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Fweek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OFweek投融资网是高科技领域投融资项目发布和对接的专业平台。OFweek投融资网汇聚了高科技领域各阶段企业10多万家,精选各类资本和机构1000余家。提供:融资咨询、投资咨询、并购咨询、研究报告、路演活动、产业园咨询、企业加速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OFweek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140亿超级大单引爆市场!韩国储能大厂正疯狂扫货

OFweek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 公众号  ·  · 2025-03-11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每个大单背后,都是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又一次冲锋。
3月10日,当升科技(300073.SZ)一则公告点燃资本市场——公司与LG新能源(LGES)签署 11万吨锂电正极材料供应协议,据机构测算,该合同金额高达140亿元
根据协议,20252027年当升科技将向LGES供应中镍高电压、高镍等高端正极材料,并约定“最高供应义务”与“最低采购义务”,将双方绑定为全球电动车产业链的“命运共同体”。
当升科技此次合作不仅刷新了中国锂电材料出口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厂商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技术标准主导权争夺跃迁。
据披露,当升科技凭借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多元材料的技术突破,成为LGES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核心材料供应商。其产品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已超越日韩同行,直接支撑LGES在特斯拉、通用、现代等车企的高端电池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当升科技此次订单将由中国本土工厂与芬兰基地联合交付。芬兰工厂作为欧洲首个中国锂电材料生产基地,直接规避了欧盟《新电池法案》的碳足迹壁垒,为当升科技抢占欧洲市场构建“护城河”。
数据显示,2024年当升科技对LGES销售额已占其营收17.57%,此次合作或将进一步推升其国际客户占比至行业领先的80%以上。
中国军团签单潮
当升科技的百亿订单绝非孤例。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接连斩获国际巨头订单,一场全球供应链重构大戏已然拉开帷幕。
正极材料方面, 当升科技“双杀”韩系巨头 。除了LGE的订单外,还有另一家韩国厂商也下了采购大单。
3月3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SK On达成框架性供货协议,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7年向后者供应1.7万吨高镍及中镍等多型号锂电正极材料,具体数量以双方每月签订的采购订单为准。
按照约定,当升科技优先将其芬兰工厂和中国工厂的产能分配给SK On,SK On也优先将其新项目分配给当升科技。与此同时,双方将就2026年至2028年非约束性额外供销11万吨左右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合作事宜,进行后续商定。
值得一提的是,当升科技已布局硫化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与LGES、SK On等共建下一代电池联合实验室,率先实现固态正极材料量产。
在隔膜领域,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横扫欧美市场订单
目前,恩捷股份锁定30亿平方米超级订单。2024年底,恩捷与亿纬锂能签署协议,2025-2031年供应东南亚、欧洲市场30亿平方米隔膜,同时拿下美国Ultium Cells公司6625万美元年度大单。
此外,星源材质“包圆”大众20亿平方米需求:欧洲星源与大众签订8年长协,2025-2032年供应20.9亿平方米湿法涂覆隔膜,直接配套大众全球电动车基地。
在电解液与磷酸铁锂方面,石大胜华、龙蟠科技正强势突围。
3月5日,石大胜华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协议,2025年底前供应10万吨电解液,剑指储能与动力电池双赛道。

龙蟠科技则获LG新能源磷酸铁锂加单。LG新能源将原定的16万吨磷酸铁锂采购量提升至26万吨,合作期限延长至2028年,凸显中国企业在低成本路线的统治力。
行业趋势解码
与海外友商技术代差拉大,中国厂商有望主导创新节奏。
当升科技在公告中多次强调“超高镍技术”与“固态电池材料”的领先地位,而恩捷股份的“在线涂覆技术”使隔膜生产效率提升30%。
反观日韩企业,仍困于高成本的传统工艺。技术代差正转化为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SNE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材料全球市占率已达67%,较2020年翻倍。
产能方面, 本土化产能成国际订单“入场券”
欧盟《新电池法案》要求2030年电池产业链碳足迹下降50%,倒逼企业建设海外基地。当升科技芬兰工厂、星源材质欧洲基地的投产,使中国企业绕过贸易壁垒,直接参与欧洲车企竞标。这种“产地销”模式正成为斩获国际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增量市场上, 储能市场爆发催生第二增长曲线
除动力电池外,当升科技、宁德时代等企业加速布局储能领域。当升科技开发的高安全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导入国内储能头部客户,月出货量近万吨;比亚迪储能则拿下波兰1.6GWh项目,推动储能需求向多元化演进。

“电池 材料的竞争已进入‘超级订单’时代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头部企业通过锁定5-10年长协,构建排他性供应链体系。当升科技与LGES的11万吨订单、恩捷股份的30亿平方米协议,本质上是对未来产能的“期货式抢占”。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场战役的胜负手在于以下三方面。
1. 技术迭代速度:固态电池、钠离子等赛道需持续投入研发。
2. 全球化产能布局:东南亚、欧洲、北美基地建设进度。
3. 产业链垂直整合:从矿产到回收的一体化能力。
结语
当升科技的140亿订单,不仅是一张业绩保障书,更是一面旗帜——它宣告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正从“跟跑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
在这场万亿级产业革命中,每一个大单背后,都是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又一次冲锋。
【互动话题】
您认为中国锂电企业能否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市占率超80%?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活动 预告

NEW

往期热点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
磷酸铁锂产线干"冒烟"真相:疯狂扩产竟仍断货!
剔除这类储能!曾毓群直指行业两大命门
智利陷入黑暗12小时:一场停电如何撼动全球供应链?
德国别墅爆炸震惊全球:储能成“隐形炸弹”?

爆料及投稿| [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 | 焦小姐:19168597392

加入储能行业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备注“姓名-公司-岗位”申请入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视觉志  ·  姑娘,愿你不要太懂事
8 年前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细嚼慢咽 | 长难句解析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