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包容万象
对过去的思索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不容错过的河南特产,鸡内金薄饼真的太香啦! ·  昨天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在时空交汇中带你走进敦煌 ·  昨天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郭沫若死后为何没被葬入八宝山,却被葬入了一处 ... ·  4 天前  
最红安  ·  童年记忆:包书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包容万象

白岩松: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是它走下坡路的时候

包容万象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09 10:11

正文



作者:白岩松

来源:《白说》(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看《道德经》第十七章时,乐了: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是对领导的评价和划分 。最好的领导什么样?你不过知道有这么一个领导存在,说明他懂得道法自然,工作条理顺畅,不用天天开会也能做到一切井然有序。


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却自觉干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东方时空》刚创办的时候,从来不打卡,没有纪律方面的要求,我们却几乎住在单位。到了后来强调打卡的时候,影响力就很弱了。


当然,这四句话不仅仅是评价领导或官员,也揭示了生活中的某种秩序和境界。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要从你这儿拿走什么,一定先给你什么。



《道德经》对物质和人性有很深的探索。往小处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到越多,失去越多。往大处说,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历朝历代的兴衰,总有特定的规律,日不落帝国也会日落。


个体命运也会经历周而复始的起伏。对于我来说往往是这样: 真正失意的时候,我睡得最踏实,我知道不可能再失去什么;但是赶上特别得意的阶段,反而会很恐慌,因为可能要下山了。


记得2000年,我似乎挺火,又是全国十佳青年,又是悉尼奥运会直播,回来以后中央领导接见,还没跟冠军们的教练握手,先来握我的手,这还了得!


之后我把手机关了,闭门研究新节目,整整一年。回头看,要是没有那一年的沉寂,就不会有后续的动力。


那时,作家刘恒大哥提醒我: 小白,如日中天,可要小心太阳落山啊。我说:大哥您放心,我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2003年,在我生日的头一天,我把自己担任的三个制片人职务全辞了。我一走,身边十多个人受益:三个副制片人升为正制片人,N个主编升为副制片人,又有N个人升为主编。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层含义:杯满则溢,怎么办?把里面的水泼掉。要是不泼掉这杯水,我恐怕也不会继续走这么长的路。因此,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有人说,那干脆彻底无为,给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要。这不对。应该是种什么心态呢?要归要,但知足,懂得分寸。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寿。

我相信如果把《道德经》翻译成白话文,给反腐中进去的官员一人送一本,他们全得号啕大哭,后悔死了。但是得意的时候看这些文字,又怎能悟出其中的意义呢?很难。

摘自网络,如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处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