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这里是放眼宇宙世界、纵观物理发展、
科技人文共赏,环球物理
【名家说】!
上一节我们已经分享了牛顿贡献一:力学原理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今天我们将继续跟大家分享——
牛顿贡献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牛顿与哈雷的友谊推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诞生牛顿是个对批评很敏感的人,许多发现,如果没有绝对把握,都秘而不宣。以至于人们有这样的说法:牛顿的发现有两个阶段,首先是牛顿做出发现,然后一些人再从他那里打听出来并公之于世。这种做法至少是造成许多关于优创权的争论的部分原因(更基本的原因来自牛顿的性格),如牛顿和胡克关于谁发现平方反比力的争论、牛顿和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等。
而牛顿关于万有引力、关于微积分的研究结果,都是首先在《原理》中发表的。如果牛顿生前没有写出《原理》这本书,那么按牛顿的传记作者威斯特福的话说,“我们至多只会三言两语地提一下他,对他没能有很大的成就感到痛惜而已。”因此,哈雷和牛顿的友谊,哈雷鼓励和帮助牛顿出版《原理》,是科学史上一件大事,一段佳话。哈雷比牛顿年轻13岁,家境富裕,为人和蔼可亲,对牛顿很尊敬。因此,虽然牛顿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但和哈雷的关系却一直很好。
哈雷彗星实际上也和牛顿有关系:1682年大彗星出现后,牛顿曾根据观测资料对其轨道进行过计算,得出它沿以太阳为焦点的抛物线轨道运动。哈雷根据牛顿的天体运行理论,仔细观察1682年大彗星的轨道后,认为它的轨道虽然偏心率很大,但仍是一条拉得很长的椭圆轨道,因此还会再次回归,周期约为76年。它同
1531年和1607年两次出现的彗星是同一颗彗星,并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
1758年,这颗彗星果然再次出现了,从此人们便把这颗彗星叫做哈雷彗星。许多国家发行的哈雷彗星邮票中有牛顿,一些国家发行的哈雷彗星邮票还直接表现了牛顿和哈雷的友谊,如图1-8中非1985中牛顿和哈雷一同观测彗星;图1-9几内亚1986中哈雷向牛顿显示彗星的周期和回归年份,墙上挂着彗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图;图1-10(格林纳达1989)是“哈雷出版牛顿的《原理》”;图1-11是多哥1986年发行的哈雷彗星邮票的小型张上的邮票,为牛顿和哈雷的肖像。
《原理》共分三篇。在最前面是极重要的导论部分,包括“定义和注释”及“运动的基本定理或定律”两节。它首先给出“质量”、“运动(量)”、“力”、“惯性”等的定义,并在注释中提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然后给出著名的运动三定律,以及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的法则、运动叠加原理、动量守恒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这一部分是牛顿对前人工作的系统化,是牛顿力学的概念基础。《原理》中对运动三定律的叙述是:
Ⅰ .每个物体继续处于静止或沿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力作用于此物体迫使它改变此状态。
Ⅱ .运动的变化同所加的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所加的力的直线方向上。
Ⅲ .每一个作用总是有一个和它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换句话说,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以相等的作用施加于对方。
第一定律继承了笛卡儿关于惯性的说法。对第二定律要注意的是,牛顿说的是运动的变化而不是变化率,因此它的公式表述应当是 (mυ) =Ft。现在更常用的微分形式 F=ma是欧拉1750年引入的。应当指出,对于速度很高的相对论情形,F = ma不成立,但是牛顿原来给出的形式仍然正确,好像牛顿对此有预见似的。图10-23是以色列1972年发行的发展教育邮票中的一张。它表明,今天F = ma同勾股弦定理a^2+b^2= c^2、展开式(a+b)^2=a^2+2ab+b^2一样,已成为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副票上是旧约上《箴言》的一段话:“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每张邮票都带副票,是以色列邮票的特点。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分享——牛顿贡献三:万有引力定律推导下的力学“框架体系”
《方寸格致》的介绍:
方寸,可跨越时空,可俯仰宇宙。
格致,需潜心治学,需蓦然顿悟。
然而,迥异的名词,却在这本《方寸格致》(原名《邮票上的物理学史》)中完美契合。
本书作者秦克诚先生自幼开始集邮,入读北京大学后,他将这一业余兴趣与专业志趣结合起来。经历新中国的建立,经历十年浩劫,也曾飘洋过海去斯坦福大学进修,去德国访问,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坚持这一兴趣,集邮迄今已逾甲子轮回,占据了他年岁的近九成。
秦克诚先生崇尚古希腊璀璨的文明,更崇尚亚里士多德响彻云霄的“吾尤爱真理”的宣言;他热爱文艺复兴的波澜壮阔,不忘达芬奇神来之笔下的黄金分割;他赞美被苹果引发灵感的牛顿,也赞美牛顿同时代的群星荟萃;他向爱因斯坦的幽默与豁达致敬,尤其是72岁生日留影时伸出的舌头……这些都记录在一格一格的方寸之上,格物的态度、致知的精神,在方寸间追溯了古往今来,跨越了须弥芥子。
本书是秦先生毕生的蒐求,是艺术对科学的回响,也是赠予世界的礼物。
他的书曾经获得这样的评价: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2006年7月5日主持吴大猷奖颁奖典礼时的讲话——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把邮票上的物理事件、重要发现、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经过,写成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很有意思,这种科普书会影响很多人。
清华大学 陈难先院士——
秦克诚的必然独到之处就在于是用他的心向读者作奉献的,他写的书当然和别人不会一样,因为他的工作条件没有别人那么好,但是他对物理和邮票坚持特有的兴趣和品味。它的命题,它的内容,它的陈述,它的意义都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来自积累和想象力,哪来条条框框可以套用?他今天写的和昨天写的也不会一样。
如果你也喜欢秦克诚先生的著作《方寸格致》,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往期精彩回顾
【名家说第1期】年轻伽利略:学术最辉煌时期
【名家说第2期】晚年伽利略:两门新科学对话
【名家说第3期】伽利略贡献一:相对性原理
【名家说第4期】伽利略贡献二:光学领域
【名家说第5期】伽利略贡献三:科学研究方法
【名家说第6期】伽利略贡献四:科学真理
【名家说第7期】泰勒斯:空间是最大之物
【名家说第8期】毕达哥拉斯:首次提出“地球是圆的”
【名家说第9期】亚里士多德:地心说与分层的宇宙
【名家说第10期】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名家说第11期】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巨臣达芬奇
【名家说第12期】哥白尼: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
【名家说第13期】哥白尼:宇宙观模拟
【名家说第14期】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名家说第15期】哥白尼:诞生500周年的纪念
【名家说第16期】哥白尼:逝世450周年的纪念
【名家说第17期】牛顿:物理学巨人牛顿生平与主要工作
【名家说第18期】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与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