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妙玉在人生当中有着非常明显的选择——她喜欢的跟她不喜欢的,她的分别相是最大的,而她刚好又是一个最应该修分别相的出家人。
《金刚经》中说: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相信妙玉一天可能读很多次,可是刘姥姥用过的一个杯子她都不要,这个分别相何其严重。
所以作者是不是在写佛经,我想大家马上就懂了。
真正的修行并不在语言上,而在行动中。
我们读经文其实很容易,从十几岁开始读《金刚经》,那些字都会背了,可是常常在提醒自己能做到多少?“无寿者相”是说所谓的早夭跟长寿并没有什么差别。讲得这么简单,可是我记得母亲临终的时候,我抱着她念这一段,忽然觉得自己怎么还放不下,不是明明告诉你“无寿者相”了吗?所以我相信重要的哲学是需要你在一生当中去深深体会的。
我没有想到,竟然要用母亲身体的痛与临终的痛来让我懂这句话。可是没有这件事,我真的读不懂。也正因为如此,我会提醒自己其实所知有限。因为以前觉得自己好棒啊,十几岁的时候班上哪有人在读《金刚经》,所以好得意。
《金刚经》哪里是要你得意的?《金刚经》怎么可能是让你得意的?所以等到母亲临终的时候才会读懂那一句,它其实是在等待那一个时刻。我相信,这才是真正在阅读上有一个很大的、被充满的感觉,而那个充满的感觉是一个好的哲学或者好的文学跟随着你的一生一直在做反省,在做不同程度的领悟。
转载自:古典书城 ,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
亲仁书屋
,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圣贤教育。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长按二维码 添加关注
获取最新免费赠书及其他福利
QQ:
2655583442
电话:
010-81526171/18911419762
淘宝店:
https://shop107181423.taobao.com
推荐关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选看幸福人生系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