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兰花集团破题了!关乎全国能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必答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煤矸石等典型大宗工业固废产量不断增加。
生态环境部一直致力于推动典型大宗工业固废安全规范利用,严防大宗工业固废违规倾倒、处理。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接到群众反映,在山西的个别地方,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无序堆放,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原煤总产量126873.8万吨,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6.7%。有煤必有煤矸石,资料显示,煤矸石通常占原煤产量的10%以上,这无疑给“煤炭大省”带来了巨大的煤矸石处理压力。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李会泉:像山西、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型能源基地,大量的煤基固废还是以堆存为主,如果长期堆存,势必会造成长期的生态环境严重的负荷,并且越来越发展到没有地方可堆,我们叫无地可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心腹之患。
近年来,山西省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固废处理再利用的途径。
2024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聚焦山西省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历史堆存量大、消纳困难以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利用处置问题,确定了8项主要工作任务,25条具体措施。
截至2024年,我国煤矸石存量60多亿吨,每年新增5亿吨至8亿吨。煤矸石存量日益增多。破解煤矸石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难题,并非某一个省份的区域性课题,而是关乎全国能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必答题”。
近日,山西晋城的
兰花集团玉溪煤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晋城市首个煤矸石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正式建成投运。
兰花集团成立于1997年,其总部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经历多年发展,集团发展成为集煤炭及煤化工传统业务、新材料研发、新能源探索、医药健康产业布局、房地产开发以及现代服务业拓展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企业——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1998年12月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启了资本市场新征程。
据悉,
兰花集团玉溪煤矿核定生产能力240万吨/年,是晋城市核定生产能力最大的市属矿井。
2019 年,玉溪煤矿便成为山西省首批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与不可利用矸石全返井试点单位。
该矿精心制定试点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与任务,累计投资 2791.8 万元,先后完成矿建、机电设备安装、土建等工程,项目于 2024 年 10 月完工,进入 3 个月联合试运转。2025 年 1 月 2 日,由相关技术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对该试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根据玉溪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经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X射线智能识别与图像分析技术筛选,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可将块头较大的煤炭与矸石精准区分,实现初步筛选。
后续借助不可利用矸石返井系统,将升井后的小块煤矸石输送至洗煤厂,经精细洗选流程,将其中可利用部分用于发电、制砖及铺路等多领域资源化利用,而不可利用部分则通过专用运输设备送回井下充填点。
同时,依靠完善的充填系统,将不可利用煤矸石有序运至巷道充填点,运用科学合理的充填工艺完成充填作业,确保整个流程高效、环保且符合生产要求。
注意到,2019年12月,山西省能源局公布的《晋能源煤开发〔2019〕841号》文件中,提到了在全省新建煤矿开展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今年两会期间,也提出稳妥推进新建煤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试点示范,目前已有10个试点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庞庞塔煤矿、东周窑煤矿、马道头煤矿试点示范工程已建成。
随着煤矸石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投运,玉溪煤矿探索出一条绿色创新的矿山发展新路径,为煤炭行业固废处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玉溪煤矿作为山西省智能化建设试点煤矿,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