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方圆脸上镜瘦20斤”,四千块的自拍神器被嘲美丽税还是卖脱销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1-09 23:34

正文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能和解的关系有三对——

业主跟听不懂人话的装修队、顾客和自作主张的理发Tony、以及 方圆脸和压扁一切的长焦镜头

每一个方圆脸女生都曾经历过的至暗时刻,就是照镜子时明明觉得自己的脸型还挺有棱角的,结果一拍照立刻变圆润饼脸,像是凭空长了20斤体重。

不过最近在方圆脸大军中间,正在偷偷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操作:

“买一台大疆Pocket 3,一自拍就被自己丑哭的老毛病终于被治好了。”

@酸奶加芥末

本来是以便携为主要卖点的云台相机,被捧成了方圆脸还原美貌的神器。

“手机原相机里的我嘴歪脸斜,Pocket 3里的我能原图直出。”

“方圆脸唯一真神, 跟我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一个样


无数女生被它钓成翘嘴,心痒痒地想立刻下单。

而另一方面,它又因为价格三四千、使用场景不够日常,而被跟苹果头戴式耳机、Switch游戏机一起被嘲讽为“年轻人的幻想税”。

“你想要的是一台Pocket 3吗?你要的是人家镜头里的人生!”



01
Pocket 3被捧成美颜神器,
专治自拍恐惧症

在各个社交平台上,Pocket 3已经成了很多女生近期最想拥有的东西之一。

哪怕刷了再多“买了就吃灰”“不值那么多钱”的测评和评论,想要下单的心情依然蠢蠢欲动。

@I DO @羊羊

不能买的理由或许是太贵了、不实用、容易坏……但动心的原因却只有一个——

镜头里的自己“美得实在太超过了”,被手机前置后置都深深伤害过的心灵一秒钟被治愈。

大家多少都经历过用手机自拍时脸被拉到嘴歪变形、在相机合照中一个脸两个大的惨痛经历。

而在网友描述中,Pocket 3的旋转屏幕就像是科技版的厄里斯魔镜: 只要轻轻一转,就能看到你最梦寐以求的理想样貌。

大于等于刚洗完澡时在浴室里照镜子的效果。

@bee 飞碟

哪怕今天没化妆、没洗头甚至没洗脸。

但只要打开Pocket 3,就会触发“情不自禁盯着自己的面庞臭美3分钟”的任务。

@即将起飞的派派

短视频平台上有一条点赞1万多的视频,被网友戏称为Pocket 3 最佳宣传片。

两个女生打开机器,眼神聚焦的瞬间嘴角上扬,发出了“诶呀~诶呀妈呀~”的感慨。

@ysyo

视频中的她们皮肤细腻面色红润,脸上也没有什么奇怪纹路。连被自己美到的小表情,在夕阳(也可能是朝阳?)的照射下透出一股勃勃生气。

不过短短6秒钟已经让无数人种草,高喊“大疆真该给你俩打钱”。

另一种常见的安利帖子,是把Pocket 3 和手机、其他相机拍的照片进行对比。

然后惊喜地发现Pocket 3拍出的自己“光影更立体”“像肉眼看到的效果”“没有手机那种没必要的锐化”。

“就是很真实的那种好看,感觉自己高级得像专拍Vlog日常的博主。”


客观来说,Pocket 3 的所谓“美颜效果”的确有一定科学依据。

它本身用的是焦距效果为20mm的广角镜头,原本是为了在拍摄时能收下更多景色, 但另一个效果是把脸拍“小”。

网上流传过一张不同焦段镜头拍人脸的对比图,可以看到在焦距更短的镜头下,模特的脸部折叠度明显要更大,也就是看起来更窄、更立体。

而此前广为流行的“手机镜头放大2倍”拍照法中,焦距通常在50mm左右,对比之下会把人脸拍得更“扁”。


本身脸型偏窄的人,在Pocket 3的广角镜头里可能会畸变太大、显得有些奇怪。

但方圆脸,终于,头一次,直观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上相”。

而且喜欢晒出自己Pocket 3美照的人,往往会选择先拍视频,然后从中截取出几张Live动图拼在一起。

跟静态照片相比,这相当于又多了一层“美貌加成”——

有研究显示,人们会倾向于认为动态的人像比静态的更好看,也就是所谓的“冻脸效应”。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现下对Pocket 3 疯狂动心的女生,也并不完全都是为了自拍和自我欣赏。

