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收藏史
每日更新,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还处于流行期!淄博疾控刚发提醒 ·  昨天  
鲁中晨报  ·  送别!她因病逝世,享年104岁 ·  昨天  
鲁中晨报  ·  情况属实!官方回应:立即整改! ·  3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走在前 挑大梁 看济南 | 一年通四桥 天堑变通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收藏史

商周制玉的边饰风格(下)周代制玉的边饰风格

收藏史  · 公众号  ·  · 2019-04-29 10:45

正文

高古制玉有一部分是带边饰的,或者称为扉棱、或者称为出脊,都是针对边饰特点而加以形象的名称,尤以商周制玉的边饰各自形成系统,成为赏古所不可或缺的文化特征。

(二)周代制玉的边饰

周代制玉继承了商代制玉的“边饰”工艺,不过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周代制玉对商代的“边饰”不是照搬拿来,而是发展的继承;二是周代制玉风格一直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分为西周、春秋战国两个明显的阶段。

西周发展性地继承商代“边饰镂空”的特点有二:

一是“镂空”工艺的位移。西周继承了商代制玉的镂空工艺,但是却将这种镂空从“边饰”的位置移到了“器内”。西周的镂空依然是用桯钻配合三角棱条状工具制作而成,透空处状如逗点,称为“逗点镂空”,成为西周镂空最显著的时代风格之一(图1)。

图1-1

图1-2

西周逗点镂空的末端呈三角形的收尖之状,与商代边饰镂空的风格如出一辙(图2),但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西周逗点镂空来凸显纹饰的位置和形状,让纹饰从器形中独立出来,不再依附于玉器的表面,成为鉴赏的视觉焦点,特色毕现。

图2-1

图2-2

桯钻圆孔加末端呈三角形的工艺造型,商周类似几乎同样,但是就这么小小的位移变化,却区分了两个制玉时代的特征。这也是有些镂空的高古玉商周莫分的原因之一。这种工艺如果反过来出现商、周混淆,内、外不分的情形,则定然非古工所制了。

这件标识为“精品商代玉佩”,似有商玉的形制但却是类西周的边饰和”逗点镂空“(这个”逗点镂空“似是而非,其余仿点不再赘述),则为既非商也非西周了(图3-1)。

图3-1

这件标识为“西周柄形器”,似为西周的纹饰、边饰,但纹线却不是西周常见的内细外粗的双线纹饰(勾撒一面坡),而是为商代多见的压地起阳纹(参见《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则为既非西周也非商了(图3-2)。到代西周柄形器也不会留下大片柄器尾巴空白,其余仿点不再赘述。

图3-2

二是“边饰”风格的变化。西周继承了商代制玉的边饰工艺,但是边饰的形制已经发展成西周的风格。

西周制玉的边饰依然可以称为出脊或者扉棱,不过边饰制作的工具已经简化到用砣具和软线拉切,边饰的风格已经注重对称和柔美(图4)。

图4-1A

图4-1B

图4-3A

图4-3B

图4-4

同样是边饰的出脊与扉棱,商、周却呈现各自的时代风格,可以说都能给人以“震撼”的高古时代美感的视觉盛宴,但是“震撼”的角度却完全不一样。用典型器比较一下,即清晰明了何为周、何为商了(图6)。

图6-1:商晚期龙首玉饰

图6-2:西周人龙纹璜

西周之后,春秋的边饰已经逐步趋于简化,到战国时代基本结束边饰特征,仅仅为塑形本身所需要的边饰,此边饰已非彼边饰了(图7)。

图7-1:春秋晚期玉兽面纹饰

图7-2:春秋战国玉兽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