。同时,从克而瑞的数据统计来看,百强房企2月的销售额同比去年也只下降了37.9%。
这样的销售业绩数据,相比之前市场预测的可能会出现80%以上的降幅数据来看,还是值得欣慰的。不过,从上述数据可见,2月在疫情的冲击下,前20强的房企军团开始了逐步分化,分化成几个阵营。
恒大、绿地和保利是2月表现最让人亮眼的三家公司。
在这样多数城市长时间关闭售楼处的严峻形势下,居然取得了逆势增长,真是可喜可贺。
其中,
恒大的表现是最为亮眼的。
2月,恒大在顺应疫情形势,推出了爆炸性的网络销售模式后,在网络上足不出户,收割了一批客户的羊毛,销售额逆势增长了13.47%,同比去年增长了118%,并一举超过万科,以824亿的总销额占据中国房地产企业1~2月销售额排行榜首。不过这样的销售额却是75折为吸引客户手段,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
与恒大不同的是,绿地和保利在2月的同时逆势发力,分别增长了101%和40%。绿地在2月销售不错可能原因是广西和云南地区的销售不错,疫情对这两个省份影响不太大。绿地此前在云南布局了几个康养文旅大盘,目前都开始进入收割期。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2月24日,绿地集团正式发布“健康宅2.0”。在2019年推出“绿健百科”产品体系,打造健康宅系列产品。
绿地健康宅2.0分为三大体系、56项要点、180余项措施。
三大健康体系分别是健康城区、健康社区、健康家居,分别从城市开发角度、社区角度、家居角度对绿地健康宅产品进行全方位提升。
其实绿地早在2019年,就已预见性的推出“绿健百科”产品体系,打造健康宅系列产品,此轮产品是在去年基础上的一轮升级。
这样的成体系化的产品理念,也助力了绿地在疫情中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相比绿地,更为积极稳健的是保利,表现可圈可点。
不仅2月销售出色,保利在投资拿地方面仍然积极。
可以发现,在今年1月,保利在天津、济宁、福州、泉州、郑州、长春、兰州、淮安等8城共获取9个项目,拿地金额125亿元,同比增长443%;
拿地面积232万平米,同比增长371%,单月拿地金额占销售金额的53%,较2019年全年提升20个百分点,拿地力度提升明显。
追溯到2019年,保利的业绩也是大幅增长的,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
以万科为代表的第一梯队的稳健军团,在2月也经受住了考验。
这些公司包括碧桂园、万科地产、中海地产、融创中国、新城控股、龙湖集团、阳光城集团、世茂集团、华润置地等9家,平均销售业绩环比下降幅度在30%~60%之间。
从克而瑞公布的百强企业销售业绩参考数据来看,这样下降幅度,基本属于中等影响的阵营。
其中,万科在2020年开始,销售额整体发力。
万科从1月销售拔得行业头筹后,二月略有下降。
但整体两个月的销售总额稳居第二,这样的排名虽然在恒大之后,但万科在疫情期间的销售并没有实质性的降价举措,而是通过产品力和营销能力支撑下来的。
这样的销售数据是实打实的,盈利能力是有保障的。
受影响严重阵营8家:
业绩环比下降60%~100%
而降幅超过60%的公司有金地集团、中国金茂、旭辉集团、招商蛇口、华夏幸福、绿城中国、时代中国和金科集团等几家公司。
这些企业中,有些是布局分布与疫情重仓城市有关,有些与公司整体的推盘节奏相关,有些与网络销售的推出手段不及时有关。不过这两个月的数据不可以作为全年参考,因为从往年数据来看,1~2月销售只占到全年收入的20%以内。
从销售节奏上看,值得关注的是绿城的在2月的拿地发力。在2月的拿地榜单上,绿城豪掷268亿拿下北京的若干地块,这样深耕大盘的节奏,一直是绿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