比如很多人“忍不住想下单”的理由,是计划带去看演唱会。

毕竟很多相关经验帖,都对它拍出的“现场感”赞不绝口。“取景大、收音好,身临其境的程度让人看视频就能被拉回那段时空”。

不过也不乏有人骂它的变焦太鸡肋,画面放大到最大依然找不到台上明星的身影,想拍爱豆的高清美照更是不可能。


@睡不卓

在很多逛音乐节、看Live的分享帖中,Pocket 3的出镜频率也颇高。

毕竟这玩意的本名叫“云台相机”,防抖稳定的功能仿佛天然就为这种需要蹦跳的拍摄场合而生。

“现场嗨得我的腿都快跳断了,手机里的每个视频都晃到人头晕,只有Pocket 3录的还能看。”

@Ruby ruby u

有意思的是,因为Pocket 3本身价格偏贵、日常使用频率不高,很多动心的人哪怕刷了几百个种草视频,也都还没下决心入手。

但另一边,网上已经产生了成熟的租赁业务。

几十块租一天, 轻人把它带到一切需要”认真打扮、精心记录”的重要场合。

有摄影师就曾在迪士尼搜到了一大堆正在使用中的Pocket 3——

“迪士尼已经被大疆攻占,眼瞅着快变成大疆旗舰店了!”

@摄影师-米可mike

有人图它轻便,于是带去爬山。

“拍照全用它,能不掏手机就尽量不掏,又省电又能强制自己暂时断网。”

@Piggy佩格

在网红城市的景点、参加漫展时,也经常能看到精心打扮的年轻人手机举一个Pocket 3走来走去。

或许是因为想下单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就连它内置的一些模板都开始走红。

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平时不怎么研究摄影的熟人,突然拍这种背景突然迅速拉近的vlog,那很可能是Pocket 3里自带的希区柯克特效。

@大疆OSMO

入坑的人在社交平台上热情讨论,什么样的白平衡参数、快门速度,才能拍出最好的效果。

在实用性之外,Pocket 3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单品。

甚至它不够高的像素、夜晚拍照时自动白平衡的偏蓝色调都开始被吹“有网感”。

网友戏称:“大疆自己看了估计都要发懵,‘富士这碗饭我也吃上了’?”

官网上一机难求,有人下单一个月才发货。


0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自拍神器


如果去问摄影爱好者或者科技发烧友的意见,他们多半会告诉你Pocket 3“绝对不值那么多钱”。


网上同样也有很多避雷贴:有人因为好奇去门店尝试,或者旅游时租一台,结果发现毛病一箩筐。


最大的槽点是它的画面最多只能放大2倍,让习惯了动辄几十倍变焦的手机拍照党感到很不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机器的云台脆弱易坏、触屏操作困难、镜头经常乱转等等。


也有网友失望反馈,拍出来的效果没那么好。“只有天气好的时候颜色才漂亮,光线不好就灰突突的。”

“最重要的是太贵,花三四千就为买一部‘美颜相机’。而且利用率很低,最后发现还是习惯用手机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人人都在主动或被动成为橱窗景观的自媒体时代,“好看”所带来的情绪价值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刚需。

哪怕心里再怎么清楚这东西很可能“买来就落灰”,依然难以抵挡拥有它的冲动。

在Pocket 3 之前,其实人们就已经捧红过很多“自拍神器”。

2015、2016年爆火的卡西欧相机,仅仅靠着自带的修图功能,单年出货量一度达到190万台, 利润率甚至超过尼康。

@边边(不成熟的可琦妈)

前两年“千禧风”的流行,带火了CCD、iPhone 4等许多古早“电子垃圾”的翻红。

最被大夸特夸的亮点,不约而同也都是“拍人好看”“有氛围感”。


更别说靠复古感滤镜就能火成“相机界茅台”的富士,以及相纸已经快涨价成“硬通货”的拍立得——

你要单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绝对是溢价太高过,但依然有一茬又一茬的年轻消费者在为它们买单。

在镜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外接器官”的当下,对焦速度、画幅大小、像素等专业系数,对普通人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捧红Pocket 3 们的年轻人,钟情的也不是这些产品本身,而是自己用这些产品时的体验,以及某个需要被郑重记录下来的时刻。

只不过用来承载情绪的影像载体,曾经是静态的照片。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又渐渐变成了动态的Live图、十几秒的视频。

几年前,用Vlog记录生活还是专职自媒体博主和部分精致男女的专利。

现在普通人也习惯在出去旅游时拿手机拍上几段,再按照某个最近流行的网红模板生成小视频。


与其说Pocket 3 本身是多么了不起的电子产品,不如说它刚巧被选中成为年轻人理想生活模板的取景框。

提供了一种诱人的幻想——似乎只要站在它的镜头前,普通人也能拥有一种漂亮灵动的姿态、精致丰富的生活。

尽管评论区总有嘲讽声“如果买Pocket 3都要咬咬牙的话,那你的生活估计也没什么需要它来记录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