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小陈总是黑着脸,并一改往日欢快逗比的风格,变得少言寡语。我作为朋友担心小陈出事,便询问境况。小陈委屈地和我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原来前几天小陈家里爆发了家庭大战,起因是小陈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没告诉父母。
父亲认为小陈自作主张,乱花钱不知节省,知道后便有些不高兴,并斥责小陈,为什么不和他商量一下再买。至于那句“你长大了,我做不了主了。”在小陈看来甚是阴阳怪气,并觉得父亲是在控制自己。小陈一个30多岁的人,买笔记本电脑还得报告父母,他和父亲的争辩中越说越气愤。最后母亲站出来制止父亲,“孩子都那么大了,能自主了,再说又没花你的钱!”父亲听后更加生气,认为即使花自己的钱也不能随便浪费。结果小陈和父亲无法互相理解,两个人不欢而散,彼此冷战。
其实小陈的父亲平时就喜欢管束小陈,小陈买来一个围巾,父亲认为不好看,说她审美有问题,不应该买这样的,应该买那样的。小陈喜欢一套邮票,托朋友费劲辛苦买到,父亲却说你买这个有什么用,不如珍藏纪念币来得实在。小陈要和朋友出国旅游,父亲说国内那么多地方不选,非要跑到国外。
小陈的父亲总喜欢用自己的生活标准和价值观来衡量小陈。他却忘了小陈虽然是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小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陈和父亲一样同样需要尊重和认可。
过年的时候和姐妹们相约茶楼小聚,安琪和我们讲了自己的烦心事。
安琪的家里虽然没有什么大矛盾,但是她和老公的小打小闹一直不断,她感觉自己像一个夹心饼干一样,有时甚至感觉快要窒息。安琪觉得很心烦,想找出烦恼的根源,她渴望着传说中的岁月静好。
安琪结婚三年,她的老公从小被婆婆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家务方面虽有心参与,但笨手笨脚总是做不好,安琪索性就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她本来觉得并无不妥,老公也对此心存感激,平日里在其他方面对安琪很迁就很宠爱。
可是安琪的母亲,每每到女儿家趁女婿不在就喜欢埋怨女婿好吃懒做,让女儿辛苦。母亲总打着“我是在为你好、为你着想”的旗帜排斥着女婿,安琪觉得很为难,只能单纯地安慰开导母亲。
后来母亲看自己的言语影响不到安琪,便换种方式敲打安琪。例如:“你工作也累一天了,他就在那什么都不管玩游戏啊?”“你看你爸这么大年纪了,在家什么家务都做,你们年纪轻轻的就习惯依赖别人。”“你看看你什么都和老公商量,从来就不会自己做主。”诸如此类,一开始安琪并不在意,但时间久了说的多了,安琪慢慢往心里去了,觉得母亲说的也有道理,她心里开始渐渐不平衡,心中的怨言和怒气时不时的就向老公开火。小两口自然争吵。
而安琪老公的境况也不比安琪好多少,婆婆经常喜欢抓住生活中的蛛丝马迹来挑剔安琪然后向儿子倾诉,以此来排挤媳妇在儿子心中的地位。时间久了,老公也觉得有道理,心里很烦,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并借题发挥到她的缺点上,安琪觉得委屈自是争吵不断。
原本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小夫妻,在两个老人的子女争夺战中,渐渐有了隔阂,再也不如从前那般恩爱。
安琪家的这两位老人,热衷于参与子女的婚姻家务事,左右子女的想法,如果不能左右子女就尽量影响影响他们。一切都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殊不知,子女并不需要这些所谓的“为你好”。而这些“为你好”都是在满足自我罢了。
朋友小肖已经35岁了,去年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女孩。其实他以前也谈过几个女朋友,但小肖的母亲都以不喜欢为由,阻止小肖和她们交往。如今小肖找到的这个女孩一切都还好,母亲也同意。两家人正在紧锣密鼓准备结婚的各项事宜。没想到最近小肖和女朋友分手了。正当我们诧异之时,小肖和我们说出了缘由。小肖的婚房是现成的不用装修,买了新家具即可入住。小肖万万也没想到,买家具时,母亲执意要跟着,并且要求小肖和准媳妇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购买家具。准媳妇当然不肯,但是自己相中的家具,婆婆是一个也不准买。无奈之下,小肖的女朋友提出分手,言明他的母亲对他们两人之事插手太多,照此发展,以后日子自是没有任何自主权利。
于是,小肖又单身了。
我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正在自习室里学习,突然听见走廊里的一个男孩大声喊叫“你为什么不经我同意就翻看我的信件,你不知道这是侵犯个人隐私吗!”“你都是我生的,你有什么隐私。”男孩母亲高声呵斥道。
很多中国父亲母亲很喜欢把子女当成私有物品,即使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已经独立,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仍只愿承认子女生理成熟的客观事实,却不愿承认子女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金钱观,自己的人生观,自己的价值观,乃至自己的消费观。
他们内心深处不肯放手,要干预、要管束甚至是要控制,究其根源是中国人普遍界限感模糊,关系越是亲密,界限感越低,越喜欢插手干预。父母们含辛茹苦的把子女养大,努力地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却忘记了得体的退出也是为人父母应当学习的一部分。
台湾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世间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而唯独父母的爱则是以分离为目的。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就给他尊重和认可,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就让他放飞自我、自立门户,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而作为他们的父母,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默默的告诉自己,不要追。
枫竹溪雨
80后妈妈,温婉而坚定。
致力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真挚的人生情感。
微信公众号: tmdyeyou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